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刑法论文 >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司法认定研究

发布时间:2021-08-05 16:11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网络媒体已经普遍进入大众的视野,社会各方面的变化速度远远超乎人们的预想,它使我们在短短的几秒内就能跨省、跨地区甚至跨国家传递信息,在家就能了解大千世界。网络在带来便捷的同时也为不法分子提供了趁虚而入的机会,特别是在近几年间,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的事件屡见不鲜。此类案件的不断发生,不仅威胁到公民个人信息的主体、影响其生活的安宁还带来公民财产上的损失,甚至还引发了犯罪。因此,保护公民个人信息成了当前不可避免的社会问题,对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司法认定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在《刑法修正案(九)》之后两高出台的司法解释,虽然顺应了当前时代的发展,但还是不能完全适应社会目前的现状,实践当中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司法认定还存在诸多问题。如:行为方式规定不详尽,无法涵盖当前发生的所有行为方式、行业自律仍不严谨,依旧存在内部人员泄露公民个人信息、原告举证存在困难,不能更好的辅助司法认定、出台的司法解释不够细化,不能很好的适应司法实务的需求等。本文分为三部分,其主要内容如下:第一部分是对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概述。结合司法解释明确的“公民个人信息”的概念和世界其他国家对该概念的论述得... 

【文章来源】:新疆大学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3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司法认定研究


011-2018年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发生的趋势图

分布图,法院,分布图,案件


图 2-2 法院分布图进一步研究和分析得出:一审程序结案的案件就有 1391 例,占比 83%;其次是二审程序结案的案件有 231 例,占比 14%;其他审理程序结案的有 22 例案件,约占 1%。(如图 2-3 所示)

统计图,审理程序,统计图,占比


图 2-3 审理程序统计图结合中国裁判文书网的数据分析,发现此类案件的文书类型以判决书最多,数量高达 1394 份,占比 84%;裁定书有 205 份,占比 12%;调解书有 18 份,占比 1%;其他类型的文书相对较少,只有 9 份,占比 0.5%。(如图 2-4 所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定罪量刑标准再析[J]. 刘宪权,房慧颖.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2017(06)
[2]“公民个人信息”的权利属性与刑法保护思路[J]. 于志刚.  浙江社会科学. 2017(10)
[3]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案件之“批量公民个人信息”的数量认定规则——《关于办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1条第3款评析[J]. 付玉明.  浙江社会科学. 2017(10)
[4]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实践与思考[J]. 李玉萍.  法律适用. 2016(09)
[5]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在司法认定中的若干问题研究——兼评《刑法修正案(九)》第十七条[J]. 韦尧瀚.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1)
[6]论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的超个人法益属性[J]. 曲新久.  人民检察. 2015(11)
[7]公民个人信息保护的研究[J]. 徐凤亮,马彦.  信息安全与技术. 2015(02)
[8]公民个人信息刑法保护问题研究[J]. 赵秉志.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2014(01)
[9]刑事证据制度修改的亮点与难点[J]. 陈卫东,柴煜峰.  证据科学. 2012(02)
[10]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犯罪区域性实证分析[J]. 庄晓晶,林洁,白磊.  人民检察. 2011(09)

博士论文
[1]个人信息的刑法保护研究[D]. 吴苌弘.华东政法大学 2013

硕士论文
[1]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研究[D]. 陶亚璇.河北大学 2018
[2]论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D]. 张涛.南京大学 2018
[3]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司法认定研究[D]. 徐巧巧.安徽大学 2018
[4]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司法认定疑难问题探析[D]. 荣亮.华东政法大学 2016
[5]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司法认定[D]. 石先莹.山东大学 2016
[6]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研究[D]. 田甜.广东财经大学 2015



本文编号:332405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falunwen/332405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ab3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