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社会性质组织“组织特征”解释论
发布时间:2021-11-18 22:15
针对黑社会性质组织"组织特征"的立法规定——"形成较稳定的犯罪组织,人数较多,有明确的组织者、领导者,骨干成员基本固定",刑法解释论上出现了众多理论争议,司法实务中也存在较多差异,亟需进行理论厘清。基于功能特征关系论和社会团结理论的综合考量,借鉴既有的"三要素解构法",黑社会性质组织"组织特征"的法理内涵可以概括为稳定组织性、高级群体性(次级群体性)、群体威权人格性等三方面,由此展开规范诠释可以消解各种解释论分歧,得出合法、合理、合目的性的刑法解释结论。
【文章来源】:当代法学. 2020,34(05)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1 页
【文章目录】:
引言:黑社会性质组织“组织特征”解释论的问题意识及其深化
一、稳定组织性:“较稳定的犯罪组织”的基本内涵
(一)在实质上必须是“形成较稳定的犯罪组织”
(二)在形式上必须达到一定存续时间的底线标准
二、高级群体性:“人数较多”的法理意蕴
(一)确定“人数较多”的底线标准与实质依据
(二)“组织成员”人数的实质审查
三、群体威权人格性:“有明确的组织者、领导者,骨干成员基本固定”的解释结论
(一)组织者、领导者的数量底线标准(形式审查)与实质标准(实质审查)
(二)骨干成员的数量底线标准(形式审查)与实质标准(实质审查)
(三)组织者、领导者、骨干成员“基本固定”的形式审查和实质审查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涉黑犯罪”重要争议问题研讨[J]. 魏东. 政法论坛. 2019(03)
[2]法人功能性分类与结构性分类的兼容解释[J]. 张力. 中国法学. 2019(02)
[3]黑恶势力利用“软暴力”犯罪的若干问题[J]. 黄京平.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8(02)
[4]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重复评价问题研究[J]. 石经海. 现代法学. 2014(06)
[5]黑社会性质组织基本特征的实践展开[J]. 陈世伟.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01)
[6]黑社会性质组织成员的认定探究[J]. 李高峰. 江西公安专科学校学报. 2010(03)
[7]当前办理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案件若干问题探讨[J]. 刘莉芬,熊红文. 江西公安专科学校学报. 2007(03)
[8]组织犯概念诸学说介评——从组织犯刑事立法出发的思考[J]. 路军. 当代法学. 2005(03)
[9]黑社会性质犯罪的研究及对策[J]. 李红,连宏. 当代法学. 2002(12)
[10]我国黑社会性质的有组织犯罪特点与对策研究[J]. 李婧. 当代法学. 1999(06)
博士论文
[1]我国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若干问题研究[D]. 宋洋.中国政法大学 2011
硕士论文
[1]新时期我国黑社会性质犯罪组织的司法认定[D]. 范建伟.苏州大学 2015
[2]黑社会性质犯罪的现状、认定及量刑[D]. 刘洪峰.中国政法大学 2010
[3]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罪的司法认定研究[D]. 徐锋.中国政法大学 2010
本文编号:3503719
【文章来源】:当代法学. 2020,34(05)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1 页
【文章目录】:
引言:黑社会性质组织“组织特征”解释论的问题意识及其深化
一、稳定组织性:“较稳定的犯罪组织”的基本内涵
(一)在实质上必须是“形成较稳定的犯罪组织”
(二)在形式上必须达到一定存续时间的底线标准
二、高级群体性:“人数较多”的法理意蕴
(一)确定“人数较多”的底线标准与实质依据
(二)“组织成员”人数的实质审查
三、群体威权人格性:“有明确的组织者、领导者,骨干成员基本固定”的解释结论
(一)组织者、领导者的数量底线标准(形式审查)与实质标准(实质审查)
(二)骨干成员的数量底线标准(形式审查)与实质标准(实质审查)
(三)组织者、领导者、骨干成员“基本固定”的形式审查和实质审查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涉黑犯罪”重要争议问题研讨[J]. 魏东. 政法论坛. 2019(03)
[2]法人功能性分类与结构性分类的兼容解释[J]. 张力. 中国法学. 2019(02)
[3]黑恶势力利用“软暴力”犯罪的若干问题[J]. 黄京平.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8(02)
[4]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重复评价问题研究[J]. 石经海. 现代法学. 2014(06)
[5]黑社会性质组织基本特征的实践展开[J]. 陈世伟.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01)
[6]黑社会性质组织成员的认定探究[J]. 李高峰. 江西公安专科学校学报. 2010(03)
[7]当前办理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案件若干问题探讨[J]. 刘莉芬,熊红文. 江西公安专科学校学报. 2007(03)
[8]组织犯概念诸学说介评——从组织犯刑事立法出发的思考[J]. 路军. 当代法学. 2005(03)
[9]黑社会性质犯罪的研究及对策[J]. 李红,连宏. 当代法学. 2002(12)
[10]我国黑社会性质的有组织犯罪特点与对策研究[J]. 李婧. 当代法学. 1999(06)
博士论文
[1]我国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若干问题研究[D]. 宋洋.中国政法大学 2011
硕士论文
[1]新时期我国黑社会性质犯罪组织的司法认定[D]. 范建伟.苏州大学 2015
[2]黑社会性质犯罪的现状、认定及量刑[D]. 刘洪峰.中国政法大学 2010
[3]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罪的司法认定研究[D]. 徐锋.中国政法大学 2010
本文编号:350371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falunwen/35037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