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刑法论文 >

法律移植与知识产权刑事保护制度本土化

发布时间:2022-05-08 08:10
  知识产权刑事保护法律移植并没有带来预想的治理效果,本土因素的阻碍力量不容忽视。从制度变迁角度来看,知识产权刑事保护本土化的主要阻碍并非来自规范本身,其实质则是本土经济、政治和社会环境对于超前移植法律的排异现象。知识产权刑事保护制度的本土化,改造本土资源是关键。刑事制裁并非越强越好,只有与其他调整手段保持内在协调,才能发挥自身的强效用。囿于资源的稀缺性,知识产权刑事保护中的司法"主导",不应过多强调数量化,而应当更多地强调示范性。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1 问题的提出
2 本土阻碍因素分析
    2.1 经济因素:不仅仅是私权
    2.2 政治因素:国家利益博弈
    2.3 社会因素:制度差异下的文化冲突
3 知识产权刑事保护本土化路径选择
    3.1 功成不必在刑
    3.2 司法为“主导”
    3.3 平衡协调为基本原则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市场经济发展和产权制度的公私观念比较[J]. 周冰.  天津社会科学. 2012(05)
[2]知识产权犯罪人与被害人互动关系实证研究——以137个典型知识产权刑案为样本[J]. 彭少辉.  贵州警官职业学院学报. 2010(05)
[3]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知识产权刑法保护的学术研究[J]. 刘科.  知识产权. 2008(06)
[4]中美知识产权“刑事门槛”争端的法律问题[J]. 贺小勇.  现代法学. 2008(02)
[5]知识产权法的价值构造:知识产权法利益平衡机制研究[J]. 冯晓青.  中国法学. 2007(01)
[6]如何发挥知识产权制度的作用(下)——评英国知识产权委员会的报告[J]. 尹新天.  知识产权. 2003(05)



本文编号:365127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falunwen/365127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180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