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突发事件应急社会动员法治保障研究
本文选题:消防 + 突发事件 ; 参考:《消防科学与技术》2016年06期
【摘要】:讨论我国突发事件应急社会动员法治保障在纵向与横向层面的时代价值,审视我国应急社会动员尚缺细则规制保护、内涵与外延有待明确、缺失相应配套的机制与预案、履职法律责任缺位模糊等问题,进而探索应对的路径:整合与建构应急社会动员相关法律法规、为法律实践积极提供学理支持、建设"整合"型突发事件应急社会动员机制、在相关预案中添加应急社会动员细致条款,以实现我国突发事件应急社会动员法治保障的优化。
[Abstract]: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age value of the rule of law guarantee of emergency social mobilization in China at the vertical and horizontal levels, and examines the lack of detailed rules and regulations for the protection of emergency social mobilization in China, the connotation and extension of which need to be clarified, and the lack of corresponding supporting mechanisms and plans.In order to solve the problems, such as vague legal responsibility, and so on,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ways to deal with this problem: integrating and constructing the relevant laws and regulations of emergency social mobilization, actively providing theoretical support for legal practice, and constructing the "integrated" emergency social mobilization mechanism.In order to optimize the rule of law guarantee of emergency social mobilization in China, the detailed provisions of emergency social mobilization are added in the relevant plans.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院;
【基金】:河北省科技厅软科学计划项目“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应急救援力量协同机制研究”(154576126D) 河北社科基金项目“面向智慧城市的公共安全治理模式研究”(HB15GL003) 教育部社科基金项目“基于受灾点满意度的大规模突发事件应急初期快速消费品的调度研究”(14YJAZH071) 灭火救援技术公安部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地震救援人员能力指标及训练模式构建研究”
【分类号】:D922.1;D6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夏少琼;;建国以来社会动员制度的变迁[J];唯实;2006年02期
2 朱力;;暴雪下的中国式社会动员[J];人民论坛;2008年04期
3 甘泉;;略论社会动员的时代价值[J];学习月刊;2010年26期
4 邓智旺;;社会动员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J];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5 郭维平;左军;;中国共产党的社会动员模式研究[J];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6 袁小平;熊茜;;社会动员视角下的农村社区能力建设[J];山东社会科学;2011年11期
7 甘泉;骆郁廷;;社会动员的本质探析[J];学术探索;2011年06期
8 王宏伟;;试析应急社会动员的基本问题[J];中国应急管理;2011年08期
9 胡刚;;中国共产党社会动员研究综述[J];高校社科动态;2012年04期
10 王仕民,郑永廷;社会动员青年方式的新走向[J];青年研究;1997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龚波;姜宁宁;;今天我们如何更好的动员青少年——北京共青团青少年社会动员案例研究[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与青少年发展研究报告——第八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暨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2012)[C];2012年
2 蒋亚隆;;在线群体中的社会动员模式探析[A];“传播与中国·复旦论坛”(2009)——1949-2009:共和国的媒介、媒介中的共和国论文集[C];2009年
3 付晓静;;大众媒介与北京奥运会的社会动员[A];第五届全国青年体育科学学术会议、第二届中国体育博士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8年
4 李伟;王培训;王明;;当前普查社会动员方式研究[A];北京市第十五次统计科学讨论会获奖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吴树新;中国共产党社会动员的方法及创新[N];安徽日报;2011年
2 刘晓颖;社会动员尤需加强[N];云南日报;2014年
3 市委常委 副市长 王克建;全社会动员努力打好扶贫攻坚战[N];大同日报;2014年
4 本报特约记者 刘海音;重新发现“社会动员”[N];社会科学报;2003年
5 胡俊修 钟爱平;《群众》杂志与中共抗战时期的社会动员[N];光明日报;2013年
6 卢元镇;体育参与是社会动员的结果[N];中国体育报;2006年
7 任知寰;进一步完善城市应急的社会动员体系[N];联合时报;2008年
8 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党组书记、研究员 李江涛;广泛的社会动员是社会建设基础[N];南方日报;2012年
9 青连斌;有效掌控网络人际动员新模式[N];文汇报;2005年
10 本报评论员;党的领导和社会动员的壮丽篇章[N];人民日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张丽梅;抗日战争时期国共两党社会动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2 晏雪平;江西国统区社会动员研究,1928-1945[D];厦门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郑时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的社会动员有效性分析[D];中共中央党校;2015年
2 陈达;社会动员组织机制研究(1953-1956)[D];福建师范大学;2015年
3 冯秀香;抗战标语与中国共产党的社会动员[D];曲阜师范大学;2015年
4 任盼盼;政府应对自然灾害的社会动员研究[D];新疆大学;2015年
5 廖新;我国政府社会动员激励机制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6 甄好;政务微博对青年群体的社会动员研究[D];复旦大学;2013年
7 张楚晗;辽宁省抗美援朝运动时期的社会动员研究[D];贵州财经大学;2015年
8 尹逸斐;“东突”组织的社会动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5年
9 左杰婷;从《抗敌报》看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的社会动员模式[D];太原理工大学;2016年
10 许东雪;“大跃进”时期中国共产党的社会动员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76646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zhengfalunwen/17664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