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行政法论文 >

论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立法模式的选择

发布时间:2018-06-07 07:14

  本文选题:气候变化 + 能源规划 ; 参考:《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15年06期


【摘要】:在诸多相关因素中,能源资源的开发利用对当下引起全球广泛关注和热烈争论的气候变化问题影响最大。就法律规制层面而言,能源产业的法律调控与应对气候变化的立法努力亦密切相关。在履行国际法义务的外部压力和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内部需求的推动下,我国目前正在抓紧研究和制定应对气候变化专门立法。在此背景下,我们选择了一组论文,分别从推进我国应对气候变化专门立法的具体进路、对"适应"和"减缓"两个侧面均具有重要意义的能源节约法制、对城市区域温室气体排放具有极大影响作用的能源规划以及在法律责任层面确保应对气候变化法应有的威慑力和实效性、美国页岩气开发的环境法律规制等角度展开讨论,以期中观和微观视角探讨能源与应对气候变化法制建设的诸多重要范畴,为国家应对气候变化专门立法建言献策。
[Abstract]:Among the many related factors, the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energy resources has the greatest impact on the climate change problem, which has caused widespread concern and heated debate at the moment. In terms of legal regulation, the legal regulation of the energy industry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legislative efforts to deal with climate change. Under the impetus of the internal demand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our country is now studying and formulating special legislation to cope with climate change. In this context, we have chosen a group of papers from the specific route of promoting our country's special legislation on climate change and the energy conservation law which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two aspects of "adaptation" and "mitigation". System, energy planning which has a great influence on the greenhouse gas emission in urban areas and the deterrence and effectiveness of coping with the climate change law at the legal responsibility level, and the environmental legal regul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shale gas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so on, to discuss the energy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climate change legal system by the medium and micro angle. Many important areas for the country to deal with climate change special legislation and suggestions.
【作者单位】: 中国政法大学;
【基金】: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阶段性研究成果
【分类号】:D922.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乔健康;我国市场竞争法的最佳立法模式[J];法学杂志;1997年02期

2 苏苗罕;;《墨西哥气候变化法》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公民与法(法学版);2013年06期

3 廖建凯;;德国的气候保护立法及其借鉴[J];环境保护;2010年15期

4 罗丽;;日本应对气候变化立法研究[J];法学论坛;2010年05期

5 李艳芳;;各国应对气候变化立法比较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0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曾文革;张琳;;我国巨灾保险立法模式探讨[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2 周永章;杨海生;;城市碳排放交易的市场困境与中外破局[J];上海城市管理;2012年03期

3 吴汉东;汪锋;张忠民;;“先行先试”立法模式及其实践——以“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立法为中心[J];法商研究;2009年01期

4 华启和;;国内应对气候变化研究综述[J];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5 邵道萍;;环境法律制度的完善与创新——基于气候变化应对的视角[J];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6 王群;刘明达;;我国的环境法律责任形式分析及存在问题与对策[J];法制与社会;2014年10期

7 邓可祝;;邻避设施选址立法问题研究——以邻避冲突的预防与解决为视角[J];法治研究;2014年07期

8 徐以祥;刘海波;;生态文明与我国环境法律责任立法的完善[J];法学杂志;2014年07期

9 姚心红;;论环境行政处罚权[J];才智;2014年14期

10 刘宸;;自然保护区发展不可持续性浅析——以草海自然保护区为例[J];经营管理者;2014年2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周永章;杨海生;王祖伟;王鹤立;刘祥伟;王音;;中国发展碳排放交易市场研究[A];2011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011年专刊(一)[C];2011年

2 罗薇;;论生态文明与自然资源财产权[A];生态文明的法制保障——2013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13年

3 王慧囡;;论生态文明下的《环境保护法》立法目的修改[A];生态文明的法制保障——2013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13年

4 牛彦坤;;“污染者负担原则”的法理分析[A];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防灾减灾——2012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年会)论文集[C];2012年

5 杨梅;;企业环境责任保险制度研究[A];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防灾减灾——2012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年会)论文集[C];2012年

6 李普微;;清洁发展机制实践中的法律问题研究[A];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防灾减灾——2012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年会)论文集[C];2012年

7 唐绍均;娄晓阳;;我国进出口环保用微生物菌剂环境安全评价制度的新立与善用[A];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防灾减灾——2012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年会)论文集[C];2012年

8 辛杰;廖小平;;基于行为主体的气候变化治理责任研究[A];绿色发展与管理创新——第七届中国林业技术经济理论与实践论坛论文集[C];2013年

9 董玉荣;邹焕聪;;主体功能区生态补偿的协调机制构建研究[A];生态文明法制建设——2014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二册)[C];2014年

10 梁春艳;;浅谈生态修复立法的完善[A];生态文明法制建设——2014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二册)[C];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韩缨;气候变化国际法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2 徐本鑫;“两型社会”建设背景下集体林权流转制度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3 郑少华;从对峙走向和谐:循环型社会法的形成[D];华东政法学院;2004年

4 华启和;气候问题政治博弈的伦理共识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

5 周琳静;非吸储类放贷人法律制度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

6 张绚;天津火电行业大气颗粒物及温室气体协同减排情景研究[D];南开大学;2013年

7 吴晓红;我国国有企业利润分配法律制度研究[D];安徽大学;2014年

8 杨万柳;国际航空排放全球治理的多维进路[D];吉林大学;2014年

9 唐孝辉;我国自然资源保护地役权制度构建[D];吉林大学;2014年

10 杨启乐;当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中政府生态环境治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红占;环境损害赔偿立法模式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0年

2 陈真亮;中国环境法法典化的方法论问题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0年

3 栾晶;英国《气候变化法案》研究及其启示[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李英丽;应对气候变化立法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5 徐凌;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府责任研究[D];江西理工大学;2011年

6 黄杰智;高校土地置换的法律分析[D];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7 刘晓靖;中国应对气候变化法律机制之建立[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8 杜瑞淼;论我国的排污权交易制度[D];中国石油大学;2011年

9 杨柳;反垄断法与反不正当竞争法之关系探讨[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10 杨攀;我国高等教育投资立法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杨兴;刘最跃;;我国气候变化立法的缺陷及其对策分析[J];时代法学;2006年02期

2 邓梁春;;美国气候变化相关立法进展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世界环境;2008年02期

3 王慧;;英国《气候变化法》述评[J];世界环境;2010年02期

4 曹明德;;气候变化的法律应对[J];政法论坛;2009年04期

5 李艳芳;我国《可再生能源法》的制度构建与选择[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5年01期

6 李艳芳;;从“马萨诸塞州等诉环保局”案看美国环境法的新进展[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7年06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记者 钱铮;[N];新华每日电讯;2009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詹世明;;应对气候变化:非洲的立场与关切[J];西亚非洲;2009年10期

2 王元丰;;北京应全面应对气候变化[J];北京观察;2009年08期

3 汪亚光;;东南亚国家应对气候变化合作现状[J];东南亚纵横;2010年05期

4 杨霍图;陶克图;李靖;;应对气候变化,宁夏在行动[J];宁夏画报(时政版);2010年05期

5 李艳芳;;论中国应对气候变化法律体系的建立[J];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10年06期

6 盖尔-尹格·奥德鲁德;罗静;庄贵阳;;气候变化:观念与行动的差异——一项关于中国和挪威大学生对气候变化态度的比较研究[J];欧洲研究;2010年06期

7 刘华;邓蓉;;多层治理背景下的欧盟气候变化治理机制——兼与联合国气候变化治理机制比较[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3期

8 李薇薇;;未来80年我国气候变化[J];共产党员;2007年04期

9 李双伍;;气候变化牵动国际关系变化[J];时事报告;2007年07期

10 ;国务院关于印发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的通知[J];辽宁省人民政府公报;2007年1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小春;白冰;魏宁;方志明;;应对气候变化的岩土工程:挑战、机遇与应对[A];第九届全国岩土力学数值分析与解析方法讨论会特邀报告[C];2007年

2 张立峰;;杭州气候变化与影响及其适应与减缓措施浅述[A];第五届长三角气象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8年

3 张百战;许良银;朱萍;贾红;;气候变化对秋熟作物产量的影响及对策[A];第六届长三角气象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9年

4 程鹏;;关于林业应对气候变化主要途径的探讨[A];第二届中国林业学术大会——S10 林业与气候变化论文集[C];2009年

5 陶生才;马姗姗;杨荣国;杨红龙;刘珂;肖晶晶;;气候变化与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进展与展望[A];2009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暨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9年

6 丁海芳;潘正林;;试论气候变化引发的标准化工作新课题[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上册)[C];2002年

7 孙磊石;申延美;;关于齐齐哈尔市气候变化对发展生态农业的影响及对策[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上册)[C];1999年

8 郭媛;王艳君;;气候变化与淮河流域自然生态系统:影响、脆弱性和适应性[A];第27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应对气候变化分会场——人类发展的永恒主题论文集[C];2010年

9 刘骊光;;探索城市气候变化治理模式:以美国迈阿密戴德县为例[A];2010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010年专刊(一)[C];2010年

10 姜姝;;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印应对气候变化的合作博弈分析[A];2010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010年专刊(一)[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潘俊杰;中国颁布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N];中国气象报;2007年

2 吕守奇邋丁灵红 桑剑;四川:面向党政领导宣讲气候变化[N];中国气象报;2007年

3 尤志宇;宁夏:探索适应气候变化的新途径[N];中国气象报;2007年

4 黄卫华;应对气候变化财税扶持政策正在落实中[N];中国税务报;2007年

5 高建锋;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出台[N];中国证券报;2007年

6 吕蓁;我国推出应对气候变化科技专项行动[N];中国证券报;2007年

7 ;我代表阐述应对气候变化主张[N];人民日报;2007年

8 晨光;联合国发布最新气候变化报告[N];人民政协报;2007年

9 何鹏;科技风投将引入气候变化领域[N];上海证券报;2007年

10 胡芳;中国提出应对气候变化应坚持的原则[N];人民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t熺,

本文编号:199031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zhengfalunwen/199031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e9f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