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诉法》视角下“医疗损害鉴定意见”质证之思考
[Abstract]:In medical damage litigation, the appraisal opinion should be examined by cross-examination procedure before it can be used as evidence, and not as a direct conclusion of trial and decision. The examination of cross-examination procedure will help to reduce the adverse effects of the content of the appraisal opinion on the litigation due to the fact that the content of the appraisal opinion is too professional to be effectively connected with the trial and the "subjectivization" and so on. Based on the existing provisions of the Civil procedure Law on cross-examination procedure, by improving the judge's ability to appear in court, refining the specific rules of cross-examination procedure, and perfecting and practicing the system of "expert assistant", etc. To ensure the effective conduct of cross-examination procedure, so as to make the handling of medical injury litigation more fair and reasonable.
【作者单位】: 哈尔滨医科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基金】:2014年黑龙江省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医疗体制转型与我国医患关系变革研究”,项目编号:14A005 2013年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高等医学院校医学生职业精神教育方法与路径的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JG2013010432
【分类号】:R-051;D922.1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李学军;;意见证据规则要义——以美国为视角[J];证据科学;2012年05期
2 高桂林;张靖;;对我国医疗损害技术鉴定制度的思考[J];河北法学;2010年01期
3 谭会军;王萍;;《侵权责任法》背景下医疗损害鉴定制度的构建[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11年10期
4 刘志军;许岩丽;;优化医疗损害责任鉴定及解决路径研究[J];医学与哲学;2012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郑宁;钟秋;;行政诉讼视角下的房产估价报告有效期[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年01期
2 顾双平;蔡立旺;;典型案例引发的农业技术司法鉴定问题的思考[J];安徽农学通报;2006年09期
3 莫良元;;构建我国现代自由心证制度的价值研究[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4 杨锦炎;;论诉讼证明对象——以法律方法论为启示[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5 刘利;任学婧;栾奕;库雪飞;;简析科技期刊电子稿件的证据效力[J];编辑学报;2009年03期
6 陈浩;;浅议诉讼法之证明标准[J];才智;2008年15期
7 李佳;;浅议火灾痕迹物证[J];才智;2011年26期
8 曹晓强;火灾原因和事故责任认定的探讨[J];成都电子机械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1期
9 崔玉彬;;论公诉事实认定权的程序制约[J];沧桑;2009年02期
10 韩斌;潘青;;注册会计师司法会计鉴定证据规则探讨[J];财会通讯;2011年2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高田甜;WTO争端解决机制证明负担规则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张卫彬;国际法院解决领土争端中的证据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3 邓多文;论刑法的合理性解释[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4 郑牧民;中国传统证据文化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5 徐静;合同诈骗罪司法认定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6 崔起凡;国际商事仲裁中的证据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7 冉杰;德性法律论证理论及其应用[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8 方金刚;案件事实认定论[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9 徐晓;过错推定论[D];吉林大学;2004年
10 李玉华;刑事证明标准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课题组;吕京生;;关于医疗纠纷案件法律适用情况的调研报告[J];法律适用;2008年07期
2 陈建波;医疗纠纷司法鉴定的法律依据——兼谈正确处理司法鉴定与医疗事故鉴定的关系[J];法律与医学杂志;2005年03期
3 刘鑫;梁俊超;;论医疗损害技术鉴定危机与改革[J];证据科学;2010年04期
4 汪建成;;司法鉴定基础理论研究[J];法学家;2009年04期
5 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民一庭课题组;;当前我省医疗纠纷审理情况的调研报告[J];法治研究;2010年08期
6 高桂林;张靖;;对我国医疗损害技术鉴定制度的思考[J];河北法学;2010年01期
7 马贵翔;张海祥;;意见证据规则探析[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8 王岳;;从《侵权责任法》审视医疗损害与医疗事故的区别[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0年02期
9 李国坚;谢青松;;医疗鉴定制度改革探索[J];军医进修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10 杨立新;;中国医疗损害责任制度改革[J];法学研究;2009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爱艳;;精神鉴定意见的司法判定[J];法学论坛;2011年04期
2 曹洪林;李敬阳;王英利;孔江平;;论声纹鉴定意见的表述形式[J];证据科学;2013年05期
3 寻民赖,熊伟,杨利湘,成如松;神游症的司法医学鉴定(附1例专家书信鉴定意见及随访)[J];四川精神卫生;2000年04期
4 武宪丽;;精神疾病鉴定意见审查判断[J];法制与社会;2014年05期
5 廖亚涓;王萍;;医疗损害鉴定意见的审查判断[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14年03期
6 解伟;;鉴定意见“冲突”,法庭如何采信?[J];中国卫生人才;2013年04期
7 黄婷婷;刘婧;汤纪东;;医患纠纷鉴定意见的形成及其认证[J];中国司法鉴定;2012年06期
8 彭书雅;陈捷敏;夏文涛;刘瑞珏;王萌;俞晓英;;54例行为视力检验结果与鉴定意见不符的原因分析[J];中国法医学杂志;2014年02期
9 邹明理;;论非典型鉴定意见的法律效力——“鉴定咨询意见”、“鉴定检验报告”、“技术证据审核意见”的证据能力问题亟需依法统一认识[J];证据科学;2013年04期
10 刘建伟;法国诉讼法关于鉴定方面的规定[J];法律与医学杂志;1998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董延明;;从鉴定意见看中国特色鉴定体制的进一步构建[A];中国法医学会全国第十五次法医临床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2 王平;丁宏;韩振才;;一例牙损伤鉴定意见书评析[A];中国法医学会全国第十三次法医临床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3 谭万彪;张兴无;;案情对鉴定意见的影响[A];法医临床学专业理论与实践——中国法医学会·全国第十六届法医临床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4 王逢贤;;专家鉴定意见[A];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实验研究文集(第三卷)[C];1994年
5 张亚峰;;腹外暴力致斜疝嵌顿肠破裂死亡损伤程度评定讨论[A];全国第六次法医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集[C];2000年
6 窦乃迪;;刍议《人体轻伤鉴定标准(试行)》部分条款实践中的问题[A];中国法医学会全国第十五次法医临床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7 刘惠勇;于民强;;对鉴定人出庭质证的思考[A];法医临床学专业理论与实践——中国法医学会·全国第十六届法医临床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中国政法大学证据科学研究院博士研究生 刘振红 河南省安阳市龙安区人民法院法官 郝兴军;鉴定意见具有权威性之质疑思辨[N];人民法院报;2012年
2 河南省淅川县人民检察院 罗刚 万永平 刘潮杰;四种鉴定意见应予排除[N];检察日报;2014年
3 记者 杨傲多;鉴定意见须经质证是亮点[N];法制日报;2012年
4 浙江省丽水市人民检察院 周宏伟;行政机关出具的“鉴定意见”实为书证[N];检察日报;2012年
5 杨鹏;对盗窃赃物鉴定意见的审查应用[N];西部法制报;2012年
6 江苏省常州市中级人民法院 张福荣;鉴定意见查证浅析[N];人民法院报;2013年
7 本报记者 高敏 通讯员 钟法;医患各执一词 鉴定意见打架[N];浙江法制报;2013年
8 广东省从化市人民检察院 胡文丽;谁是鉴定意见中“有专门知识的人”[N];检察日报;2013年
9 朱教莉;鉴定意见可接受性之考量[N];江苏法制报;2013年
10 河南省南阳市宛城区人民检察院 高继昌邋李传豪;法医鉴定书结论部分不宜使用“鉴定意见”[N];检察日报;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万金;论我国争议鉴定意见的解决机制[D];燕山大学;2012年
2 李佳玲;论刑事鉴定意见的有效质证[D];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3 吴卫;刑事鉴定意见认证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2年
4 刘静;刑事鉴定意见的法庭质证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5 王海楠;论鉴定意见质证程序的完善[D];燕山大学;2013年
6 马骋;鉴定意见认证若干问题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3年
7 徐明;刑事审判中鉴定意见的质证与认证问题研究[D];辽宁大学;2014年
8 李洁;鉴定意见的可靠性问题研究[D];燕山大学;2014年
9 葛吟秋;我国民事诉讼中鉴定意见适用研究[D];云南大学;2014年
10 朱晋峰;鉴定意见基本属性的程序性保障[D];华东政法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19687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zhengfalunwen/21968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