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追偿制度的完善研究
发布时间:2020-11-15 10:13
我国的行政追偿制度最早可以追溯到1989年的《行政诉讼法》,然而30年来追偿制度却并没有获得长足发展,时至今日已经陷入了实施难的困境。笔者根据追偿制度的现状,分析论证了内部化追偿体制和立法缺乏是掣肘行政追偿发展的主要因素。实践中,我国长期以来将行政追偿制度当作行政主体内部的一种纪律惩戒,排除行政体制外的监督制约,从而导致我国行政追偿沦为一种“休眠制度”。为唤醒及改变行政追偿制度难以实施的现状,近年来,不少学者都进行了研究探索。综合归纳学界的研究论述,目前行政追偿制度的改革路径主要有两种观点:其一,建立“公务员直接对受害人负责”的模式。规定在特定情形下,由公务员直接对受害人承担损害赔偿责任,不再坚持先由国家赔偿而后再对公务员追偿的作法。但是这种模式与我国国家赔偿责任为自己责任的理论基础存在矛盾,与我国的国家赔偿理论体系无法契合。其二,修正行政追偿的理论基础。破除传统的特别权力关系理论对行政追偿的羁绊,进而设计构建追偿制度。对于以上两种观点,笔者认为后者更具有现实可能性。依据“重要性理论”重新解释行政追偿制度,使行政体制外的其它国家机关对追偿权行使的监督和制约成为可能,进而主张由监察机关通过监察建议的形式对赔偿义务机关的行政追偿决定进行审查,由人民法院通过司法建议的形式在行政赔偿诉讼中附带审查追偿的条件是否具备,从而形成了对赔偿义务机关的双重制约。行政责任难以确定也是行政追偿难的重要因素,责任不清就无法正确追偿,对此需要加强行政处分对追偿的引导作用。另外立法方面也存在追偿标准模糊、缺乏时效与程序规定等问题。对此笔者主张设立追偿的全国标准、废除地方标准,并以“月工资”为单位计算追偿的数额。关于追偿时效的规定笔者以为应当与国家赔偿和行政处罚中的相关时效保持一致。笔者认为,在程序上对行政追偿进行可诉性改造时机还不成熟。但可以通过严格赔偿义务机关的追偿决定程序,增加监察机关和人民法院的监督审查程序,为真正实现追偿的可诉化奠定基础。
【学位单位】: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D922.1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问题的提出
1.2 选题背景及意义
1.3 文献综述
1.4 论文结构安排
第2章 行政追偿制度概况
2.1 行政追偿的定义
2.2 行政追偿的特征
2.3 行政追偿制度在我国的发展
2.3.1 行政追偿制度的确立和发展
2.3.2 行政追偿制度的实施情况
第3章 行政追偿的困境分析
3.1 内部化的追偿机制导致启动、监督和救济困难
3.1.1 内部追偿机制导致启动难
3.1.2 内部追偿机制导致监督难
3.1.3 内部追偿机制导致救济难
3.2 行政追偿立法缺失
3.2.1 追偿标准模糊
3.2.2 追偿条件不明确
3.2.3 未规定追偿时效
3.3 行政责任难以确定
第4章 行政追偿改革路径的分析与选择
4.1 “公务员直接对受害人负责”制度的可行性分析
4.1.1 自己责任
4.1.2 代位责任
4.1.3 自己责任与代位责任的差别
4.1.4 我国的国家赔偿责任
4.2 修正行政追偿的理论基础
4.2.1 行政追偿的传统理论依据——特别权力关系
4.2.2 对特别权力关系理论的修正
第5章 行政追偿制度的完善建议
5.1 突破行政追偿内部化
5.1.1 完善追偿监督程序
5.1.2 法院附带审查公务员主观恶性
5.2 完善行政追偿决定程序
5.2.1 立案
5.2.2 调查
5.2.3 告知与申辩
5.2.4 决定与执行
5.2.5 对追偿决定不服的申诉
5.3 完善追偿标准
5.4 明确追偿时效
5.5 加强行政处分对行政追偿的引导作用
结语
参考文献
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本文编号:2884649
【学位单位】: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D922.1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问题的提出
1.2 选题背景及意义
1.3 文献综述
1.4 论文结构安排
第2章 行政追偿制度概况
2.1 行政追偿的定义
2.2 行政追偿的特征
2.3 行政追偿制度在我国的发展
2.3.1 行政追偿制度的确立和发展
2.3.2 行政追偿制度的实施情况
第3章 行政追偿的困境分析
3.1 内部化的追偿机制导致启动、监督和救济困难
3.1.1 内部追偿机制导致启动难
3.1.2 内部追偿机制导致监督难
3.1.3 内部追偿机制导致救济难
3.2 行政追偿立法缺失
3.2.1 追偿标准模糊
3.2.2 追偿条件不明确
3.2.3 未规定追偿时效
3.3 行政责任难以确定
第4章 行政追偿改革路径的分析与选择
4.1 “公务员直接对受害人负责”制度的可行性分析
4.1.1 自己责任
4.1.2 代位责任
4.1.3 自己责任与代位责任的差别
4.1.4 我国的国家赔偿责任
4.2 修正行政追偿的理论基础
4.2.1 行政追偿的传统理论依据——特别权力关系
4.2.2 对特别权力关系理论的修正
第5章 行政追偿制度的完善建议
5.1 突破行政追偿内部化
5.1.1 完善追偿监督程序
5.1.2 法院附带审查公务员主观恶性
5.2 完善行政追偿决定程序
5.2.1 立案
5.2.2 调查
5.2.3 告知与申辩
5.2.4 决定与执行
5.2.5 对追偿决定不服的申诉
5.3 完善追偿标准
5.4 明确追偿时效
5.5 加强行政处分对行政追偿的引导作用
结语
参考文献
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杰;;我国行政追偿制度的困境与出路[J];法学杂志;2017年10期
2 马怀德;;《国家监察法》的立法思路与立法重点[J];环球法律评论;2017年02期
3 曲三强;李沙沙;;论国家赔偿中的行政追责追偿[J];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17年01期
4 顾永忠;;国家追偿制度的理性思考[J];当代法学;2015年05期
5 吴光升;;论国家赔偿费用追偿程序之完善[J];政治与法律;2014年03期
6 陈亚军;谢祥为;陈小凤;;我国国家追偿制度的困境与对策分析[J];江西社会科学;2011年04期
7 王天云;;完善我国行政追偿程序研究述论[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8 沈岿;;国家赔偿:代位责任还是自己责任[J];中国法学;2008年01期
9 宋功德;;行政责任制的结构性缺陷及其调整[J];中国行政管理;2007年02期
10 杨解君;;特别法律关系论——特别权力关系论的扬弃[J];南京社会科学;2006年07期
本文编号:288464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zhengfalunwen/28846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