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追索流失文物的法律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1-01-29 02:38
文物流失既是一个历史遗留问题,又是一个严肃的现实问题。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因对文物保护的不力和战争等原因,造成大量的文物流失海外,但是由于公约适用的时间和空间范围的限制以及文物返还受制于国内法的规定,追索海外流失文物仍然存在着较大的法律障碍。因此,要充分有效的利用国际公约中对中国有利的部分,积极引导新的国际规则的形成,采取多种途径和手段实现流失文物的返还。本文主体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对流失文物进行了概述,并简要介绍了追索流失文物的意义以及有关流失文物所有权的理论争议。第二部分的主要内容是我国追索流失文物的法律依据和存在的法律问题,包括我国国内法的规定及其局限性,介绍了有关文物保护和追索的三个主要的国际公约和国内外追索流失文物的法律实践;第三部分从国际法和国内法两个层面提出了对我国流失文物追索的几点建议。总之,在探讨我国追索流失文物的国内、国际法律环境的基础上,应首先完善国内文物保护立法及执法机制并充分利用国际公约开展流失文物追索、协商、磋商、合作实现流失文物返还,以求探寻我国追索流失文物的可行模式。
【文章来源】:东北大学辽宁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4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1.1.1 论文选题的目的
1.1.2 论文选题的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流失文物追索国内研究回顾
1.2.2 流失文物追索国外研究述评
1.3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1.3.1 文章的研究方法
1.3.2 文章的创新点
第2章 跨国追索流失文物的法律概述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2.1.1 流失文物的定义
2.1.2 跨国追索流失文物的定义
2.1.3 跨国追索流失文物的法律的定义
2.2 跨国追索流失文物的法律的理论争议
2.2.1 文化国家主义
2.2.2 文化国际主义
2.3 跨国追索流失文物法律的意义和价值
第3章 我国跨国追索流失文物法律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3.1 我国跨国追索流失文物法律的现状
3.1.1 我国文物流失的现状
3.1.2 我国流失文物追索的现状
3.1.3 我国跨国追索流失文物的法律现状
3.2 我国跨国追索流失文物的法律存在的问题
3.2.1 国内立法不完善
3.2.2 没有充分利用国际公约
3.2.3 对文物保护和追索的执法力度不够
3.2.4 与其他国家的合作不够紧密
第4章 国外跨国追索流失文物的法律经验及启示
4.1 国外跨国追索流失文物的法律经验
4.1.1 有关流失文物追索的国际公约
4.1.2 有关流失文物追索的区域性协定
4.1.3 有关流失文物追索的双边协定
4.1.4 一些国家文物追索的实践
4.2 国外跨国追索流失文物的法律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4.2.1 完善的国内立法是跨国追索流失文物的前提
4.2.2 加大执法力度是防止文物流失的有效措施
4.2.3 跨国追索流失文物要充分利用国际公约
4.2.4 跨国追索流失文物应通过多种途径
第5章 加强我国跨国追索流失文物的法律对策
5.1 跨国追索流失文物的国内法对策
5.1.1 加强国内相关立法
5.1.2 完善国家为主体的文物追回机制
5.1.3 建立境外文物追索的专门机构
5.1.4 采取多种途径和手段进行文物追索
5.2 跨国追索流失文物的国际法对策
5.2.1 充分利用现有的国际公约
5.2.2 引导新的关于流失文物追索的公约或规则的形成
5.2.3 积极促成双边及多边条约的签订
5.2.4 建立文物追索国际仲裁机制
5.2.5 加强国际层面上的协助合作
第6章 结论
6.1 跨国追索流失文物法律体系的完善迫在眉睫
6.2 中国应当更加积极主动地追索流失文物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著及获奖情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我国境外流失文物的追索制度研究[J]. 王春燕. 前沿. 2010(15)
[2]浅谈国际文化财产犯罪[J]. 迟君辉. 犯罪研究. 2010(02)
[3]中国追索跨国非法流失文物途径浅析[J]. 郜周伟. 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9(05)
[4]1970年UNESCO公约框架下的文化财产返还机制研究[J]. 高升. 法治研究. 2009(07)
[5]论文化财产国际争议中的冲突及其解决——以文化为视角[J]. 郭玉军,王秀江.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04)
[6]应对文物危机的路径选择——以国内法和国际法对文物的保护为分析框架[J]. 李玉雪.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2009(03)
[7]别国如何追索文物[J]. 陈彦炜,唐跃. 南方人物周刊. 2009(11)
[8]从丹麦返还文物案谈境外追索文物的法律问题[J]. 黄风,马曼. 法学. 2008(08)
[9]文物的私法问题研究——以文物保护为视角[J]. 李玉雪. 现代法学. 2007(06)
[10]二战被掠文物返还的法律基础及相关问题[J]. 王云霞.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04)
本文编号:3006126
【文章来源】:东北大学辽宁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4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1.1.1 论文选题的目的
1.1.2 论文选题的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流失文物追索国内研究回顾
1.2.2 流失文物追索国外研究述评
1.3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1.3.1 文章的研究方法
1.3.2 文章的创新点
第2章 跨国追索流失文物的法律概述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2.1.1 流失文物的定义
2.1.2 跨国追索流失文物的定义
2.1.3 跨国追索流失文物的法律的定义
2.2 跨国追索流失文物的法律的理论争议
2.2.1 文化国家主义
2.2.2 文化国际主义
2.3 跨国追索流失文物法律的意义和价值
第3章 我国跨国追索流失文物法律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3.1 我国跨国追索流失文物法律的现状
3.1.1 我国文物流失的现状
3.1.2 我国流失文物追索的现状
3.1.3 我国跨国追索流失文物的法律现状
3.2 我国跨国追索流失文物的法律存在的问题
3.2.1 国内立法不完善
3.2.2 没有充分利用国际公约
3.2.3 对文物保护和追索的执法力度不够
3.2.4 与其他国家的合作不够紧密
第4章 国外跨国追索流失文物的法律经验及启示
4.1 国外跨国追索流失文物的法律经验
4.1.1 有关流失文物追索的国际公约
4.1.2 有关流失文物追索的区域性协定
4.1.3 有关流失文物追索的双边协定
4.1.4 一些国家文物追索的实践
4.2 国外跨国追索流失文物的法律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4.2.1 完善的国内立法是跨国追索流失文物的前提
4.2.2 加大执法力度是防止文物流失的有效措施
4.2.3 跨国追索流失文物要充分利用国际公约
4.2.4 跨国追索流失文物应通过多种途径
第5章 加强我国跨国追索流失文物的法律对策
5.1 跨国追索流失文物的国内法对策
5.1.1 加强国内相关立法
5.1.2 完善国家为主体的文物追回机制
5.1.3 建立境外文物追索的专门机构
5.1.4 采取多种途径和手段进行文物追索
5.2 跨国追索流失文物的国际法对策
5.2.1 充分利用现有的国际公约
5.2.2 引导新的关于流失文物追索的公约或规则的形成
5.2.3 积极促成双边及多边条约的签订
5.2.4 建立文物追索国际仲裁机制
5.2.5 加强国际层面上的协助合作
第6章 结论
6.1 跨国追索流失文物法律体系的完善迫在眉睫
6.2 中国应当更加积极主动地追索流失文物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著及获奖情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我国境外流失文物的追索制度研究[J]. 王春燕. 前沿. 2010(15)
[2]浅谈国际文化财产犯罪[J]. 迟君辉. 犯罪研究. 2010(02)
[3]中国追索跨国非法流失文物途径浅析[J]. 郜周伟. 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9(05)
[4]1970年UNESCO公约框架下的文化财产返还机制研究[J]. 高升. 法治研究. 2009(07)
[5]论文化财产国际争议中的冲突及其解决——以文化为视角[J]. 郭玉军,王秀江.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04)
[6]应对文物危机的路径选择——以国内法和国际法对文物的保护为分析框架[J]. 李玉雪.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2009(03)
[7]别国如何追索文物[J]. 陈彦炜,唐跃. 南方人物周刊. 2009(11)
[8]从丹麦返还文物案谈境外追索文物的法律问题[J]. 黄风,马曼. 法学. 2008(08)
[9]文物的私法问题研究——以文物保护为视角[J]. 李玉雪. 现代法学. 2007(06)
[10]二战被掠文物返还的法律基础及相关问题[J]. 王云霞.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04)
本文编号:300612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zhengfalunwen/30061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