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社会保障权平等性问题研究
本文关键词:农民社会保障权平等性问题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社会保障权是每一个公民都应享有的基本权利,更是一项关乎人的生存尊严的基本人权,在新兴权利——民生权中处于基础地位,是民生权权利体系中的基础性权利。在我国,农民的社会保障权无论是从社会保障类别、社会保障水平、还是从社会保障的广度和深度上,农民的社会保障相较于城镇居民的社会保障具有明显的差距:社会保障类别少、社会保障水平低、社会保障范围窄。从这些细微的差别上,就可以看出我国农民的社会保障权利没有得到切实的保障,农民作为公民,没有与城镇居民享受到平等的社会保障权,所以,我国农民的社会保障权是不平等。在现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常态下,有必要研究清楚造成农民社会保障权不平等的社会深层次原因,为试图构建平等的社会保障体制寻找突破点。因此,要注重社会保障领域的立法,完善社会保障实施机制,以充分保障农民社会保障权,在构建平等的社会保障制度过程中要寻求权利平等的社会共识,以实现“社会保障权面前人人平等”的愿景。本文主要分五个部分来系统论述农民社会保障权不平等的现实问题。首先,提出问题。在我国农民所享有的社会保障权是不平等的,享受到的社会保障待遇是低水平、覆盖面窄、发展不健全的,具体表现就是社会保障不仅未完全覆盖,而且是低水平的。其次,是对造成该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该章节主要是从社会经济层面和法律制度层面分析造成不平等的原因。城乡二元结构的存在是造成城乡社会保障标准差距大的直接原因,经济发展水平低、农村产权制度不清晰是造成这种现状的经济根源;从法律制度本身来说,在制度上的原因主要体现为法律上的权利不平等配置的问题,即立法缺失。立法缺失是造成其不能充分享受平等权利的法律上的原因,具体表现为我国有关社会保障方面的立法少、空白多。因为立法是对公民利益的初次分配,所以需要在立法这一利益分配源头上寻求建立平等分配的机制。本文着重从立法上分析农民社会保障权没有得到平等对待的成因。再次,是对域外各国所建立的社会保障法律制度模式的分析。通过中西对比,希望从西方福利国家、自由主义等类型的社会保障法律制度建设方面得到启示,再通过结合中国实际情况将“西方经验”优胜劣汰,进而转化成解决中国式问题的“中国经验”,以弥补我国在法律制度上的缺失。需要时刻警醒的是域外的先进经验是否能真切的解决“中国式问题”,对于经验绝不能盲目借鉴。第四,是对解决农民社会保障权不平等问题的路径分析。该部分试图从立法保障、政策实施、发展经济和权利救济等四个方面来探讨建立平等的社会保障的对策。最后,是结论。农民社会保障权作为新型民生权权利体系中的基础性权利,要保障民生,让每个公民感受到公平正义,享受法治国家构建过程所带来的成果,就必须要构建平等的社会保障制度以凸显社会正义,完善社会保障制度运行机制以防范社会保障制度“失灵”,达到公民不会因职业、地域等因素的差异受到不公正的待遇的社会效果。农民这一群体的社会保障权利不应该处于边缘化的状态,否则就是社会最大的不公。在我国建立平等的农民社会保障权,让这种平等不流于形式而付诸于实质,任重而道远。走向实质平等的关键在于经济进步、法律完善,不断建设法治国家、构建权利社会、丰富公民在社会中的权利并建立良性的救济机制才能让社会更加接近平等、接近公正。将纸面上的权利转化为行动中的权利之时,要注重二者之间存在的不可磨合的缝隙,即法律的平等精神在现实生活中能否得到真正完全转化的问题。倘若权利不能真正被公民所享受,那权利便不仅会成为一纸空文,也会造成最大的不平等,无疑会冲击现存的社会秩序。
【关键词】:农民社会保障权 民生权 权利平等共识 社会保障机制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922.182.3
【目录】:
- 摘要8-10
- ABSTRACT10-12
- 引言12-14
- 第一章 农民享有的社会保障权的不平等性14-19
- 第一节 社会保障权简析14-15
- 第二节 农民社会保障权的不平等表征15-19
- (一) 同一地区城乡之间不平等16-17
- (二) 不同农村地区之间不平等17-19
- 第二章 农民社会保障权不平等的原因分析19-29
- 第一节 社会经济原因19-23
- (一) 社会历史原因19-22
- (二) 经济原因22-23
- 第二节 制度原因23-27
- (一) 法律制度设计不平等23-26
- (二) 法律制度运行本身有瑕疵26-27
- 第三节 观念上的原因27-29
- (一) 农民对社会保障权权利缺乏认知27
- (二) 政策制定缺乏现代社会保障的平等理念指引27-29
- 第三章 域外社会保障法律制度考察与借鉴29-35
- 第一节 福利国家社会保障法律制度模式29-31
- (一) 英国社会保障法律制度模式29-30
- (二) 瑞典社会保障法律制度模式30-31
- 第二节 自由主义社会保障法律制度模式31-32
- 第三节 新兴资本主义社会保障法律制度模式32-33
- 第四节 民粹主义社会保障法律制度模式33-34
- 第五节 经验借鉴34-35
- 第四章 平等的农民社会保障权构建路径分析35-41
- 第一节 平等的农民社会保障权共识35-38
- (一) 农民社会保障权是法定权利和基本人权35-36
- (二) 平等是机会平等,体现社会正义36-38
- 第二节 构建路径分析38-41
- (一) 立法上保障平等38-39
- (二) 政策上积极推动平等39
- (三) 发展经济保障平等给付39-40
- (四) 完善权利救济方式40-41
- 第五章 结语41-43
- 参考文献43-45
- 致谢45-47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47-48
- 附件4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杨;;各国宪法对公民劳动和社会保障权的保护[J];中国社会保障;2003年12期
2 李乐平;再论社会保障权[J];实事求是;2004年06期
3 张姝;浅析社会保障权的主体[J];行政与法(吉林省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12期
4 李乐平;试论社会保障权[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8期
5 石宏伟,周德军;论社会保障权和我国社会保障立法的完善[J];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6 张慧平;;论社会保障权及其现实化[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7 唐政秋;社会保障权探微[J];行政与法(吉林省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8 周宝妹;;论社会保障权[J];长白学刊;2006年01期
9 王建学;;论社会保障权的司法保护[J];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10 李乐平;;社会保障权的界定和历史考察[J];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王广辉;;论农民的社会保障权及其实现[A];新农村建设的制度保障[C];2005年
2 刘芸;;外来务工人员社会保障权的现状与思考——以浙江省为例[A];“秩序与进步:浙江社会发展60年研究”理论研讨会暨2009浙江省社会学年会论文集[C];2009年
3 王晓红;周薇;;农民工社会保障权保护的法律思考[A];2009年度(第七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中国法学会宪法学研究会常务副会长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 莫纪宏;保障社会保障权是政府的绝对责任[N];检察日报;2011年
2 朱秋敏 黄端 柳州市鱼峰区人民检察院;社会保障权的司法救济探究[N];广西法治日报;2013年
3 林燕;民主与民生仍是宪法学研究热点[N];检察日报;2007年
4 记者 王庆环;《中国青年权益状况报告》发布[N];光明日报;2008年
5 中铁建设集团公司 石慧;让农民工享有社会保障权[N];中国铁道建筑报;2004年
6 王巧玲;女农民工社会保障权的缺失及救济[N];工人日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刘锦城;社会保障权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2 张姝;社会保障权论[D];吉林大学;2005年
3 张闯;我国农民社会保障权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4 杨华;中国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5 刘婧婧;宪政视野下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晓男;论社会保障权[D];长春理工大学;2008年
2 段君锋;论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权[D];山东大学;2010年
3 侯洁琪;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权探析[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4 乔阁超;宪法上的社会保障权及其实现[D];复旦大学;2010年
5 陈秋玲;论农民的社会保障权[D];湖南大学;2010年
6 王艳君;西藏社会保障权研究[D];西藏大学;2010年
7 付莹;社会保障权实现中的个人责任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8 吴天照;我国宪法中的社会保障权条款评析[D];吉林大学;2011年
9 雷华;论我国农民社会保障权[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10 陈建平;社会保障权保障研究[D];湖南大学;2006年
本文关键词:农民社会保障权平等性问题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0998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zhengfalunwen/3099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