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行政法论文 >

社会医疗保险基金欺诈行为的扎根理论研究——基于58个医保欺诈刑事案件分析

发布时间:2021-08-07 06:26
  文章基于扎根理论,整理收集了58个已结案的医疗保险欺诈刑事案件的文本资料,构建了医疗保险欺诈行为理论模型。该模型显示:主体特征和欺诈能力是医保欺诈的内部前提条件。医保制度、财务监管制度、医院管理制度的漏洞以及传统文化则为医保欺诈提供了外部前提条件。主观的欺诈意愿是欺诈行为的中介因素。欺诈方式通常是医保三方主体合谋,并且采取正面、负面的激励手段。欺诈行为包括制造虚假医疗服务票据、冒名顶替、挂床、串药等。医保欺诈行为造成医保基金的严重损失。 

【文章来源】:法制与经济. 2020,(08)

【文章页数】:3 页

【文章目录】:
一、研究过程
    (一)研究案例的收集
    (二)资料分析
        1. 开放式编码
        2. 主轴编码
        3. 选择性编码
二、医疗保险欺诈行为理论模型诠释
    (一)医疗保险欺诈行为的前提条件
        1. 内部条件
        2. 外部条件
    (二)医疗保险欺诈行为的形成过程
        1. 中介因素
        2. 欺诈方式
        3. 欺诈行为
    (三)医疗保险欺诈行为的影响结果
三、讨论及建议
    (一)要在根源上遏制“想欺诈”的内部动机
    (二)制度上消除“能欺诈”的客观条件
    (三)惩戒上提高“敢欺诈”的犯罪成本
四、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传统情理法观念在我国现代法治社会中的适用[J]. 王利,王一卒.  南昌师范学院学报. 2017(04)
[2]新形势下如何进一步加强医保基金的监督管理[J]. 刘怀袖.  劳动保障世界. 2017(14)
[3]社会医疗保险诈骗及其刑法规制探讨[J]. 罗长斌.  医学与社会. 2016(12)
[4]“聪明监管”:基本医疗保险监管的模式和路径选择[J]. 梅丽萍.  中国卫生经济. 2016(06)
[5]基本医疗保险骗保案例分析:以某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为例[J]. 李亚子,汪和平,凌道善,李国垒.  中国卫生经济. 2016(04)
[6]基于扎根理论的农村地区基本药物可获得性影响因素研究[J]. 尹文强,陈钟鸣,贾海艺,郑骥飞,范海平,黄冬梅,郭洪伟.  中华医院管理杂志. 2015 (01)
[7]扎根理论研究方法论:要素、研究程序和评判标准[J]. 费小冬.  公共行政评论. 2008(03)



本文编号:332726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zhengfalunwen/332726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5c2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