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行政法论文 >

我国生态环境修复基金法律制度构建

发布时间:2025-03-20 04:34
  生态环境修复是环境污染的主要救济方式之一,它对保护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态环境和谐具有重大意义。由于当前我国生态环境的日趋恶化,政府及公众对生态环境修复投以更多的关注,这对环境保护至为重要,但是,随着修复工作的实施,修复过程中存在的诸多弊端也日益凸显,而其中面临的首要困难便是修复资金问题,资金的缺乏和制度的缺失往往导致修复工作难以顺利进行。我国现有的修复资金制度由于国家层面法律规定的缺乏,导致各地实践情况与程度不一,基于此,笔者通过比较分析法、实证分析法等研究方法,概括总结现有修复资金存在的问题:一是资金的不足致使生态环境修复工作难以持续。生态环境修复项目要求周期较长且数额庞大的资金作为支撑,而我国现有修复资金的来源主要集中在依靠政府财政支出和环境公益诉讼修复费用,资金来源单一,缺少企业及其他资本的投入,没有广泛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二是制度的缺失导致生态环境修复资金的管理和使用效率大打折扣。现有生态环境修复资金的管理主体不一、使用程序不明、监督管理不力,导致有限的资金难以发挥最大的效益。三是修复资金的运行不透明主要是由于监督不到位。生态环境修复资金作为一种公益性资金,本应该发挥服务大众的...

【文章页数】:6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文献述评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 主要工作和创新
    1.5 论文的基本结构
第2章 我国生态环境修复基金概述
    2.1 生态环境修复基金的概念
        2.1.1 生态环境修复的含义
        2.1.2 生态环境修复基金的含义
    2.2 生态环境修复基金的功能
        2.2.1 为生态环境修复提供资金保障
        2.2.2 完善生态环境修复制度
    2.3 我国生态环境修复基金的定位
        2.3.1 生态环境与生态对比分析
        2.3.2 “修复”与“恢复”对比分析
    2.4 小结
第3章 构建我国生态环境修复基金法律制度必要性与可行性
    3.1 我国生态环境修复资金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3.1.1 生态环境修复的现状
        3.1.2 生态环境修复资金存在的问题
    3.2 构建我国生态环境修复基金法律制度的必要性
        3.2.1 有助于为生态环境修复提供资金保障
        3.2.2 有助于为生态环境修复基金的管理与监督
        3.2.3 有助于为生态环境修复基金提供法律依据
    3.3 构建我国生态环境修复基金法律制度的可行性
        3.3.1 国家对生态环境立法的重视
        3.3.2 地方实践有可借鉴的经验
        3.3.3 公众环保法律意识的增强
    3.4 小结
第4章 国外生态环境修复基金法律制度
    4.1 国外生态环境修复基金法律制度
        4.1.1 美国联邦超级基金制度
        4.1.2 加拿大联邦环境基金制度
        4.1.3 全球环境基金制度
    4.2 国外生态环境修复基金法律制度对我国的启示
        4.2.1 构建稳定的资金来源保障制度
        4.2.2 构建科学的管理制度
        4.2.3 加强对基金管理机构的监督
    4.3 小结
第5章 构建我国生态环境修复基金的基本法律制度
    5.1 生态环境修复基金法律制度的理论基础
        5.1.1 环境正义理论
        5.1.2 公共治理理论
        5.1.3 生态文明理论
    5.2 构建生态环境修复基金法律制度基本思路
        5.2.1 《环境保护法》与各单行法相关规定
        5.2.2 出台生态环境修复单行法
        5.2.3 出台生态环境修复基金专门条例
    5.3 建立生态环境修复基金具体管理制度
        5.3.1 设立专门的生态环境修复基金管理主体制度
        5.3.2 设立多元化生态环境修复基金资金来源制度
        5.3.3 设立我国生态环境修复基金使用制度
        5.3.4 构建完善的生态环境修复基金监督制度
    5.4 明确违反生态环境修复基金制度的法律责任
    5.5 小结
结论与展望
    1、结论
    2、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其他科研情况



本文编号:403739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zhengfalunwen/403739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361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