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环境权司法救济研究
本文关键词:公民环境权司法救济研究
【摘要】:公民环境权是在全球生态危机背景下产生的新兴权力之一。目前,国内外学者对公民环境权的研究已有三十多年,但就目前我国的研究现状而论,对其主体、内容、属性,甚至是否有必要明确公民环境权为一实体性权利都存在较大的争议。而面对目前存在的环境污染问题,我国相关的环保法律制度已经不能切实维护公民所享有的基本权利;加之新《环境保护法》对环境公益诉讼主体的进一步明确规定,在立法上又倒逼对这一实体性权利——公民环境权的肯定;公民环境权作为环境保护的核心权利,是与环境相关的立法、执法、司法诉讼的基础,所以,笔者认为对公民环境权的救济途径研究是具有相当价值意义的。过度捕捞,超标排放,围海养殖,填海造田,雾霾天气频现,腾格里沙漠中出现大面积黑水潭,目前,这些已经严重影响了公民的正常生活,针对如此的环境污染问题,寻求有效的解决途径迫在眉睫。所以,公民环境权这一实体权利也就应运而生了。欧美等工业发达国家的环境权发展较早,拉美及亚洲的一些国家也是后来者居上,已有很多将环境权写入了本国宪法,并制定了许多救济制度以辅助保护环境权的运动顺利开展,如美国早已实行且延续至今的超级基金制度、德国为加强对环境保护的诉讼而专门制定的行政诉讼上的利他团体诉讼制度等。而我国目前暂时未将公民环境权写入本国宪法,一些相关的环境保护的制度措施也还处于探索阶段,理论界对公民环境权的研究大多还囿于具体内容的确定上,但针对目前环境污染的现状,及时有效的制止污染破坏行为已位居榜首,我们急需制定有效的救济机制来遏制环境继续恶化。本论文共分五个章节,第一章引言内容主要介绍了公民环境权兴起的背景及研究意义、国内外关于环境权的研究状况及文献综述、本论文中的主要研究内容与使用的研究方法、主要工作内容和创新以及论文的基本结构。第二章主要介绍了公民环境权的内涵及属性,笔者主要认为环境权仅是指公民环境权,将公民环境权的主体、客体、内容、属性进行了详细分析且做出了个人的理解,并在后文把公民环境权作为一项基本人权进行研究。第三章陈述了我国公民环境权的司法实践及目前我国关于公民环境权救济存在的问题,这部分内容主要从司法层面展开,在我国,司法实践中各种侵害公民环境权的现象层出不穷,而宪法及与环境相关的法律对公民环境权规定的缺失,直接导致司法实践中无法可依,加之我国司法机关能动功能的局限,使得对公民环境权的司法救济举步维艰。第四章主要分析了国外环境权救济的现状,也是从国外立法和司法两个层面进行探究,立法上列举了一些将环境权写入宪法的典型国家,司法救济部分详细说明了美国的超级基金制度与德国的环境利他团体诉讼制度,为可资借鉴的我国公民环境权救济途径提供依据。第五章提出了完善公民环境权救济途径的建议与对策,笔者主要结合十八届五中全会及“十三五”规划中我国引入的环保理念,及公民环境权对于环境保护的重要作用,提出应首先确定公民环境权的法律地位,而且就目前我国对公民环境权在救济中出现的问题,有针对性的提出了解决对策,我们应大力推进公民环境权专门化审判机制的运行,完善环境资源专门化审判机制,以提高环境公益诉讼的效率;实行环境保护禁止令制度,及时制止环境污染行为;并应强化民间环保组织在环境保护工作中的作用等。
【关键词】:公民环境权 司法救济 环保禁令
【学位授予单位】:山西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922.68
【目录】:
- 摘要6-8
- ABSTRACT8-13
- 第1章 引言13-19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13-14
- 1.1.1 研究背景13-14
- 1.1.2 研究意义14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14-16
- 1.2.1 国内研究文献回顾14-15
- 1.2.2 国外研究文献回顾15
- 1.2.3 对国内外文献的评价15-16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16-17
- 1.3.1 研究内容16
- 1.3.2 研究方法16-17
- 1.4 主要工作和创新17
- 1.5 论文的基本结构17-19
- 第2章 公民环境权的界定19-25
- 2.1 公民环境权的内涵19-22
- 2.1.1 公民环境权的定义19-20
- 2.1.2 公民环境权的主体20-21
- 2.1.3 公民环境权的客体21
- 2.1.4 公民环境权的内容21-22
- 2.2 公民环境权的基本属性22-23
- 2.2.1 公民环境权是一项基本权利22-23
- 2.2.2 公民环境权是一项人权23
- 2.3 小结23-25
- 第3章 我国公民环境权的司法实践及救济中存在的问题25-30
- 3.1 公民环境权的司法实践25-26
- 3.2 公民环境权救济存在的问题26-29
- 3.2.1 公民环境权的法律地位有待提高26-27
- 3.2.2 公民环境权审判专门化的实践成效不佳27-28
- 3.2.3 民间环保组织的环境公益诉讼困境28-29
- 3.3 小结29-30
- 第4章 国外环境权救济现状30-37
- 4.1 国际条约30-31
- 4.2 各国国内立法31-34
- 4.2.1 环境权在宪法中的确立31-32
- 4.2.2 环境权在环境基本法中的确立32-34
- 4.3 国外环境权救济的司法实践34-36
- 4.3.1 域外环境公益诉讼基金制度34-35
- 4.3.2 德国的环境利他团体诉讼制度35-36
- 4.4 小结36-37
- 第5章 完善公民环境权司法救济的建议与对策37-48
- 5.1 确立公民环境权的法律地位37-38
- 5.1.1 明确公民环境权法律地位的意义37-38
- 5.1.2 确立公民环境权法律地位的方式38
- 5.2 完善环境专门化审判机制以保障公民环境权的司法救济38-42
- 5.2.1 明确公民环境权专门化审判庭的适用原则39-40
- 5.2.2 推进实施公民环境权专门化审判模式40-41
- 5.2.3 推进公民环境权专门化审判相关制度的实施41-42
- 5.3 实行环境保护禁止令制度以促进公民环境权的司法救济42-44
- 5.3.1 实行环保禁令的重要性42-43
- 5.3.2 实行环保禁令的基本程序43-44
- 5.4 提高环保组织的诉讼能力以强化公民环境权的司法救济44-47
- 5.4.1 完善民间环保组织登记制度44-45
- 5.4.2 实行环境侵权法律援助制度45-46
- 5.4.3 实行环境公益诉讼专项基金制度46-47
- 5.5 小结47-48
- 结论与展望48-49
- 1、结论48
- 2、展望48-49
- 参考文献49-52
- 致谢52-53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其它科研情况53-5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登科;;环境权法律属性分析——以环境犯罪刑事和解为视角[J];求是学刊;2015年06期
2 崔岩;尹木子;;我国公众环保组织参与的动机研究[J];青年研究;2015年03期
3 高琪;;我国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原告适格限制——以德国利他团体诉讼制度为借鉴[J];法学评论;2015年03期
4 崔丽;;新《环境保护法》背景下环境公益诉讼激励机制研究[J];生态经济;2015年05期
5 曹建明;;加强涉农检察工作 为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提供法治保障[J];求是;2015年08期
6 龚海南;;环境保护禁止令制度的构建[J];人民司法;2015年01期
7 蔡守秋;;析2014年《环境保护法》的立法目的[J];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14年06期
8 项安安;;环境权与人权——从《环保法》修订案谈起[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4年05期
9 吴卫星;;我国环境权理论研究三十年之回顾、反思与前瞻[J];法学评论;2014年05期
10 张丽君;;环境权的基本权利属性研究[J];法制与经济(下旬);2014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胡永观;;环境公益诉讼基金法律制度研究[A];2014 年《环境保护法》的实施问题研究——2015 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1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彭小萍;;我们为什么需要环保法庭[N];湖北日报;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朱雯;论环境利益[D];中国海洋大学;2014年
2 丁兴锋;环境权司法保障研究[D];复旦大学;2013年
3 侯怀霞;私法上的环境权及其救济问题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王娜;人权视角下的环境权保护[D];中共中央党校;2014年
2 杨文艳;论我国公民环境权法律保护[D];扬州大学;2014年
3 陈昊;环保组织参与环境民事公益诉讼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14年
4 王彦娜;环保组织作为“法庭之友”参与环境公益诉讼的探析[D];湘潭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56376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zhengfalunwen/5637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