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行政法论文 >

环境纠纷行政调解存在问题及其对策研究——基于政治传统、文化传统的视角

发布时间:2017-09-16 16:35

  本文关键词:环境纠纷行政调解存在问题及其对策研究——基于政治传统、文化传统的视角


  更多相关文章: 环境纠纷 行政调解 政治传统 文化传统 制度完善


【摘要】:随着我国工业化程度的不断提升和公众环保意识的增强,环境纠纷已成为一种多发性社会矛盾。从我国政治、文化传统来看,行政调解作为环境纠纷解决的重要途径,有着接受度高、程序简化、专业优势强等优点。在分析现行环境纠纷行政调解存在的若干问题的基础上,提出立法使之制度化、赋予调解协议强制执行力、加强人员配置、完善调解程序等建议。
【作者单位】: 宜宾学院法学院;四川省社区矫正研究中心;
【关键词】环境纠纷 行政调解 政治传统 文化传统 制度完善
【基金】:司法部国家法治与法学理论研究项目“环境修复法律机制研究”(12SFB2058) 四川省社区矫正研究中心资助项目(SQJZ2015-05)
【分类号】:F062.2;D922.68
【正文快照】: 1引言:从康菲漏油事件切入2011年6月,美国康菲国际石油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康菲公司)与中海油合作开发的“蓬莱19 3”油田项目发生溢油事故[1],致使渤海部分海域生态环境遭受严重破坏,仅河北省乐亭、昌黎两地的水产养殖户遭受的经济损失就高达约13亿元[2],且给我国造成难以评估

【参考文献】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记者 丁国锋;[N];法制日报;2011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冯露;吴亚楠;;略论人数不确定代表人诉讼的可行性[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1期

2 王亚明;;1949年以来中国大陆的纠纷解决机制[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4期

3 张娟;;行政诉讼简易程序研究[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4年02期

4 李晓光,孙瑞;关于建立我国行政诉讼简易程序的思考[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5 郭志远;;对我国行政诉讼调解制度的反思与构建[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6 郭志远;;“以人为本”与我国民事诉讼程序的完善[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7 唐世银;;论我国民事诉讼证人出庭制度的不足与完善[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8 谭世贵;;实现我国农村司法现代化的路径探索[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9 王国春;法院调解制度之重构[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10 郭毅玲;;浅析中国传统“无讼”理念及其现代价值[J];安康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蒋润婷;行政法视阈下的行政参与权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张佳鑫;协商解决纠纷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3 李贵扬;刑事诉讼中被害人权利探究[D];吉林大学;2011年

4 周国兴;寻求现实的确定性[D];吉林大学;2011年

5 汤媛媛;保险法近因原则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6 杨猛;新农村建设视阈下的农村纠纷多元解决机制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7 张百杰;转型期中国群体性事件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8 佟金玲;司法仪式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9 张文香;蒙古族习惯法与多元纠纷解决机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10 阮友利;民事诉讼审前程序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卞晓伟;新时期我国农村纠纷的多元化解决机制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徐晓影;论行政诉讼简易程序[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3 刘立立;对我国环境纠纷非讼解决模式的思考[D];浙江农林大学;2010年

4 韩晓明;我国司法活动中的公民参与问题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5 贺岚;论我国民事诉讼费用的分担[D];湘潭大学;2010年

6 孙小平;群体性纠纷调解解决机制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7 朱晓云;论我国民事证据失权制度之完善[D];湘潭大学;2010年

8 俞世春;我国现行巡回审判制度的改革与完善[D];湘潭大学;2009年

9 殷建珍;我国行政诉讼调解制度的构建[D];湘潭大学;2009年

10 梁晨曦;马锡五审判方式的传承与运用[D];湘潭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向佐群;;环境纠纷行政解决机制探讨[J];行政与法;2006年02期

2 张明涛;;浅析我国环境纠纷仲裁制度的构建[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3 杨朝霞;;解决环境纠纷面临的挑战及其对策[J];环境保护;2010年18期

4 贺季敏;许彩云;;关于我国环境纠纷解决机制的反思与重构[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5 杨朝霞;黄婧;;如何应对中国环境纠纷[J];环境保护;2012年Z1期

6 江敏;汤元瀚;周莹莹;孙永侠;;环境纠纷行政调解方法探析[J];经济视角;2012年02期

7 亓鑫;;构建环境纠纷解决中的“法庭之友”制度[J];学理论;2012年15期

8 王灿发,许可祝;中国环境纠纷的处理与公众监督环境执法[J];环境保护;2002年05期

9 高莉;调解在环境纠纷中的适用[J];环境导报;2003年19期

10 黄锡生,邓禾;韩国的环境纠纷行政解决制度及其借鉴[J];环境保护;2004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勇;;关于我国环境纠纷行政仲裁的反思与重构[A];水污染防治立法和循环经济立法研究——2005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第三册)[C];2005年

2 袁玉娟;刘国芹;;环境纠纷之小型审理模式研究[A];环境法治与建设和谐社会——2007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二册)[C];2007年

3 张式军;;环境纠纷解决机制探究[A];水资源、水环境与水法制建设问题研究——2003年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3年

4 高捷达;;建立多元化的环境纠纷解决机制若干问题的探讨[A];水污染防治立法和循环经济立法研究——2005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第三册)[C];2005年

5 付兴艳;;浅析环境纠纷中的行政调解[A];环境法治与建设和谐社会——2007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三册)[C];2007年

6 赵杰;;环境纠纷多元化救济方式研究——从救济方式看《环保法》的修改[A];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防灾减灾——2012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年会)论文集[C];2012年

7 陈叶兰;;论跨国环境纠纷解决机制[A];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与环境资源法的热点问题研究——2006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四)[C];2006年

8 王清军;;相邻环境纠纷解决的比较法考察[A];林业、森林与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法制建设研究——2004年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四册)[C];2004年

9 陈维东;;现阶段环保领域中律师的作用[A];环境保护法制建设理论研讨会优秀论文集(上)[C];2007年

10 王灿发;;环境纠纷处理和环境诉讼证据的收集与应用[A];律师环境法律实务培训班教程[C];200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闫艳 高杰;东台环境纠纷有了“第三方”[N];中国环境报;2010年

2 河北省廊坊市环保局 李志强;坚持以人为本化解环境纠纷[N];中国环境报;2012年

3 本报记者 章宁旦 本报通讯员 林劲标 廖冰寒;多重污染源叠加环境纠纷如何定责[N];法制日报;2013年

4 王海川;资源环境纠纷有了“职业裁判”[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4年

5 绍兴市环境保护局;维护群众环境权益 妥善处置环境纠纷[N];绍兴日报;2006年

6 方家禾;完善司法低成本解决环境纠纷[N];焦作日报;2012年

7 赵捍东邋王进;东台首设环境纠纷仲裁庭[N];中国环境报;2007年

8 本报记者 王家梁 本报通讯员 李黔云;环保合力增信心环境纠纷靠法解[N];法制日报;2014年

9 黄冀军;让好传统有更大的用武之地[N];中国环境报;2007年

10 本报记者 陈媛媛;第三方能否成为化解矛盾的金钥匙?[N];中国环境报;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段理达;环境纠纷替代性解决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2 李丽鹏;我国环境纠纷解决机制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3 郭文婷;我国环境纠纷仲裁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4 张明涛;浅论我国环境纠纷仲裁制度的构建[D];昆明理工大学;2007年

5 张超;论我国环境纠纷行政调解专门机构的依法构建[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6 王熙璇;论我国环境纠纷行政解决机制的完善[D];广西师范大学;2012年

7 吴璧君;论环境纠纷的行政调解[D];长春理工大学;2012年

8 刘洋;我国环境纠纷行政调解的法律对策[D];东北林业大学;2013年

9 鲁建林;“德古调解”解决环境纠纷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5年

10 王宏宇;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环境纠纷解决机制研究[D];云南财经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86419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zhengfalunwen/86419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560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