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香菇主栽品种遗传多样性的SSR分析及指纹图谱构建
本文选题:微卫星序列 切入点:群体遗传结构 出处:《微生物学通报》2017年06期
【摘要】:【目的】香菇(Lentinulaedodes)是世界第二大食用菌,研究我国现有栽培种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构成以及准确鉴定品种是新品种开发和产业健康发展的基础。【方法】采用多态性的SSR(Simple sequence repeat)分子标记对中国历年来使用主栽品种进行遗传多样性及群体结构分析,比较其谱系来源,解析中国主栽品种的群体多样性构成,并构建指纹图谱用于品种鉴定。【结果】24对多态性SSR引物对51份香菇菌株都具有多态性。聚类分析在相似系数0.69处可将栽培种群体分为4个类群,野生种驯化或参与杂交获得的菌株位于类群Ⅲ和Ⅳ,其他菌株位于另外两个类群Ⅰ和Ⅱ。群体结构分析可将栽培群体分为6个遗传构成,显示L808、L135等代表性菌株在各自的构成中参与了其他菌株的选育过程,解释了以其为亲本的部分品种的谱系来源。依据筛选出的9对条带清晰的SSR引物组合构建了多位点SSR指纹图谱,可对45个香菇商业菌种进行辨识。【结论】我国香菇主栽品种亲缘关系较近,育种多围绕L808、L135、9015等核心代表性品种进行,本研究可为选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适应不同栽培模式的新品种提供依据;指纹图谱的构建也能为香菇品种的准确鉴定提供保证。
[Abstract]:Genetic diversity and genetic makeup of cultivated species in China were studied . The genetic diversity and population structure of cultivated species in China were analyzed by using SSR ( Simple sequence repeat ) molecular markers .
【作者单位】: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国家食用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海洋大学;
【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No.2013BAD16B02) 上海种业专项(No.2014-10 SAAS)~~
【分类号】:S646.1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晓龙;香菇施用植物动力2003试验[J];食用菌;2000年02期
2 林国兴 ,邢建环;菇中珍品——花香菇[J];林业实用技术;2002年03期
3 ;香菇无公害生产全程技术监控[J];技术与市场;2003年11期
4 丁湖广;;无公害生产实施全程技术监控 让中国香菇领到奔驰全球的“绿色通行证”[J];现代种业;2004年03期
5 ;《香菇生产全书》正式出版发行[J];浙江林业科技;2005年04期
6 赵瑞英;林果间套种香菇技术[J];中国农村科技;2005年11期
7 尚士民;张毅魁;栾鸿;于庆辉;李来静;闻玉成;关键;;地栽香菇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办法[J];食用菌;2005年06期
8 沈美菊,施丽方,胡振亮;利用山地优势周年化栽培香菇[J];食用菌;2005年01期
9 黄卫华;;寿宁菇农代表观摩庆元县香菇生产新技术[J];食用菌;2006年04期
10 李群;;种植反季节香菇赚大钱[J];科学种养;2007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姚强;刘岩;宫志远;高兴喜;韩建东;任鹏飞;万鲁长;任海霞;;分子生物学技术在香菇研究中的应用[A];海峡两岸第十届菌物学暨第三届食药用菌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2 隋贵富;刘喜贵;赵铁钧;;香菇发展前景[A];第八届海峡两岸菌物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姜付喜;刘玉波;范文平;;利用柞树枝栽培高产优质香菇的开发[A];全国蚕业资源综合利用会议论文集[C];2000年
4 顾新伟;贾亚妮;;香菇中甲醛由来与应对措施[A];第二届浙江中西部科技论坛论文集第五卷(农业分卷)[C];2005年
5 林佩瑛;林海芳;林晖;林桂英;;反季节覆土香菇标准化高效栽培技术[A];第九届全国食用菌学术研讨会摘要集[C];2010年
6 林佩瑛;林海芳;林晖;林桂英;;反季节覆土香菇标准化高效栽培技术[A];第九届全国食用菌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7 修珍珍;王斌;余超;格日乐图;张龙;;庆元香菇生产与菇文化系统的遗产价值分析[A];第十六届中国科协年会——分4民族文化保护与生态文明建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4年
8 林佩瑛;林海芳;林晖;林桂英;;反季节覆土香菇标准化高效栽培技术[A];海峡两岸第十届菌物学暨第三届食药用菌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9 宋春艳;谭琦;陈明杰;潘迎捷;;香菇生产用菌株的SCAR鉴定[A];首届海峡两岸食(药)用菌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10 吴学谦;吴庆其;付立忠;孙敏华;苏庆亮;魏海龙;李海波;陈如楚;叶剑飞;;松杉木屑栽培香菇的研究[A];第二届全国食用菌中青年专家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刘琴;北大力助香菇产业创新与升级[N];中国绿色时报;2008年
2 记者 李静文;香菇飘香引来商机无限[N];雅安日报;2010年
3 唐山市丰润区报友俱乐部 冯桂伶 杨柳青(韩城镇东三村);地栽香菇利不小[N];河北农民报;2008年
4 记者 张秀华;世界香菇七成中国种 全国香菇七成他们育[N];上海科技报;2009年
5 本报记者 柳绍斌 鄢鸣 通讯员 项吴菊 刘永善;触摸世界香菇文化历史源头[N];丽水日报;2009年
6 记者 邓其锋 通讯员 艾月娥;黄源香菇产业“更新换代”[N];丽水日报;2010年
7 陈路;香菇育种新技术及新品种选育上取得突破[N];中华合作时报;2009年
8 吕纪增;抓好香菇春节上市前管理[N];农民日报;2005年
9 记者张琪 实习记者 苏晓明;三友靠香菇带领13万农民致富[N];中国食品报;2009年
10 赵智哲;香菇种植增效益[N];黑龙江经济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肖扬;几种新型分子标记技术在中国香菇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研究中的应用[D];华中农业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战琨友;菌草香菇培养基的筛选及与木屑香菇品质的比较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03年
2 易琳琳;香菇转录组测序及细胞壁降解相关基因筛选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5年
3 曹现涛;香菇菌棒腐烂病相关木霉鉴定与发生规律初步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5年
4 赵娜娜;香菇优良菌株的富硒驯化研究[D];陕西理工学院;2015年
5 张权;香菇胞外酶活性变化规律和农艺性状研究[D];河南科技学院;2016年
6 乔艳明;富硒条件下香菇液体培养基优化及硒多糖提取工艺[D];陕西理工学院;2016年
7 苏晨曦;陕南香菇种质资源及多糖提取工艺优化的研究[D];陕西理工学院;2016年
8 朱晓玲;香菇二次培养中常见霉菌的分离鉴定及防控[D];南京农业大学;2015年
9 王玉青;香菇种质资源的鉴别及保藏方法的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09年
10 李满意;香菇病虫害防治及其废弃物综合利用研究[D];河北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67372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zhishichanquanfa/16737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