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人停止侵害请求权的限制
[Abstract]:Intellectual property is a privilege to impose artificial restrictions on the conduct of others through law, and the ambiguity of its boundaries of rights makes the full application of property rules not efficient; in addition, intellectual property law is a part of the system of competition law. It is necessary to restrict the exclusivity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when the excessive exercise of exclusive rights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leads to the occurrence of inefficiency that impairs competition. However, the existing methods to restrict the exclusiveness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can not cope with the situation after the infringement, so it is necessary to restrict the intellectual property owner's right to stop infringing. In our country, we can take the following thinking to limit the right to stop infringing, that is, the balance between personal interests and public interests is considered by the judicial organs. And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demands of exclusive relief in different industrial fields, the strict degree of limitation standard for IPR to stop infringing claims should be grasped flexibly. In particular, when considering whether or not to restrict the IPR's right to stop infringing, we shoul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arties, market factors, the specific circumstances of the original defendant, the public interest and so on. In intellectual property infringement litigation, when the court denies the right to stop infringing the claim, the court can compensate the obligee with the substitute compensation when necessary, and the court can order the compensation several times the normal license fee according to the discretion.
【作者单位】: 深圳大学法学院;日本北海道大学;
【基金】:国家留学基金资助
【分类号】:D92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科学;露丹;赵卫学;;论侵权责任法对知识产权保护的作用与局限[J];经济研究导刊;2011年17期
2 曹伟;;软件反向工程:合理利用与结果管制[J];知识产权;2011年04期
3 杜勤;;形象代言人的合同附随义务——对角色商品化权权利限制的思考[J];河南社会科学;2011年04期
4 梁志文;;著作人格权保护制度的误解与真相[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5 周洁;;网络链接知识产权侵权研究[J];无线互联科技;2011年04期
6 汤亮;;网络作品著作权权利限制的理论和立法探讨[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S1期
7 沈世娟;严建东;;知识产权侵权损害赔偿之量化研究——以“填平原则”为视角[J];知识产权;2011年06期
8 潘翠云;;我国民间文学艺术权利保护探析[J];法制与社会;2011年18期
9 罗宏伟;;知识产权侵权、保护的经济学思考[J];杭州科技;2011年03期
10 崔国斌;;《反假冒贸易协议》与中国知识产权法的比较研究[J];电子知识产权;2011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平;;完善我国知识产权侵权责任制度的法经济学思考[A];2010年度(第八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上册)[C];2010年
2 郑成思;;民法、民诉法与知识产权研究——21世纪知识产权研究若干问题[A];专利法研究(2001)[C];2001年
3 吕甲木;;知识产权法中的利益平衡机制——以知识产权法定赔偿制度为视角[A];2009中华全国律师协会知识产权专业委员会年会暨中国律师知识产权高层论坛论文集(下)[C];2009年
4 陈有西;;知识产权法与竞争法的竞合[A];入世后知识产权法律服务实务研讨会暨全国律协知识产权专业委员会2002年年会论文汇编[C];2002年
5 田子军;;论网络环境下知识产权侵权的责任——通过网络扩散破译他人权利保护信息[A];信息网络与高新技术法律前沿(2005)——电子法与电子商务时代的传统知识保护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6 胡朝阳;叶树理;;工程项目建设中的知识产权法律服务[A];2009中华全国律师协会知识产权专业委员会年会暨中国律师知识产权高层论坛论文集(下)[C];2009年
7 郭伟;;知识产权侵权归责原则的思考[A];2009中华全国律师协会知识产权专业委员会年会暨中国律师知识产权高层论坛论文集(下)[C];2009年
8 王诵科;;诉前证据保全在专利侵权案件中的必要性[A];入世后知识产权法律服务实务研讨会暨全国律协知识产权专业委员会2002年年会论文汇编[C];2002年
9 何伟文;;对因特网链接工具的知识产权分析[A];2000年政府法制研究[C];2000年
10 侯继山;;论展会的知识产权法律保护[A];2009中华全国律师协会知识产权专业委员会年会暨中国律师知识产权高层论坛论文集(下)[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李启章 吴艳;让广告远离知识产权侵权[N];中国知识产权报;2008年
2 本报驻华盛顿记者 徐启生 余晓葵;美知识产权侵权损失被夸大[N];光明日报;2010年
3 记者 焦磊立;确保打击知识产权侵权专项行动取得实效[N];张家口日报;2010年
4 通讯员 张晓燕;漯河查处一起知识产权侵权案[N];中国知识产权报;2010年
5 邵生余;全省办结知识产权侵权案1222起[N];新华日报;2011年
6 大学教师 李克杰;遏止知识产权侵权需多管齐下[N];东莞日报;2011年
7 魏杰 谭颖;重庆公布两起新类型 知识产权侵权纠纷案[N];人民法院报;2011年
8 孙韶华;美调查中国知识产权侵权 对准新兴产业[N];中国贸易报;2011年
9 记者 朱晓露;知识产权侵权案频现“大规模诉讼”[N];南京日报;2011年
10 记者 顾奇志 通讯员 鲍剑;大运会共查处知识产权侵权案件120余起[N];中国知识产权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阮思宇;论知识产权的权利限制[D];吉林大学;2011年
2 谭华霖;知识产权权利冲突论纲[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3 叶若思;商业外观权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4 褚宗勉(Jantzen C.M.Chu);农作物基因专利对专利侵权的冲击[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5 陈志强;音乐作品及其权利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2年
6 武长海;论知识产权滥用的法律规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7 李祖明;互联网上的版权保护与限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代宝荣;知识产权侵权诉讼证据收集问题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2 赵子涛;论知识产权侵权货物的海关处置措施[D];山西大学;2012年
3 陈洪军;知识产权侵权损害赔偿制度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0年
4 李勇;知识产权侵权问题[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2年
5 黄箭;知识产权侵权归责原则研究[D];湘潭大学;2004年
6 肖作武;知识产权侵权损害赔偿中的合理开支问题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0年
7 陈盼;知识产权侵权损害赔偿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2年
8 吴爱智;知识产权侵权及其损害赔偿问题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4年
9 杨静;知识产权侵权纠纷中无过错责任原则适用问题研究[D];兰州大学;2012年
10 赵红星;知识产权侵权损害赔偿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213671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zhishichanquanfa/21367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