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知识产权审判中技术审查意见公开机制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2-08-09 16:14
  2014年12月,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关于知识产权法院技术调查官参与诉讼活动若干问题的暂行规定》(以下简称《暂行规定》),标志着我国知识产权审判领域技术调查官制度的正式确立。之后,广州、北京、上海知识产权法院相继开始对该制度进行实践探索。依照《暂行规定》的内容,结合司法审判实践中的相关做法,技术调查官可以在案件审理的不同阶段根据法官要求,提出技术审查意见。但对于技术审查意见的性质、是否应当公开、当事人可否对其进行质询等问题,《暂行规定》中并未有明确的规定,各界对此的观点也各不相同。实践中,技术审查意见通常不予公开,但由于技术审查意见对于技术类案件审理的重要作用,不予公开的方式也容易遭到当事人的质疑。本文从我国技术审查意见的内容、作用、性质出发,借鉴国内外技术事实查明机制的经验,并结合北京知识产权法院两年多以来司法实践的经验,尝试探索构建我国知识产权审判领域中的技术审查意见公开机制。 

【文章页数】:10 页

【文章目录】:
一、技术审查意见的内容、作用和性质
    (一)技术审查意见的内容
    (二)技术审查意见的作用
        1. 帮助法官查明案件需要解决的技术事实
        2. 提高技术类案件的审判效率
    (三)技术审查意见的性质
        1. 技术审查意见不属于诉讼法中规定的证据
        2. 技术审查意见不同于鉴定意见
        3. 技术审查意见是法官认定技术事实的参考
二、域外及我国台湾地区关于技术审查意见是否公开的实践做法
    (一)日本
    (二)韩国
    (三)我国台湾地区
    (四)其他国家的相关制度及实践
三、我国知识产权审判中技术审查意见公开机制的构建
    (一)技术审查意见公开的合理性
        1. 技术审查意见的公开有助于提高技术审查意见的客观性、准确性
        2. 技术审查意见公开是技术调查工作中立性、公开性和司法公信力的内在要求
        3. 技术审查意见公开与法官心证公开的司法理念相契合
    (二)技术审查意见公开的弊端
        1. 不利于技术类案件审判效率的提升
        2. 提前公开技术审查意见结论可能会影响案件正常审理工作
        3. 部分简单的技术审查意见没有公开的必要
        4. 技术审查意见的公开可能对技术调查官个人产生不利影响
    (三)技术审查意见公开机制的构建
        1. 公开的目的和所要达到的效果
        2. 公开的主体
        3. 是否公开以及公开的内容
        4. 公开的形式
        5. 公开的程序要求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知识产权案件技术事实的查明手段[J]. 徐卓斌.  人民司法(应用). 2016(16)
[2]知识产权诉讼中的技术事实认定——兼论我国知识产权诉讼技术调查官制度[J]. 宋汉林.  西部法学评论. 2015(05)
[3]技术调查官与鉴定专家的分殊与共存[J]. 蔡学恩.  法律适用. 2015(05)
[4]《关于知识产权法院技术调查官参与诉讼活动若干问题的暂行规定》的理解与适用[J]. 宋晓明,王闯,吴蓉.  人民司法. 2015(07)
[5]韩国专利法院介绍[J]. 王晶晶.  中国发明与专利. 2015(01)
[6]试论中国知识产权法院技术调查官制度的建构[J]. 强刚华.  电子知识产权. 2014(10)
[7]台湾智慧财产法院运作两周年述评——兼论对我国大陆知识产权保护体制改革的启示[J]. 杨雄文.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 2011(03)

硕士论文
[1]中国知识产权审判技术调查官制度构建研究[D]. 李慧婷.湘潭大学 2016
[2]我国知识产权审判机制研究[D]. 王睿婧.华东交通大学 2015



本文编号:367287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zhishichanquanfa/367287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ca9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