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能源产业合作收益空间演化与实证研究
本文关键词:国际能源产业合作收益空间演化与实证研究 出处:《长春工业大学》2017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随着全球经济总量的迅速扩大,各国经济增长面临的能源资源制约问题日趋严重,而通过国家间的能源产业合作是优化全球能源配置,提高能源开发效率的必然途径。如今,国际间能源领域的合作面临从双边合作向多边合作的转变,能源合作的模式和利益追求趋向多元化,能源领域的国际合作目标已从以往能源需求的满足,转向以合作共赢理念为导向的促进本国能源产业发展及确保本国能源安全等多方面需求。目前针对能源产业合作领域的研究,主要有要素禀赋论、市场推动理论、制度决定论、技术进步理论、成本决定论和利益最大化理论等,但从成本和收入的角度综合考虑将是能源产业合作领域研究的必然趋势。本文借鉴了行为区位论中收益性空间界限的概念,将国际能源产业合作过程中的收入和成本问题综合考虑,提出了国际能源产业合作收益空间的概念。首先通过DEMATEL分析法确立了国际能源产业合作中影响成本和收入的关键影响因素,构建了国际能源产业合作的成本曲线和收入曲线,进而确立了国际能源产业合作收益空间模型。通过国际能源产业合作收益空间演化的研究,对当今的国际能源产业合作策略和模式选择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在实证分析过程中,论文选择了石油输出国组织作为分析对象,分析了其在不同阶段收益空间的演化状态及其内在原因,指明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应对策。
【学位授予单位】:长春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F416.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秦晓楠;卢小丽;;基于BP-DEMATEL模型的沿海城市生态安全系统影响因素研究[J];管理评论;2015年05期
2 张磊;;“丝绸之路经济带”框架下的能源合作[J];经济问题;2015年05期
3 何霞;杜迎雪;刘卫锋;;动态区间值模糊软集及其决策应用[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年02期
4 李燕;;基于策略、成本的移动机制对合作的影响[J];南方经济;2014年11期
5 史丹;聂新伟;;电力贸易的制度成本与GMS电力合作中的中国选择[J];财贸经济;2014年09期
6 钱炳;;《产业经济学》中、外课程教学的比较研究[J];学理论;2014年24期
7 岳树梅;;“金砖国家”能源合作的法律机制构建[J];法学;2014年02期
8 刘文革;王磊;;金砖国家能源合作机理及政策路径分析[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3年01期
9 王小林;;东北亚区域能源合作若干法律问题研究[J];河北法学;2010年05期
10 顾自安;;关于制度演化分析的文献综论[J];上海商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王在亮;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区域合作理论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4年
2 刘锋;俄罗斯东部地区油气资源开发与中俄能源合作[D];吉林大学;2013年
3 郭晓立;国际能源合作的稳定性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4 徐斌;技术经济学理论发展问题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内内埃;缅甸和中国之间的能源合作:缅甸的视角[D];山东大学;2014年
2 李蓓蓓;中国与印度能源合作探析[D];外交学院;2009年
3 靳云鹏;中国与周边国家能源合作的战略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9年
4 韦倩;合作经济学理论构建基础及其企业理论[D];山东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32887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ongshangguanlilunwen/13288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