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工商管理论文 >

金融服务实体工业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9-06-20 17:39
【摘要】:金融市场正在逐步完成市场化竞争的过程,其中中央地方对金融市场的行政干预仍然普遍存在,金融选择性倾斜和抑制的现象和案例在当前仍旧较为突出。我国要素市场由于市场化改革的滞后性一直处于非市场化运行状态。这种市场的不完全性,在资本以及劳动力等市场上有突出体现。我国民营企业当前的融资体系下面临着融资难,融资贵的歧视性融资环境。这种歧视性的融资环境释放了扭曲的市场信号,弱化了企业价值。体现为要素相对价格资源的资源禀赋结构是影响企业选择生产方式的重要因素,资本与劳动作为企业活动的主要投入要素,企业在融资成本相对较低的情况下倾向于采用资本密集型的生产方式。在歧视性的融资环境中,资本要素价格严重偏离其本身的边际贡献,与劳动力价格相比呈现出相对高估的状态,资本要素价格的相对高估,揭示了地区资本资源禀赋匮乏。文章重新考量投融资约束对原有模型的调整,从理论到实证来剖析中国金融发展状况、融资环境、要素扭曲、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和技术创新影响异质性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选择等传导机制、作用原理,利用现有的国家地区企业等中观、微观数据库,来测算检验上述指标的内在联系。
[Abstract]:The financial market is gradually completing the process of market-oriented competition, its central and local administrative intervention in the financial market is still widespread, and the phenomenon and cases of financial selective tilt and suppression are still more prominent at present. Because of the lag of marketization reform, the factor market of our country has been in the state of non-market-oriented operation. The incompleteness of this kind of market is prominent in capital and labor market. Under the current financing system of private enterprises in our country, it is facing the discriminatory financing environment of financing difficulties and expensive financing. This discriminatory financing environment releases distorted market signals and weakens the value of enterprises. The resource endowment structure of factor relative price resources is an important factor that affects the choice of production mode of enterprises. Capital and labor are the main input elements of enterprise activities, and enterprises tend to adopt capital-intensive mode of production when the financing cost is relatively low. In the discriminatory financing environment, the price of capital elements deviates seriously from its own marginal contribution, showing a relatively overvalued state compared with the price of labor force, and the relative overestimation of the price of capital elements reveals the lack of regional capital resources endowment. This paper reconsiders the adjustment of investment and financing constraints to the original model, from theory to empirical analysis of China's financial development, financing environment, factor distortion, enterprise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ffect the choice of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of heterogeneous enterprises, the principle of action, using the existing national and regional enterprises and other meso, micro databases to measure and test the internal relationship of the above indicators.
【作者单位】: 中国光大集团股份公司战略计划部、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应用经济学博士后流动站;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基地重大项目“对外直接投资与我国经济发展的理论和政策研究”(项目号:13JJD790017)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引进外资与对外投资两大开放战略的协调机制与政策研究”(项目号:15ZDA057)
【分类号】:F406.7;F425;F832.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何秋雨;;我国石油对外直接投资的进入模式比较分析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1年09期

2 梁婧;;中国制造业对外直接投资新动向分析[J];宿州学院学报;2011年09期

3 王亚男;张飞飞;;论对外直接投资风险防范——以中石油为例[J];东方企业文化;2013年07期

4 郭秀君;章晶晶;;中国汽车业对外直接投资的优劣势及发展策略分析[J];现代商业;2013年08期

5 郭秀君;;中国汽车行业对外直接投资扩展现状及发展趋势[J];对外经贸;2013年06期

6 崔岩;臧新;;日本服务业与制造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比较和关联性分析[J];世界经济研究;2007年08期

7 刘宏杰;马如静;;资源获取型对外直接投资的历史阶段研究[J];经济纵横;2008年04期

8 王海燕;武伟;;我国采矿业对外直接投资效应分析[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0年04期

9 姜书竹;;浙江纺织服装企业的选择:对外直接投资[J];浙江经济;2005年11期

10 邓丹;莫莎;;中国汽车产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现状及发展对策[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6条

1 本报记者  宿清华;半数对外直接投资来自制造业[N];中国工业报;2006年

2 郭薇;2008年度117家央企对外直接投资超350亿美元[N];中国电力报;2009年

3 本报记者 陈华;走向世界[N];甘肃日报;2010年

4 齐中熙;刚刚起步 任重道远[N];经理日报;2006年

5 禹刚;海外并购:家电行业势头看好[N];市场报;2005年

6 华日;我国成全球矿产强力买家[N];中国煤炭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丁婉玲;中国制造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动机与进入模式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焯;我国石油行业对外直接投资的风险防范[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2 刘子源;中国制造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动机及区位选择[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6年

3 黄嵩;基于TPP视角的中国纺织业对外直接投资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6年

4 尹桂林;套利动机对海外投资退出时机的影响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6年

5 韩旭;中国OFDI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研究[D];辽宁大学;2016年

6 张玉兰;中国有色矿业集团对外直接投资的经验研究[D];辽宁大学;2016年

7 姜愉;中国采矿业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5年

8 丁如雪;异质性视角下中国制造业对外直接投资的自我选择效应研究[D];安徽财经大学;2016年

9 张蒙;中国制造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D];东北财经大学;2016年

10 许然;“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企业对孟加拉国投资风险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250340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ongshangguanlilunwen/250340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6a3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