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工商管理论文 >

中国汽车产业竞争力研究

发布时间:2020-03-28 07:57
【摘要】:后危机时代,贸易保护主义阴霾笼罩,助力实体经济为本的贸易博弈早已浓烟四起。汽车产业作为实体经济的深耕对象,引领外向型经济纾困的战略重地也已心照不宣。然而全球经济由数量时代向质量时代的深刻转型,将我国汽车产业大而不强,缺乏强势自主品牌汽车制造的软肋暴露无疑;民营自主品牌汽车企业的国际化进程备受瞩目,打造国际竞争力更是众人所期。 悉心研读汽车产业竞争力文献,不乏以国际贸易理论、产业经济学理论、竞争优势理论为基调的研究成果,但系统性地结合各理论内核,动态地研究产业竞争力的内生性问题,聚焦中国自主品牌汽车企业、提出有针对性的竞争力提升路径的研究并不多。本文旨在综合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立足于产业竞争力的贸易评价体系,围绕企业与产业竞争力的交互机理、产业竞争力内生性模型、以及产业竞争力的微观制约因素等问题具体分析,通过主观突变级数法与客观嫡权TOPSIS法的实证分析,深化对汽车产业竞争力的研究。 正文从四部分进行论述。首先对现有文献进行了梳理和归纳,分析企业对产业竞争力的影响机理,借鉴前人理论基础并构建本文分析框架;然后从中观视角分析了汽车产业竞争力现状和发展趋势,基于横纵两个维度的比对,加以竞争力因果分析和内部要素结构分析;紧接着以自主品牌汽车企业为例,从微观视角分析了产业竞争力的受制缘由,并剖析其动因;最后,结合波特竞争优势理论提出了自主品牌车企助推产业竞争力提升的路径和相应的保障措施。
【图文】:

中国产业,竞争力研究,产业竞争力,中国人民大学


大学在教育部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中国产业竞争力竞争力要素和 49 个指标,系统性地对 30 个省市的9],具体构架可表示为如图 2.4 所示。综合金碚和力研究 ”课题组的分析范式不难发现,他们都不内部决定因素进行定量分析,然后再结合产业政策而达到分析的全面性。源控制成本 经营管理 企业规模技术价格 质量 品牌 结构 营销盈利能力 市场份额图 2.3 金培产业竞争力分析体系

示意图,产业竞争力,示意图,竞争力


出现顾此失彼的问题。所以,本文着眼于产业竞争力的内生要素,,解释竞争力的实现结果,并将企业影响产业竞争力的机理作为分析路线,探讨内生要素的受制缘由,从因果分析的缜密性上更具理论和逻辑的合理性。基于上述分析,为了使分析精准到位,本文首先将影响竞争力的产业内要素归纳为三大类:即规模要素,质量要素和发展要素。规模要素反映的是产业竞争力的规模效应,是从“数量”角度体现竞争力的指标集合;质量要素反映的是产业竞争力的品质效应,是从产业发展的“素质”角度构建的评价指标集合;发展因素反映的是竞争力的潜在状况,是从“动态前瞻性”角度体现的竞争力未来发展趋势[40]。然后,以产业竞争力的内生要素作为中轴,向前对竞争力结果进行原因分析,向后延伸、探讨来自企业的受制缘由,最后结合当前产业竞争力的外部影响因素,提出汽车产业竞争力提升路径,从结构和论证思路上达成统一。本文借鉴和传承了前人的理论内核,将整体分析框架构造为如图 2.5 所示。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外国语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F426.471;F2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燕,齐中英;产业竞争力及其来源分析[J];商业研究;2004年08期

2 曹乾,何建敏;中国造船业国际竞争优势的培育路径——波特竞争优势理论和模型在造船业中的应用[J];船舶工程;2005年01期

3 雷林松;;关于轿车市场自主品牌份额下滑的思考[J];汽车工业研究;2008年12期

4 马永红,王静;中国汽车工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模型[J];科技和产业;2005年01期

5 裴长洪,王镭;试论国际竞争力的理论概念与分析方法[J];中国工业经济;2002年04期

6 王允贵;跨国公司的垄断优势及其对东道国的产业控制——跨国公司对我国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的投资与控制[J];管理世界;1998年02期

7 符正平;新竞争经济学及其启示——评波特竞争优势理论[J];管理世界;1999年03期

8 范利国;左峰;刘吉东;牛东晓;;基于灰色关联度和理想解法的输电网规划综合决策研究[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5期

9 林忠;章爱民;;全球价值链下产业竞争力提升的内涵、形成机理及其障碍[J];黑河学刊;2008年06期

10 刘忠厚;;中国汽车工业自主品牌发展战略[J];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周煜;全球价值链下中国汽车企业的组织行为与升级路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2 涂颖清;全球价值链下我国制造业升级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乔军;跨国汽车公司的中国发展战略及其对中国汽车产业的影响[D];清华大学;2005年

2 曾娟;中印软件产业国际竞争力决定因素的比较研究[D];湖南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60417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ongshangguanlilunwen/260417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343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