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导流方案决策原理与方法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18 07:32
【摘要】:施工导流是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的重要环节,而施工导流方案的选择内容复杂、涉及面广;本文围绕施工导流方案决策原理和方法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取得了以下研究成果: 首先依据施工导流工程的特点,采用系统工程的分析理论和方法,根据风险分析目标,确立风险分析环境,从而建立施工导流系统概念和施工导流系统风险概念;针对导流工程的复杂性、动态性,提出施工导流串联模式系统概念。同时,对施工导流系统中的不确定性因素展开了分析,特别提出挡水建筑物挡水高程(施工高程)的不确定性对于系统风险的显著影响,并对该指标的随机特性进行了分析。在以上工作的基础上,定义出施工导流系统各模式下的风险率模型和施工导流系统综合风险率模型。 提出了一种施工导流风险率的仿真计算方法,该方法采用离散仿真方法模拟获得挡水建筑物施工高程分布情况,采用蒙特卡罗模拟方法获得洪水水位分布情况,综合两者从而确定施工导流系统风险率情况。在随机因素的模拟中,洪水过程随机性模拟采用了季节性一阶自回归模型实现;首次提出采用ANN技术建立神经网络模型模拟泄流能力,实现了对明流、有压流和过渡流态自适应模拟计算。工程算例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提出了施工导流方案多目标群体决策方法。该方法以专家调查法和改进层次分析方法为技术手段,充分考虑到收敛决策者思维空间,帮助决策者明确决策目标的要求。工程算例表明该方法简便易行,具有工程应用价值。 融合DSS理论和科学计算可视化理论,提出了可视化辅助决策概念及施工导流方案可视化辅助决策支持系统技术;并采用地理信息系统(GIS)为平台,结合VB和OpenGl技术,以某特大型水电工程为背景,建立了施工导流方案可视化辅助决策支持系统(CDVASS),在计算机上实现了地形、地质、建筑物等工程信息的三维可视化;在此基础上,对施工导流方案动态信息的可视化仿真和工程信息的分析方法等进行了深入研究。 提出了采用相对暴露度和倾斜角两个指标描述起伏床面影响下的截流抛投块石的稳定形态;对相对暴露度和倾斜角的随机特性进行了分析;并建立截流抛投块石抗倾覆稳定模型,采用随机模拟方法分析稳定率与龙口流速和块石粒径之间的关系。该成果为分析截流抛投块石的稳定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 WP=4 分析了施工截流系统风险发生的方式和机理;建立了深水高流速截流环境下的截流风险率模型,并对模型求解方法进行了研究。结合工程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图文】:
神经系统的基本构造是神经元(神经细胞),它是处理人体内各部分之间相互信息传递的基本单元。据神经生物学家研究的结果表明,一个人的大脑一般有1000亿个神经元。如图1-1所示,每个神经元都由一个细胞体,一个连接其他神经元的轴突和一些向外伸出的其它较短分支——树突组成。轴突的功能是将本神经元的输出信号(兴奋)传递给别的神经元。其末端的许多神经末梢使得兴奋可以同时传送给多个神经元。树突的功能是接受来自其它神经元的兴奋。神经元细胞体将接受到的所有信号进行简单地处理后(如:加权求和,即对所有的输入信号都加以考虑,且将每个信号的重视程度体现在权值的不同上。),由轴突输出。神经元的树突与另外的神经元的神经末梢相连的部分称为突触。对应于图1-1,可以很容易的建立起人工神经元的模型,如图1-2所示。大图 1-1 人脑的生物神经元模型 图 1-2 人工神经元模型
输入信号都加以考虑,且将每个信号的重视程度体现在权值的不同上。),由轴突输出。神经元的树突与另外的神经元的神经末梢相连的部分称为突触。对应于图1-1,可以很容易的建立起人工神经元的模型,如图1-2所示。大图 1-1 人脑的生物神经元模型 图 1-2 人工神经元模型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3
【分类号】:F407.9
本文编号:2631871
【图文】:
神经系统的基本构造是神经元(神经细胞),它是处理人体内各部分之间相互信息传递的基本单元。据神经生物学家研究的结果表明,一个人的大脑一般有1000亿个神经元。如图1-1所示,每个神经元都由一个细胞体,一个连接其他神经元的轴突和一些向外伸出的其它较短分支——树突组成。轴突的功能是将本神经元的输出信号(兴奋)传递给别的神经元。其末端的许多神经末梢使得兴奋可以同时传送给多个神经元。树突的功能是接受来自其它神经元的兴奋。神经元细胞体将接受到的所有信号进行简单地处理后(如:加权求和,即对所有的输入信号都加以考虑,且将每个信号的重视程度体现在权值的不同上。),由轴突输出。神经元的树突与另外的神经元的神经末梢相连的部分称为突触。对应于图1-1,可以很容易的建立起人工神经元的模型,如图1-2所示。大图 1-1 人脑的生物神经元模型 图 1-2 人工神经元模型
输入信号都加以考虑,且将每个信号的重视程度体现在权值的不同上。),由轴突输出。神经元的树突与另外的神经元的神经末梢相连的部分称为突触。对应于图1-1,可以很容易的建立起人工神经元的模型,如图1-2所示。大图 1-1 人脑的生物神经元模型 图 1-2 人工神经元模型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3
【分类号】:F407.9
【引证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刘军号;方崇;;施工导流方案优选的熵TOPSIS决策模型[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2 柴伟;周立军;;龙虎山水电站施工导流方案优化[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1年01期
3 王春雷;王聪;;施工导流、度汛及后期水流控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年20期
4 刘汉鹏;;施工导流及后期水流控制[J];水利科技与经济;2011年06期
5 李晓红;董建平;朱晓光;;清水塘水电站施工导流程序优化[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10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刘勇;高心墙堆石坝施工方案综合优化与设计管理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2 黄伟;面向结构图的施工导截流系统仿真理论与应用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63187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ongshangguanlilunwen/26318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