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工商管理论文 >

我国胶合板产业集群演化机理与发展模式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03 12:18
【摘要】:胶合板是高效利用木材和改善木材性能的主要人造板产品之一。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胶合板产品的需求大幅上升,胶合板的生产和贸易活动也飞速增长。作为世界第一胶合板生产和出口大国,中国的胶合板产业自改革开放以来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一批胶合板产业集群逐步形成,以临沂为中心的山东产业集群,以邳州为中心的江苏苏北产业集群,以嘉善为中心的浙江产业集群,以邢台、文安为中心的河北产业集群等成为我国胶合板生产的主流形式,在我国胶合板产业的发展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与此同时,由于形成历史、资源禀赋、发展环境以及产业基础等方面的差异,各个胶合板产业集群也表现出不同的发展特征、集群优势和演化趋势。因此,加大对胶合板产业集群的运行机制、演化机理以及竞争力差异等问题的理论和实证研究,对于把握我国胶合板产业集群的发展方向,明确集群演化升级过程中面临的关键制约因素,推动我国胶合板产业的有序、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本文基于胶合板生产工艺学的视角,结合多年的调查研究资料和成果,运用系统分析、GEME、DEA等管理学研究方法,借助经济学的产业集群相关理论,对我国胶合板产业集群的发展历程、形成机制、演化机理、集群模式及其竞争力等进行了深入探讨,提出了胶合板产业集群的两端不稳定理论和实现集群模式竞争力提升的有效路径。本文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展开研究。 首先,论文对世界胶合板发展历程进行了梳理分析,基于产业规模和原料供应的视角,对中国胶合板产业的发展阶段进行了合理划分,并从胶合板产品类别、生产和进出口状况等多个方面对中国胶合板产业的发展现状进行了深入探讨。 其次,论文对胶合板产业集群的内涵、结构与特征,胶合板产业集群的形成与运行机制,以及胶合板产业集群的两端不稳定演化及其条件机理和原因进行了理论探讨,以期为我国胶合板产业的演化升级和集群竞争力提升提供理论指导。 接着,论文结合对中国胶合板产业集群的形成过程和产业区位熵的调查、核算,识别出山东临沂、江苏邳州、浙江嘉善、河北文安和广西贵港五大胶合板产业集群,并从不同视角对我国胶合板产业集群模式进行分类、总结,在此基础上对相关产业集群模式的发展概况、特征导向和发展前景等进行了系统分析。 再者,论文基于改进的GEME(Groundings-Enterprises-Markets-Environment)模型,构建了胶合板产业集群模式的评价指标体系,据此对我国五大胶合板产业集群间的竞争力状况进行了实证评价与分析,并以邳州产业集群为例,进一步运用DEA(DataEnvelopment Analysis)方法对其行业间的产业规模和技术相对效率等相对竞争力状况进行了定量评价。 最后,论文根据GEME框架,结合前述分析和评价结果,从基础因素、企业因素、市场因素和环境因素四个方面,提出实现我国胶合板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的演化路径和具体措施。
【图文】:

出口国,胶合板,占比,金额


我国胶合板主要出口国占比

模式分类,产业性质,产业空间,模式特征


Fig 4-2 the classification to plywood cluster modes国胶合板产业集群的模式特征按产业空间演化布局划分的上述五种现有胶合板集群模式而言,其发产业性质和政府所起的作用等都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相互关联,但其关联相同,,如图 4-3 所示。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林业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F426.88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程宝栋;宋维明;;产业集聚与中国木材产业竞争力研究[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6年S2期

2 顾煜;中小企业聚集动因及其控制的博弈分析[J];商业研究;2004年21期

3 冯金辉,马妍;产业集聚与供应链联盟的比较研究[J];商业研究;2005年06期

4 陈志林;傅峰;王金林;叶克林;;人造板新产品的创新研究与技术发展趋势[J];中国人造板;2007年11期

5 潘忠志;产业集聚的博弈论原理[J];东北电力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6 张智光;姚惠芳;;造纸工业循环经济的绿色共生特性和5R模式研究[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4期

7 喻春光;刘友金;;产业集群竞争力定量评价GEMN模型及其应用[J];系统工程;2008年05期

8 邢志俊;影响产业集群形成的因素分析[J];北方经贸;2005年05期

9 王缉慈;地方产业群战略[J];中国工业经济;2002年03期

10 焦国华;江飞涛;陈舸;;中国钢铁企业的相对效率与规模效率[J];中国工业经济;2007年10期



本文编号:269481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ongshangguanlilunwen/269481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aa5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