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价比”视角下中国制造业出口增长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03 14:18
【摘要】: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制造”在国际市场中取得的巨大成就自然引起国内外学者和政策制定者的特别关注,并将这一现象称之为“中国出口奇迹”。针对现有文献对中国出口增长的解读不够充分,本文提出待研究的问题,即在价格优势渐进弱化而出口产品质量与发达国家尚存在一定差距的情况下,中国的出口为何还能持续增长。基于对现有研究成果的充分吸收,本文拟综合考虑价格和质量两种因素,尝试引入“性价比”的研究视角来解读中国出口增长的原因,并对制造业的出口增长和“性价比”变动进行结构分解,分析“性价比”及其他因素的变化对制造业出口增长的贡献程度,考察“性价比”变动的主要动力因素及其在结构上的动态变化,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分析制造业的出口升级路径,进而为出口部门的行为决策提供经验参考,为政府的贸易政策取向提供事实依据。本文的具体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八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导论。本部分主要阐述本文的选题背景、研究目的、研究的理论与现实意义、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可能的创新之处。第二部分为国内外文献综述。本部分主要是梳理与本文研究相关的国内外文献并进行评述。(1)梳理企业异质性理论(包括生产率异质性和产品质量异质性)的主要研究内容,厘清生产率与价格、产品质量之间的关系,对出口质量的主要测度方法进行总结及评述。(2)回顾“性价比”的研究历程,着重分析“性价比”在经济学领域的相关应用,为本文的研究提供借鉴和启发。(3)从宏观层面和微观层面梳理现有文献对中国出口增长的有关解读,总结这些研究的理论依据和经验支撑,并从中找到本文研究的切入点。第三部分为出口行为决定的理论分析。本部分主要在质量异质性模型的基础上,构建“性价比”决定企业出口行为的理论分析框架。参照已有文献对““性价比”的理解,将“性价比”引入质量异质性模型,分析“性价比”对消费需求的影响;同时借鉴Hallak和Sivadasan(2013)的双重生产率异质性模型,分析企业的生产效率与质量生产能力对产品的价格、质量和“性价比”水平的内生决定;通过局部均衡分析,构建“性价比”与企业出口行为决定的理论分析框架。第四部分在企业-产品层面对“性价比”影响出口增长进行实证分析。本部分将借鉴Khandelwal等(2013)的方法,利用海关数据库提供的微观贸易数据,测度企业-产品-进口国-年份维度的“性价比”指数,在理论分析框架的基础上构建计量模型,实证分析“性价比”变动对企业出口的影响。第五部分在行业层面对“性价比”影响出口增长进行实证分析。本部分将借鉴Hallak和Schott(2011)的指数分解方法,测度中国制造业的的行业“性价比”指数,实证检验“性价比”变动对制造业行业出口增长的影响,并分析在不同类型行业和不同类型进口国中的差异性。第六部分对出口增长和“性价比”变动进行结构性分解。本部分主要分析“性价比”及其他因素的变化对制造业出口增长的动态影响、考察各因素对制造业出口增长的贡献程度,同时分析制造业“性价比”变动的主要驱动因素及其在结构上的动态变化。第七部分分析制造业出口的升级路径。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本部分着重从产品质量升级的角度分析中国制造业在技术创新和资源与环境约束下的出口升级路径。最后一部分梳理本文的研究内容,得出主要研究结论,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政策启示。通过以上研究,得到的主要结论有:第一,企业在既定的生产效率和质量生产能力的约束下,将通过对产品“性价比”的选择来实现利润最大化。“性价比”水平越高的企业,在市场中的获利能力也越强。因此,产品的“性价比”水平决定了企业的利润空间,进而影响该企业的市场行为选择。当产品的“性价比”提高到一定水平,使得企业在国外市场获得的利润大于或等于其在国内市场的利润时,该企业就会选择出口。第二,从企业-产品层面来看.:由价格和质量共同决定的“性价比”的提高对制造业企业的出口增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并且在不同类型企业、不同类型产品和不同类型进口国中均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具体来看,(1)“性价比”对外资企业的出口促进作用要强于本土企业。(2)“性价比”的出口促进作用在劳动密集型产品的表现较为突出,而在资本密集型产品和技术密集型产品的表现则相对较弱。(3)相较于高收入进口国而言,“性价比”对制造业企业的出口促进作用在中低收入进口国的表现更为明显。第三,从行业层面来看:(1)中国制造业的“性价比”水平在总体上稳步提升,但在行业结构上发展不均衡。(2)行业“性价比”的提高和进口国市场需求的增强均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制造业的出口增长,同时,在不同类型行业和不同类型进口国中也表现出了差异性。(3)此外,进口国对中国的出口比重、固定贸易成本、可变贸易成本、相对多边贸易阻力和区域贸易安排对中国制造业出口增长的影响均基本符合理论预期,而地理邻近却并未发挥出显著的预期作用。第四,从制造业出口增长的分解结果来看:(1)“性价比”和进口国市场规模的变动对制造业各行业的出口增长均作出了积极贡献,这反映出正是由于中国出口产品的“性价比”提高恰好满足了不断扩大的国外市场需求,成就了中国制造业的出口奇迹。(2)相对来说,“性价比”的提高对制造业在高收入进口国的出口增长贡献程度更大,而进口国市场规模的扩大对制造业在中低收入进口国的出口增长贡献程度更大。这一结果反映出,由于发达经济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整体放缓,市场需求规模难以大幅提升,因此中国主要通过提升产品竞争力来实现对发达经济国家的出口扩张;尽管中低收入国家的经济体量相对较小,但其经济增长速度较快,特别是一些新兴经济体,市场需求的潜力不断被发掘,在很大程度上刺激了中国出口贸易的快速扩张。第五,从制造业“性价比”变动的分解结果来看:(1)中国制造业大多数行业“性价比”的提高主要来源于出口质量的提升,仅有少数行业依赖于价格竞争。(2)在变化趋势上,中国制造业大多数行业的出口质量和出口价格是在同时提高,而“性价比”水平依然保持上升趋势,说明制造业“性价比”在结构上正在从价格竞争型向质量提升型演进。(3)“性价比”在结构上是动态调整的,虽然制造业出口产品仍具有价格优势,但出口价格的上升趋势使得价格优势逐渐被削弱,而不断提升的出口质量恰好起到了弥补作用,并带动“性价比”水平进一步提高,这就解释了在价格优势渐进弱化而出口质量与发达国家尚存在差距的情况下制造业出口仍能持续增长的原因。第六,从资源与环境约束及技术创新对出口质量升级的影响看:(1)总体来说,环境规制对制造业的出口质量升级会产生先抑制再促进的“U”型动态影响。在环境规制强度较弱阶段,环境规制主要通过对技术创新的“抵消效应”而抑制出口质量升级;随着环境规制强度的逐步提高,环境规制则通过对技术创新的“补偿效应”促进出口质量升级。(2)对于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较大的行业来说,当前的环境规制政策不利于该行业的出口质量升级,但二者之间存在显著的“U”型动态关系;而对于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较小的行业,环境规制对出口质量升级会产生有利影响,并且呈现出边际影响递增的“J”型特征。(3)在资源与环境约束下,自主研发并没有促进出口质量升级,而技术引进则发挥了显著的促进作用,说明制造业企业在技术创新方式上存在着明显的路径依赖。(4)人力资本水平和外资参与度的提升均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制造业的出口质量升级;而资本密集度的提高和企业规模的扩大对出口质量升级并没有表现出显著的积极影响。基于以上结论,本文分别从国家、行业、企业三个层面为制造业综合竞争优势提升和出口转型升级提出一些启示与建议。
【图文】:
逑图0-1中国与其他典型国家出口贸易的变化趋势对比图2逡逑说明:作者根据WTO的统计数据绘制得到。逡逑—个代表性的观点认为中国出口产品具有价格优势,,即中国出口同类产品的价格逡逑与其他国家相比明显较低(范爱军,2002;邋Gaulier等,2007;邋Xu,2007;邋Schott,邋2008)。逡逑这一类观点在产品同质性的隐含假设下,旨在说明价格优势是中国出口增长的动力源逡逑泉。而如果认为中国出口产品仅在于价格竞争,这显然与林德尔假设(Linder,邋1961)逡逑不符,因为中国的出口市场主要为欧美等发达经济体。此外,如表0-1所示,在逡逑1996 ̄2009年期间,中国制造业的15个行业中有11个行业的相对出口价格呈现上升逡逑趋势,这说明随着国内要素成本的节节攀升,中国出口产品的价格优势正在渐进弱化。逡逑1根据国家统计局和海关总署公布的相关数据计算得到。逡逑2在图(M中,纵坐标代表一国货物出口贸易的全球份额,横坐标代表年份,逡逑c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编者注:本文涉及香港、#n的“国r均应为"国家(地区)";《国”均应为“国(地区)'逡逑1逡逑
图4-1行业“性价比”指数与全球出口份额的散点图逡逑说明:各行业的全球出口份额根据OECD邋STAN数据库提供的数据计算得到。逡逑以上分析为本文的研究假设2提供了初步的事实依据。下面,本文将通过计量分逡逑析作进一步检验。逡逑
【学位授予单位】: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F752.62;F424
本文编号:2694948
【图文】:
逑图0-1中国与其他典型国家出口贸易的变化趋势对比图2逡逑说明:作者根据WTO的统计数据绘制得到。逡逑—个代表性的观点认为中国出口产品具有价格优势,,即中国出口同类产品的价格逡逑与其他国家相比明显较低(范爱军,2002;邋Gaulier等,2007;邋Xu,2007;邋Schott,邋2008)。逡逑这一类观点在产品同质性的隐含假设下,旨在说明价格优势是中国出口增长的动力源逡逑泉。而如果认为中国出口产品仅在于价格竞争,这显然与林德尔假设(Linder,邋1961)逡逑不符,因为中国的出口市场主要为欧美等发达经济体。此外,如表0-1所示,在逡逑1996 ̄2009年期间,中国制造业的15个行业中有11个行业的相对出口价格呈现上升逡逑趋势,这说明随着国内要素成本的节节攀升,中国出口产品的价格优势正在渐进弱化。逡逑1根据国家统计局和海关总署公布的相关数据计算得到。逡逑2在图(M中,纵坐标代表一国货物出口贸易的全球份额,横坐标代表年份,逡逑c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编者注:本文涉及香港、#n的“国r均应为"国家(地区)";《国”均应为“国(地区)'逡逑1逡逑
图4-1行业“性价比”指数与全球出口份额的散点图逡逑说明:各行业的全球出口份额根据OECD邋STAN数据库提供的数据计算得到。逡逑以上分析为本文的研究假设2提供了初步的事实依据。下面,本文将通过计量分逡逑析作进一步检验。逡逑
【学位授予单位】: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F752.62;F4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有;;出口贸易产品质量与国际竞争力——基于中国制造业的实证研究[J];当代财经;2015年12期
2 杨光勇;计国君;;基于战略顾客行为的进入威慑策略研究[J];中国管理科学;2015年11期
3 李怀建;沈坤荣;;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跨国面板数据的检验[J];产业经济研究;2015年06期
4 鲍晓华;朱达明;;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差异化效应:国际经验及对中国的启示[J];世界经济;2015年11期
5 王树柏;李小平;;中国制造业碳生产率变动对出口商品质量影响研究[J];上海经济研究;2015年10期
6 杨连星;张秀敏;姚程飞;;异质性出口质量与出口价格变动效应研究——来自中国情境下的微观证据[J];世界经济研究;2015年09期
7 李小平;周记顺;卢现祥;胡久凯;;出口的“质”影响了出口的“量”吗?[J];经济研究;2015年08期
8 刘晓宁;刘磊;;贸易自由化对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效应——基于中国微观制造业企业的实证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2015年08期
9 韩小鹏;张旭梅;王磊;但斌;;产品与多增值性服务的联合定价与资源分配研究[J];管理工程学报;2015年03期
10 徐榕;赵勇;;融资约束如何影响企业的出口决策?[J];经济评论;2015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军;企业多重异质性与出口行为:Melitz模型的拓展与来自中国制造业的证据[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69494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ongshangguanlilunwen/26949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