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工商管理论文 >

中国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协同演化实证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03 21:12
【摘要】:制造业是推动中国实体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来源,其发展水平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集中体现出国家整体的综合实力。现阶段,制造业发展仍面临产品附加值低、创新能力薄弱、高端人才匮乏等诸多现实问题,而生产性服务业能够有效降低制造业交易成本、提升生产效率、强化生产价值链的核心环节,是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有效依托。与此同时,生产性服务业作为从制造业内部生产部门独立发展起来中间性投入产业,制造业的快速发展也为其提供了巨大的市场空间,是生产性服务业能够繁荣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因此,从产业协同演化发展的视角出发探寻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间互动演化过程中的规律和特征,能够为揭示两产业间复杂演化过程提供独特的视角,有利于深入分析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协调发展过程中所存在的机制问题。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互动日渐深化引起国内外学者的极大关注。有关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之间的互动发展关系,国内外学者从不同视角对两者间的关系进行了大量的探讨和分析,但有关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间互动关系的实证研究仍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研究方法方面,早期多以回归统计分析、投入产出法为主,后期则引入多样化的研究方法,如社会网络分析、技术差距法、DEA分析法等;第二,数据来源方面,采用投入产出分析方法的研究数据获得来源于投入产出表,而投入产出表编制周期长且会存在一定的滞后性,不能及时的反应产业间的动态变化与演进特征,采用计量分析方法的研究多数采用产业增加值或总产值单一统计数据进行回归分析,缺乏大量的数据作为支撑,未能实质性的揭示产业间互动关系与发展规律;第三,研究结果方面,现有的研究成果中缺乏对中国生产性服务业不同行业与制造业各子行业间协同演化程度的测算,仅有的定量研究也只是停留在对两产业互动程度的测算与比较方面,缺乏对两产业互动程度研究结果的进一步分析与探究。本文基于前人的研究基础,以产业协同演化研究为主线,着重从以下四个层面做了开拓性的研究:1.研究在兼顾共生作用和环境影响作用的基础上构建Logistic模型,探究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协同演化发展趋势,旨在揭示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协同演化的内在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间总体呈现出由寄生模式向互惠共生模式转变态势,两产业正处于共生演化发展的成长时期,共生作用关系并不稳定。通过对共生作用系数?_2 _1、?_(12)的赋值仿真模拟,发现对称型互惠共生模式是推进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有效协同发展的最优模式。2.利用灰色系统模型GM(1,N)测度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间的协同演化发展程度,从客观的角度把握两产业间协同发展水平的变化态势。研究结果表明,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间总体协同演化程度呈现出逐年上升的发展趋势,当前正处于良好协同发展阶段,但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间各子行业的协同程度却存在极大的差异性。其中部分行业已渗透到双方产业内部,展现出较强的产业协同性;而部分行业在两产业融合和升级过程中仍未能发挥有效作用,致使产业间协同性较低,有待于进一步提升和发展。3.突破既定的线性单向思维,探究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间协同发展对制造业生产效率影响的非线性门槛效应是否源于制造业产业规模、发展水平和创新能力的异质性。研究结果表明,2006~2015年间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间良好的协同效应对制造业效率的提升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其中,随着制造业产业规模的逐步扩大,产业间协同效应对制造业效率的促进作用呈现出弱-强-弱的“S”型趋势。而当制造产业发展水平较低时,其产业间协同效应对制造业效率的促进作用较弱,制造产业发展水平一旦跨过门槛值时,其促进作用具有显著性跃升。对于创新能力处于不同阶段的制造产业,其产业间的协同效应对制造业效率作用强度呈现由弱到强的非线性特征。4.探究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协同演化过程中的影响因素,找寻能够促进两产业良好协同发展的关键驱动因素。研究结果表明,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水平变量对两产业协同演化发展的正向影响作用最强,其次为生产性服务业效率变量,制造业科技创新和制造业产业规模变量虽均能通过显著性检验,但对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协同演化发展所起到的正向影响作用相对较弱。而环境规制潜变量则未通过显著性检验,说明严格的环境规制措施并不会负向影响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协同演化发展进程。
【图文】:

趋势图,生产性服务业,协同演化,制造业


图 3-5 2000~2015 年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协同演化趋势表 3-9 分析可知,,从 2000~2015 年间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间共生作化可以看出,两产业共生模式的演进总体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2005 年,期间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种群演化的共生作用系数12 一

趋势图,协同演化,生产性服务业,劳动密集型制造业


000~2015年劳动密集型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协同演化趋势
【学位授予单位】:辽宁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F424;F719


本文编号:269540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ongshangguanlilunwen/269540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fa2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