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工商管理论文 >

铁路工程项目核心利益相关者关系分析与治理

发布时间:2020-06-15 19:16
【摘要】:伴随着“一带一路”倡议得到更多国家响应和中国铁路“走出去”战略的不断推进,国内外铁路工程项目日益增多,复杂程度也越来越高,各利益相关者间关系更是错综复杂。在尊重各方利益的前提下,探究工程项目利益相关方互动关系的深层机理,通过协调行动提高工作效率,整合工程资源,降低运行成本,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立足于中国铁路工程项目管理现实,借助利益相关者理论、演化博弈论和社会网络理论及合作进化法则,通过核心利益相关者行为的宏观和微观分析,对其深层次的演化机理进行了探索。首先借助简单要素分析法,界定了铁路工程项目各利益相关方之间的关系类型,并运用四阶段-综合定量法识别了铁路工程项目的核心参与方。鉴于铁路工程项目实施中利益相关者联盟是一个动态演化的复杂系统和博弈过程,本文在对我国一系列典型的铁路工程项目案例和相关文献分析的基础上,运用利益相关者显著模型从铁路项目各参与方的权力性、利益性和风险性三个属性出发设计了调查问卷,通过对调查所得样本进行数据检验发现,采用SPSS软件下的非参数统计方法Wilcoxon符号秩检验和Friedman秩和检验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挖掘更切合实际,进而较准确地识别出核心利益相关者。随后通过系统分析等方法揭示和描述了铁路工程项目不同阶段核心参与方运作系统的复杂性、自适应性、演化路径的多样性以及系统结构的涌现性,为下文深入分析他们之间的互动机理提供了理论支撑。其次,借助社会网络分析(SNA)法,利用1999-2016年铁路工程新开工项目中业主和承包商合作、承包商联合体涌现等实际数据,采用UCINET软件分别构建了不同阶段的业主和承包商以及承包商之间的合作网络,并从主体-关系-结构三方面对不同阶段关系行为的主体类型、合作强度以及网络拓扑结构进行分析,以期发现核心利益相关者间宏观结构关系演化的规律,从中梳理和总结出利益相关者治理的对策和方案,并为下一章深入探索核心利益相关者的微观行为机制提供了理论基础。然后考虑到铁路工程项目在多年推进过程中国家宏观政策的调整及建筑市场环境的变化,从微观行为变迁的角度出发,综合运用演化博弈的合作分析、复杂网络分析和多主体仿真等手段,对比传统的铁路工程项目累次招投标结果,深入探索其中的动力机制和系统演化的内在机理。首先运用改进的演化博弈模型和复制动态方程探讨了业主和承包商之间合作行为涌现的内在机理,并借助计算机模拟仿真对影响业主和承包商演化行为的关键因素进行了识别;其次运用复杂网络基础上的演化博弈模型对承包商之间的竞合行为进行了深入分析,并通过模拟仿真得出了不同参量变化对战略联盟综合效能的影响。最后,在对核心利益相关者关系行为的宏观结构演化与微观行为变迁综合分析的基础上,以合作共赢、风险共担和团队合作理念为指导,分别构建了铁路工程项目业主和承包商层面的治理机制,提出了适度缩小并严格界定必须进行招投标的工程建设项目范围、放宽规模标准、探索通过竞争性谈判、尝试伙伴协议模式确定施工方或总承包方等调控措施。并结合当前PPP发展的实际从投融资的角度建立了适于铁路工程项目的新型伙伴协议模式。且从渐进性现实探索、法律法规和政策环境以及利益分配和补偿机制等外部条件方面进行深入论述以保证该机制的成功实施。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F426.92
【图文】:

技术路线图,研究方法,创新点,归纳总结


对文章的主要结论和创新点进行归纳总结,并指出当前研宄中存在的问题及逡逑未来需要改进以及深入探索的方向。逡逑研宄思路和技术路线图如图1-1所示。逡逑7逡逑

矩阵图,矩阵,矩阵对,参与方


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逦铁路工程项目各参与方相互关系理论研宄为在项目完成过程中获得的利益。该矩阵定义了四种类型的利益相关的特征为既获得高昂的利益并拥有权力即对项目影响力很大;从属者权力但是对利益需求程度高:一般群体为利益和权力都很小,在组织;政策制定者为对项目利益要求不高,但是有话语权。此后,许多学度对影响力/利益矩阵进行修正,毛小平采用影响力/意愿矩阵对工程者分类,将其细分为主导型、诱导型、支持型和潜伏型。高喜珍采用力/谈判能力矩阵对交通基础设施的核心利益相关者的需求关注度进行维的影响力/利益矩阵从定量角度对各因素进行数值计算并分类在一了一维角度定性分析的不足,但是由于铁路项目中各参与方构成的复使得影响力和利益两个因素并不能全面地概括利益相关者在项目完成用。逡逑高(High)逡逑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郑月龙;张卫国;;新城镇化下新能源投融资机制的演化博弈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2期

2 常宏建;张体勤;李国锋;;项目利益相关者协调度测评研究[J];南开管理评论;2014年01期

3 丁绒;孙延明;叶广宇;;增强惩罚的企业联盟合作规范机制:自组织演化视角[J];管理科学;2014年01期

4 佘黎煌;卢丽;张石;王明全;;基于粒子群和非参数检验的T波交替联合检测方法[J];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3期

5 杨静;施建军;;社会网络视角下企业绿色战略利益相关者识别研究[J];管理学报;2012年11期

6 毛小平;陆惠民;李启明;;我国工程项目可持续建设的利益相关者研究[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7 高喜珍;侯春梅;;非经营性交通项目的社会影响评价研究——基于核心利益相关者视角[J];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2012年01期

8 陈永刚;丁丽霞;葛宏立;张茂震;胡芸;;基于Mann-Whitney非参数检验和SVM的竹类高光谱识别[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11年11期

9 冯郁;;科研合作网络的描述与分析[J];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4期

10 王进;许玉洁;;大型工程项目利益相关者分类[J];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2009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吕途;代建制项目利益相关者治理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7年

2 韩昭君;供应链公平和权力对投机的影响:环境因素的调节作用[D];浙江大学;2017年

3 彭永芳;基于利益相关者的建筑工程质量保障机制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6年

4 孙文亮;保障性住房项目利益相关者关系治理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6年

5 王勇;海外油气管道项目主要利益相关者冲突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6年

6 刘海萍;基于利益相关者合作关系的建筑企业竞争力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5年

7 王琦;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企业社会责任实现机制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8 甘晓龙;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基础设施项目可持续建设方案决策模型研究[D];重庆大学;2014年

9 李e

本文编号:271487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ongshangguanlilunwen/271487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383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