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工商管理论文 >

京津冀城市群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的机理和效应研究

发布时间:2021-03-30 20:16
  产业集聚自从人类出现经济活动以来就一直存在。产业集聚作为经济活动空间分布不均衡的现象,是经济关联、知识关联等市场自组织机制和包括政府行为、政策等在内的制度环境综合作用的结果。产业集聚是经济增长和地区差距的源泉之一,长期以来一直受政府、学术界和工商企业界的关注。产业集聚不仅仅是单个产业在空间的集中过程,随着市场一体化和社会分工的深化,更多地表现为关联产业在空间上的协同集聚和在价值链上的垂直联系。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京津冀协同发展已经提升为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三大战略之一。一方面,京津冀城市群已经形成并不断强化“生产性服务业主要集聚在中心城市北京,制造业主要分布在外围城市”的“中心—外围”空间圈层结构。另一方面,京津冀地区产业断层现象明显,区域内发展差距不断扩大。这说明京津冀城市群的产业协同效应尚未充分发挥,产业分工和分布格局有待进一步优化和完善。本文聚焦京津冀城市群,从产业、空间和制度等维度,系统考察本地区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协同集聚的内在机理以及产业协同集聚对区域内城市发展差距的影响,对于拓展产业集聚理论和实践研究、优化产业合理布局和企业区位选址、促进区域协同发展... 

【文章来源】:中央财经大学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43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京津冀城市群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的机理和效应研究


京津冀制造业占经济总量演变趋势

框架结构,内容构成,绪论,研究基础


图 1-4 研究框架第一章“绪论”,全面阐述了本研究主题的理论和现实背景及意义,研究的目标、主要内容、研究方法、基本思路和框架结构、可能的创新之处和有关概念,这些内容构成了本文的研究基础。

产业链,新型产业,城市群,冲突管理


图 3-1 城市群产业链分工(功能分工)体系(资料来源:魏后凯.大都市区新型产业分工与冲突管理——基于产业链分工的视角 [J]. 中国工业经济, 2007, 02): 28-34.)3.2.2城市群“中心—外围”产业格局理论模型本文参照张若雪(2009)的理论分析思路,假设如下: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政府干预、城市群空间功能分工与地区差距——兼论中国区域政策的有效性[J]. 赵勇,魏后凯.  管理世界. 2015(08)
[2]北京非首都功能的内涵、影响机理及其疏解思路[J]. 张可云,蔡之兵.  河北学刊. 2015(03)
[3]外部性对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的影响——以天津市为例[J]. 席强敏.  城市问题. 2014(10)
[4]基于土地出让的工业化与城镇化[J]. 雷潇雨,龚六堂.  管理世界. 2014(09)
[5]中国制造业企业集聚的行业间垂直溢出效应研究[J]. 胡翠,谢世清.  世界经济. 2014(09)
[6]生产性服务业层级分工对制造业效率提升的影响——基于长三角地区38城市的经验分析[J]. 宣烨,余泳泽.  产业经济研究. 2014(03)
[7]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的水平及效应——来自中国东部沿海地区的经验证据[J]. 陈晓峰,陈昭锋.  财贸研究. 2014(02)
[8]转轨期中国的产业集聚演化:理论回顾、研究进展及探索性思考[J]. 李世杰,胡国柳,高健.  管理世界. 2014(04)
[9]城市群内产业集聚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基于面板数据的分析[J]. 张云飞.  经济地理. 2014(01)
[10]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产业关联与协同集聚[J]. 江曼琦,席强敏.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01)

博士论文
[1]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的机理及效应:理论分析与经验求证[D]. 陈晓峰.苏州大学 2015
[2]区域一体化视角下的城市群形成机理研究[D]. 赵勇.西北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11008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ongshangguanlilunwen/311008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965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