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与伦敦铜期货市场间的联动效应研究
本文关键词:上海与伦敦铜期货市场间的联动效应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20世纪90年代我国正式开始了铜期货的交易,从那时起,中国的铜期货渐渐融入世界铜期货体系,与其他国家的铜期货市场开始出现联动效应。经过20多年的发展,上海铜期货交易所的成交量远远超过了世界铜定价中心——伦敦金属交易所,稳居全球第一。自上海期货交易所成立以来,上海铜期货的价格就与伦敦市场保持高度联动,两个市场的价格一直相互影响,其历史的正相关性达到了0.98的水平,随着上海期货交易所夜间交易的放开,上海与伦敦铜期货市场间的联动关系越发值得关注。在理论方面,运用了商品期货定价理论、无套利均衡原理、羊群效应理论以及市场微观结构理论从标的商品供求关系、跨市套利、市场波动传递的角度论证了上海与伦敦两个铜期货市场之间存在联动效应。在实证方面,引入了多元GARCH模型、误差修正模型、格兰杰因果检验以及脉冲响应函数等方法实证了上海期货交易所夜间交易开放后上海与伦敦期货市场的联动过程中的协整关系、波动溢出以及价格发现能力。主要得出以下结论:上海市场中十二个交割期限不同的合约与伦敦市场合约拟合后残差为平稳时间序列,两个市场间存在长期的协整关系;不同交割期限的合约误差修正项各不相同,各合约趋于协整关系的速度存在差异,市场之间存在套利空间;在上海与伦敦市场中,伦敦对上海的波动溢出系数显著,伦敦市场的风险传播能力较强;在同步数据的视角下,上升行情中伦敦市场具备价格发现能力的时间段数多于上海市场,下降行情中两个市场具备价格发现的时间段相同。无论是北京时间白天交易还是夜间交易,伦敦市场具备价格发现能力的时间段数均多于上海市场;当冲击来自于上海市场时,上海市场与伦敦市场的表现明显,均在第一期出现较大的反应,当冲击来自于伦敦市场时,伦敦市场的反应明显快于上海市场。主要的创新之处有:从协整关系、波动溢出与价格发现的角度实证市场间的联动效应:检验了上海市场十二个交割期限不同的合约与伦敦市场的协整关系;引入VARMA-DCC-GARCH模型实证市场间风险传递;运用同步数据检验了上海与伦敦市场在上升与下降行情中白天与夜间的价格发现能力。
【关键词】:上海金属交易所 伦敦期货交易所 铜期货 协整关系 波动溢出 价格发现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764.2;F713.35
【目录】:
- 致谢5-6
- 摘要6-7
- ABSTRACT7-11
- 第一章 绪论11-20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11-12
-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12-13
- 1.3 文献综述13-18
- 1.3.1 国外相关研究13-15
- 1.3.2 国内相关研究15-17
- 1.3.3 文献评述17-18
- 1.4 创新之处18-20
- 第二章 铜期货联动的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20-28
- 2.1 上海与伦敦铜期货市场与合约20-22
- 2.2 商品期货的联动效应22-23
- 2.3 商品期货市场联动的理论基础23-28
- 2.3.1 便利收益与库存理论23-24
- 2.3.2 无套利均衡原理24-25
- 2.3.3 羊群效应与市场传染理论25-26
- 2.3.4 市场微观结构理论26-28
- 第三章 上海与伦敦市场联动的表现与机理分析28-38
- 3.1 市场联动的现实基础28-29
- 3.2 联动过程中的表现29-31
- 3.2.1 期货价格间的长期协整关系29
- 3.2.2 期货收益间的同步波动溢出29
- 3.2.3 期货市场间的短期价格发现29-30
- 3.2.4 联动效应表现形式间的相互联系30-31
- 3.3 市场联动的机理分析31-38
- 3.3.1 现货价格引导期货价格变动31-32
- 3.3.2 跨市套利促进市场间价格联动32-34
- 3.3.3 羊群效应导致市场波动的传递34-35
- 3.3.4 市场微观结构影响期货价格发现35-38
- 第四章 上海与伦敦市场联动的实证模型38-44
- 4.1 有的模型38-42
- 4.1.1 单位根与协整检验38-39
- 4.1.2 误差修正模型39-40
- 4.1.3 BEKK-GARCH模型40
- 4.1.4 格兰杰因果与脉冲响应函数40-42
- 4.2 组合的模型42-44
- 4.2.1 VARMA-DCC-GARCH模型42
- 4.2.2 与BEKK-GARCH模型的比较42-44
- 第五章 上海与伦敦期货市场间的联动效应实证44-70
- 5.1 期货市场间的长期协整关系44-52
- 5.1.1 数据的选取及处理44-46
- 5.1.2 期货市场间的协整关系检验46-49
- 5.1.3 交割期限不同的合约误差修正的对比49-52
- 5.2 期货市场间的同步波动溢出52-55
- 5.2.1 数据的选取与处理52-53
- 5.2.2 市场间波动溢出能力对比53-55
- 5.3 期货市场间的短期价格发现55-66
- 5.3.1 数据的选取与处理55-59
- 5.3.2 最优滞后阶数的确定59-60
- 5.3.3 上升与下降行情中价格发现能力的比较60-62
- 5.3.4 上升与下降行情中市场对冲击反应的比较62-66
- 5.4 实证结果分析66-70
- 5.4.1 上海与伦敦市场长期联动关系紧密66-67
- 5.4.2 上海市场易受波动风险影响67-68
- 5.4.3 市场间短期价格发现能力存在差异68-69
- 5.4.4 市场联动过程中间存在套利空间69-70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70-73
- 6.1 主要研究结论70-71
- 6.2 研究展望71-73
- 参考文献73-77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77-79
- 学位论文数据集7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夏丹;;关于铜期货最优套期保值比率的分析[J];科教文汇(上旬刊);2007年10期
2 王政;;沪铜期货市场质量浅析[J];市场周刊(研究版);2005年12期
3 徐雪;王宁;;关于铜期货市场有效性的实证研究[J];开发研究;2014年01期
4 金永;;铜期货市场定价权分析[J];金融经济;2007年06期
5 徐长宁;;我国铜期货市场的格局演变[J];中国金属通报;2007年10期
6 韩立岩;郑葵方;;铜期货市场信息的国际传递[J];管理评论;2008年01期
7 张昭;刘亚铮;;沪铜期货价格影响因素实证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2年16期
8 顾浩;张学东;于晓娟;;沪铜期货与现货协整关系分析[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2年22期
9 俞瑶;期铜交易市场发展潜力巨大[J];有色金属工业;2002年02期
10 苑莹;庄新田;;我国沪铜期货价格的分形统计[J];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蒋祥林;阳桦;吴晓霖;;上海铜期货市场与伦敦铜期货市场互动关系演变的实证研究——基于状态转换模型[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经济·管理学科卷)[C];2008年
2 钱宏伟;吴冲锋;王铮;;SHME与LME铜期货价格联动性研究[A];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进展——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论文集(第4卷)[C];199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熊锋 官平;上期所增设华南铜期货交割库[N];中国证券报;2013年
2 证券时报记者 沈宁;上期所增设铜期货华南交割仓库[N];证券时报;2013年
3 记者 李磊;上期所首次在华南设立铜期货交割库[N];期货日报;2013年
4 见习记者 常亮;铜期货暴跌背后:融资铜模式遭考验[N];21世纪经济报道;2013年
5 汪健;铜期货市场今年牛气如何[N];中国商报;2001年
6 记者 姚备;铜期货交易量已占上期所大头[N];中国证券报;2001年
7 记者 魏梦杰 编辑 祝建华;精诚铜业 铜期货套保亏损扩大[N];上海证券报;2010年
8 记者 李磊;香港商交所拟推铜期货[N];期货日报;2012年
9 记者刘斐;人民币铜期货合约将面市[N];中国黄金报;2012年
10 姚备;规范的品种最有生命力[N];中国证券报;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桂园;国内外铜期货市场价格联动实证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5年
2 王大中;上海与伦敦铜期货市场间的联动效应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6年
3 邹书中;上海期货交易所铜期货价格形成机制的实证分析[D];中南大学;2004年
4 王盛;沪铜、伦铜期货日夜盘价格关联性研究[D];浙江大学;2015年
5 王培;沪铜期货价格运行规律及其价格风险防范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9年
6 王淑娴;沪铜期货价格相关因素的实证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7 王宁;铜期货市场有效性的实证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4年
8 孙宝;上海铜期货定价研究[D];北方工业大学;2012年
9 郭森;沪铜期货市场有效性的实证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10 赵红红;伦敦、上海铜期货与国内铜现货价格关联性的实证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上海与伦敦铜期货市场间的联动效应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2159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ongshangguanlilunwen/3215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