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产资源战略评价模型与实证研究 ——以我国煤炭资源为例
发布时间:2021-07-27 07:03
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国内矿产资源的消耗量也在迅速增加。尤其近几年,资源“瓶颈”制约经济发展的矛盾越来越突出,石油、铜、铝、镍、铁矿石等矿产资源严重短缺,直接影响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为了保障国民经济健康持续发展,必须对我国矿产资源的现状和未来重新加以认识。然而我国传统矿产资源评价仅考虑技术和经济两个因素,主要体现的是战术性评价,使得人们片面地追求矿产资源自身的价值和经济效益,没有将资源与环境、经济、社会发展密切联系起来,没有把资源的开发对环境造成破坏的损失,以及经济结构、社会效益等因素考虑进去,已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因此,揭示矿产资源与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相互作用的内在机制的矿产资源战略评价就显得尤为重要。矿产资源战略评价是指,从国家战略管理的角度,从宏观层面分析矿产资源的科学配置问题。其评价内容包括:矿产资源时空协调性与可持续性、矿产资源供给的有效性与安全性。矿产资源战略评价定位是从矿产资源时空协调角度,通过选择合理的评价模型与方法来评估矿产资源供给保障风险,提出风险控制对策,构建可持续的矿产资源供给保障体系。本文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指导方针下,建立了一...
【文章来源】:中国地质大学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19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作者简介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相关研究综述
1.2.1 矿产资源可持续性研究综述
1.2.2 矿产资源安全性研究综述
§1.3 本研究框架、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1.3.1 本文框架
1.3.2 本文研究方法
1.3.3 本文所作的贡献与创新点
第二章 矿产资源战略评价的理论基础
§2.1 自然资源与经济增长理论
§2.2 矿产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理论
2.2.1 基于科学发展观的矿产资源系统协调发展模式
2.2.2 矿产资源系统协调优化配置模型
2.2.3 候太龄定律与矿产资源最优耗竭模型
§2.3 风险管理理论
2.3.1 风险的定义及其分类
2.3.2 风险的本质与风险源
2.3.3 风险管理的内涵与目标
§2.4 系统理论
2.4.1 系统原理与矿产资源战略评价
2.4.2 矿产资源战略评价的系统分析方法
§2.5 协同学理论
第三章 矿产资源战略评价模型
§3.1 矿产资源战略评价的内涵
3.1.1 矿产资源与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相互关系的内在机制
3.1.2 矿产资源可持续发展政策倾向
3.1.3 制定矿产资源可持续利用方针的目标与手段
§3.2 矿产资源战略评价模型
3.2.1 矿产资源战略评价模型的构成
3.2.2 矿产资源战略评价模型的特征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我国煤炭资源时空演变综合评价
§4.1 煤炭资源时空演变的概念和评价指标
4.1.1 煤炭资源时空演变的概念
4.1.2 煤炭资源时空演变的评价指标
§4.2 我国煤炭资源时空演变的时间过程评价
4.2.1 总量变化过程
4.2.2 均量变化过程
§4.3 我国煤炭资源时空演变的空间过程评价
4.3.1 空间过程动力
4.3.2 空间过程
§4.4 我国煤炭资源时空演变时间过程与空间过程的关系
§4.5 我国煤炭资源时空协调的支撑体系建设
4.5.1 煤炭运输体系发展
4.5.2 区域之间利益协调
4.5.3 煤炭价格市场形成机制建设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我国煤炭资源供给保障风险评估
§5.1 煤炭资源保障风险概念与相关因子识别
5.1.1 煤炭资源保障风险概念
5.1.2 煤炭资源保障风险相关因子的识别
§5.2 煤炭资源保障风险分类与分级
5.2.1 分类与分级的原则
5.2.2 煤炭资源保障风险分类
5.2.3 煤炭资源保障风险分级
§5.3 煤炭资源保障风险综合评估指标体系
5.3.1 煤炭资源保障风险综合评估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
5.3.2 指标体系的层次结构
5.3.3 指标的计算方法
5.3.4 指标的归一化处理
5.3.5 权重选择
§5.4 煤炭资源保障风险的综合评估模型
5.4.1 评估模型的选择
5.4.2 风险综合评价分级
§5.5 我国煤炭资源保障态势分析与风险测度
5.5.1 我国煤炭资源保障态势
5.5.2 我国煤炭资源保障风险测度数据来源与计算结果
5.5.3 应对我国煤炭资源保障风险的对策建议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我国煤炭资源环境影响评价
§6.1 煤炭资源开发利用的环境问题
6.1.1 煤炭资源开发利用产生环境污染物
6.1.2 煤炭资源开发利用造成的生态环境破坏
§6.2 我国煤炭资源消费与大气污染的回归分析
6.2.1 数据来源与平稳性检验
6.2.2 回归分析结果
§6.3 煤炭资源开发利用的环境成本
6.3.1 煤炭资源开发利用的环境成本
6.3.2 煤炭环境成本管理
6.3.3 煤炭环境成本管理的目标
6.3.4 完善煤炭环境成本管理的对策
§6.4 我国煤炭资源环境影响评价的结论与政策建议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7.1 全文总结
§7.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本文编号:3305333
【文章来源】:中国地质大学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19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作者简介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相关研究综述
1.2.1 矿产资源可持续性研究综述
1.2.2 矿产资源安全性研究综述
§1.3 本研究框架、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1.3.1 本文框架
1.3.2 本文研究方法
1.3.3 本文所作的贡献与创新点
第二章 矿产资源战略评价的理论基础
§2.1 自然资源与经济增长理论
§2.2 矿产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理论
2.2.1 基于科学发展观的矿产资源系统协调发展模式
2.2.2 矿产资源系统协调优化配置模型
2.2.3 候太龄定律与矿产资源最优耗竭模型
§2.3 风险管理理论
2.3.1 风险的定义及其分类
2.3.2 风险的本质与风险源
2.3.3 风险管理的内涵与目标
§2.4 系统理论
2.4.1 系统原理与矿产资源战略评价
2.4.2 矿产资源战略评价的系统分析方法
§2.5 协同学理论
第三章 矿产资源战略评价模型
§3.1 矿产资源战略评价的内涵
3.1.1 矿产资源与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相互关系的内在机制
3.1.2 矿产资源可持续发展政策倾向
3.1.3 制定矿产资源可持续利用方针的目标与手段
§3.2 矿产资源战略评价模型
3.2.1 矿产资源战略评价模型的构成
3.2.2 矿产资源战略评价模型的特征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我国煤炭资源时空演变综合评价
§4.1 煤炭资源时空演变的概念和评价指标
4.1.1 煤炭资源时空演变的概念
4.1.2 煤炭资源时空演变的评价指标
§4.2 我国煤炭资源时空演变的时间过程评价
4.2.1 总量变化过程
4.2.2 均量变化过程
§4.3 我国煤炭资源时空演变的空间过程评价
4.3.1 空间过程动力
4.3.2 空间过程
§4.4 我国煤炭资源时空演变时间过程与空间过程的关系
§4.5 我国煤炭资源时空协调的支撑体系建设
4.5.1 煤炭运输体系发展
4.5.2 区域之间利益协调
4.5.3 煤炭价格市场形成机制建设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我国煤炭资源供给保障风险评估
§5.1 煤炭资源保障风险概念与相关因子识别
5.1.1 煤炭资源保障风险概念
5.1.2 煤炭资源保障风险相关因子的识别
§5.2 煤炭资源保障风险分类与分级
5.2.1 分类与分级的原则
5.2.2 煤炭资源保障风险分类
5.2.3 煤炭资源保障风险分级
§5.3 煤炭资源保障风险综合评估指标体系
5.3.1 煤炭资源保障风险综合评估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
5.3.2 指标体系的层次结构
5.3.3 指标的计算方法
5.3.4 指标的归一化处理
5.3.5 权重选择
§5.4 煤炭资源保障风险的综合评估模型
5.4.1 评估模型的选择
5.4.2 风险综合评价分级
§5.5 我国煤炭资源保障态势分析与风险测度
5.5.1 我国煤炭资源保障态势
5.5.2 我国煤炭资源保障风险测度数据来源与计算结果
5.5.3 应对我国煤炭资源保障风险的对策建议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我国煤炭资源环境影响评价
§6.1 煤炭资源开发利用的环境问题
6.1.1 煤炭资源开发利用产生环境污染物
6.1.2 煤炭资源开发利用造成的生态环境破坏
§6.2 我国煤炭资源消费与大气污染的回归分析
6.2.1 数据来源与平稳性检验
6.2.2 回归分析结果
§6.3 煤炭资源开发利用的环境成本
6.3.1 煤炭资源开发利用的环境成本
6.3.2 煤炭环境成本管理
6.3.3 煤炭环境成本管理的目标
6.3.4 完善煤炭环境成本管理的对策
§6.4 我国煤炭资源环境影响评价的结论与政策建议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7.1 全文总结
§7.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本文编号:330533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ongshangguanlilunwen/33053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