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信贷论文 >

影响商业银行表外业务风险监控强度的因素及相关政策探究

发布时间:2017-10-15 02:03

  本文关键词:影响商业银行表外业务风险监控强度的因素及相关政策探究


  更多相关文章: 表外业务 风险监控 宏观政策 存款保险制度 社会福利


【摘要】:构建理论模型分析了影响商业银行表外业务风险监控强度的微观因素,以及央行宏观政策对商业银行决策的纯策略纳什均衡和社会福利的影响。分析表明,商业银行风险监控部门的质量、存贷款利率差和投资者是否具有理性预期是影响银行决策的微观因素;宏观政策方面,央行可能面临"监管困境",即央行选择在银行违约时进行援助、建立存款保险制度、选择在银行违约时不援助三种政策将使商业银行的决策达到最优均衡的难度依次增大,但是社会福利也依次增大。
【作者单位】: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经济与管理研究院;
【关键词】表外业务 风险监控 宏观政策 存款保险制度 社会福利
【分类号】:F832.2
【正文快照】: 一、引言影子银行系统的概念由美国太平洋投资管理公司执行董事麦卡利首次提出并被广泛采用,又称为平行银行系统。巴曙松(2009)[1]认为,影子银行的高杠杆性使得金融体系十分脆弱,并成为2008年金融危机的重要因素,因此影子银行需要监管;肖钢在2012年天津达沃斯论坛上也表示“影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易宪容;;美国次贷危机的信用扩张过度的金融分析[J];国际金融研究;2009年12期

2 李建军;田光宁;;影子银行体系监管改革的顶层设计问题探析[J];宏观经济研究;2011年08期

3 何德旭;郑联盛;;影子银行体系与金融体系稳定性[J];经济管理;2009年11期

4 刘文雯;高平;;“影子银行体系”的崩塌对中国信托业发展的启示[J];上海金融;2010年07期

5 巴曙松;;加强对影子银行系统的监管[J];中国金融;2009年1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云峰;;后危机时代我国金融创新监管的法律因应之道——以美国次贷危机为视点[J];北方法学;2011年04期

2 李超;;国际金融危机动态演进路径分析[J];商业研究;2010年10期

3 刘骅;卢亚娟;;金融机构非系统性风险集成评价与监测研究——后危机时代的新思考[J];财贸经济;2012年02期

4 黄梅波;范修礼;;金融监管模式的国际比较:五国案例分析[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12期

5 石巧荣;;基于SPV制度缺陷看次贷危机后金融信用制度的重建[J];南方金融;2010年09期

6 肖崎;;金融体系的变革与系统性风险的累积[J];国际金融研究;2010年08期

7 陈剑;张晓龙;;影子银行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基于2000—2011年季度数据的实证分析[J];财经问题研究;2012年08期

8 许华伟;;影子银行体系最新发展趋势及监管启示[J];管理现代化;2012年04期

9 刘希;;影子银行文献综述[J];经营管理者;2012年18期

10 毛泽盛;万亚兰;;中国影子银行与银行体系稳定性阈值效应研究[J];国际金融研究;2012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尚玮;;影子银行风险防范与法律规制研究[A];金融法学家(第四辑)[C];2012年

2 李真;;“中国式影子银行”:体系、风险与法律监管路径[A];金融法学家(第五辑)[C];2013年

3 岳彩申;张晓东;;风险与安全的重新平衡:银行法律制度的新走向[A];金融法学家(第一辑)[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玄;资产证券化的风险及其防范[D];南京大学;2011年

2 张光华;美国次贷危机研究—基于信息经济学的思考[D];吉林大学;2011年

3 王建红;金融危机的信用机制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4 吴云峰;金融创新监管法律问题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5 赖娟;我国金融系统性风险及其防范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1年

6 胡俊;我国房地产金融风险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7 张颖;中国信托业发展及监管体系构建[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8 吴云峰;金融创新监管法律问题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9 徐景;美国金融结构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10 侯太领;监管资本套利法律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娜;论次贷危机后美国金融监管体制改革对我国的启示[D];安徽大学;2010年

2 胡晗;影子银行系统助推次贷危机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3 郑阳;影子银行监管模式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1年

4 徐科越;影子银行:概念、特征与监管框架研究[D];中央财经大学;2012年

5 刘怡伶;我国资产证券化特殊目的机构法律制度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6 王茜;影子银行体系风险监管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1年

7 马先先;影子银行对中小企业融资影响的研究[D];安徽大学;2011年

8 吕明;后金融危机时代美国投资银行经营模式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9 张黎黎;宏观审慎框架下的银行业逆周期监管策略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10 齐淼;中美影子银行体系的运行机制、监管及比较[D];复旦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丹尼尔·E·诺利;齐t,

本文编号:103443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bankxd/103443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eb9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