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政策与房地产企业现金持有水平变化的实证
本文关键词:货币政策与房地产企业现金持有水平变化的实证 出处:《统计与决策》2011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货币政策 房地产企业 经营活动产现金流量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
【摘要】:文章利用中国人民银行网站上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公布的"货币政策偏紧指数",研究了货币政策对房地产上市公司现金持有水平的影响。发现房地产上市公司都是高成长性企业,房地产上市公司的现金持有水平随着货币政策紧缩程度的变化而变化,当货币政策偏紧时,房地产上市公司会提高现有持有水平,提高现金持有水平的方式是提高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为了验证结论,文章也利用"货币政策偏松指数"进行了研究,得到的结论与上完全对应,即货币政策偏松时,房地产上市公司会降低现金持有水平,但房地产上市公司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和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会增加,也就是在外部融资容易时,房地产企业会加大投资开发。
[Abstract]:The article makes use of the monetary policy tightening index published in the monetary policy implementation report published on the website of the people's Bank of China. The paper studies the influence of monetary policy on the cash holding level of real estate listed companies and finds that real estate listed companies are all high growth enterprises. The cash holding level of real estate listed companies changes with the change of monetary policy tightening degree. When monetary policy is tight, real estate listed companies will improve their existing holding level. The way to improve the cash holding level is to increase the cash flow generated by the business activities. In order to verify the conclusion, the paper also uses the "loose monetary policy index" to carry on the research, and the conclusion is completely corresponding to the above conclusion. That is, when monetary policy is loose, real estate listed companies will reduce the level of cash holdings, but the real estate listed companies' cash flow generated by investment activities and fund-raising activities will increase. That is, when external financing is easy, real estate companies will increase investment and development.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安徽工业大学经济学院;
【基金】: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点项目(AHSK07-08D60)
【分类号】:F822.0;F293.3
【正文快照】: 0引言长期以来,货币政策在房地产市场的传导机制受到国内外学术界广泛的关注。一方面房地产行业是资金密集型产业,从投资到销售都离不开金融的支持,货币当局的政策变化会通过供给和需求双重层面传导到房地产价格;另一方面房地产市场的不稳定性是常态,上个世纪日本和台湾的经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王维安;贺聪;;房地产价格与通货膨胀预期[J];财经研究;2005年1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朝平;“中国之迷”再讨论[J];南开经济研究;2004年03期
2 吴兴敏,李军;资产价格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分析[J];成都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3 熊鹭,郝联峰;中国股票市场的内生性与外生性[J];财经科学;2003年06期
4 陆蓉;资本市场的发展对货币政策的影响[J];财经研究;2002年12期
5 王维安,贺聪;房地产价格与货币供求:经验事实和理论假说[J];财经研究;2005年05期
6 曾秋根;央行票据对冲外汇占款的成本、经济后果分析——兼评冲销干预的可持续性[J];财经研究;2005年05期
7 封北麟;王贵民;;金融状况指数FCI与货币政策反应函数经验研究[J];财经研究;2006年12期
8 崔畅;;货币政策工具对资产价格动态冲击的识别检验[J];财经研究;2007年07期
9 范恒森;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国际经验及启示[J];财贸经济;2002年08期
10 焦瑾璞;银行体系和股票市场对货币政策的影响[J];财贸经济;2002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王维安;贺聪;;房地产价格与货币供求:经验事实和理论假说[A];中国金融学会第八届优秀论文评选获奖论文集[C];2005年
2 吕江林;;我国的货币政策是否应对股价变动做出反应?[A];中国金融学会第八届优秀论文评选获奖论文集[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唐建伟;资产价格波动与宏观经济稳定[D];复旦大学;2004年
2 肖才林;股票市场发展对货币政策的影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3 吴建环;论货币政策对高科技上市公司投资的影响[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4 金戈;经济转轨中的资本市场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D];浙江大学;2002年
5 吴忠群;资本市场定价效率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6 周英章;转型期中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及其提升途径[D];浙江大学;2002年
7 黄广明;资产价格泡沫与货币政策理论的发展[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8 雷明国;通货膨胀、股票收益与货币政策[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9 宋剑斌;资产价格泡沫与经济增长[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10 董直庆;对股票价格的经济学分析——兼论我国股市特性[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郝丹;我国货币政策股市传导渠道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5年
2 董蓓;房地产市场的宏观调控及制度建设[D];西南财经大学;2007年
3 王国卫;资产价格波动与货币政策效应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4 史晨昱;论中国股票市场对货币政策的影响及对策[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2年
5 杜德斌;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分析[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6 李健;论我国货币政策的资本市场传导机制[D];西南财经大学;2003年
7 张海燕;我国货币政策的股票市场传导研究[D];安徽大学;2003年
8 孙勇;货币政策与股票价格波动关系的实证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3年
9 余元全;股票市场发展对我国货币政策的影响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
10 刘淑慧;构建我国畅通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D];四川大学;200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王维安,贺聪;房地产价格与货币供求:经验事实和理论假说[J];财经研究;2005年05期
2 辛宇;徐莉萍;;公司治理机制与超额现金持有水平[J];管理世界;2006年05期
3 易纲,王召;货币政策与金融资产价格[J];经济研究;2002年03期
4 周英章,蒋振声;货币渠道、信用渠道与货币政策有效性——中国1993-2001年的实证分析和政策含义[J];金融研究;2002年09期
5 盛朝晖;;中国货币政策传导渠道效应分析:1994-2004[J];金融研究;2006年07期
6 彭桃英;周伟;;中国上市公司高额现金持有动因研究——代理理论抑或权衡理论[J];会计研究;2006年05期
7 余元全;股票市场影响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实证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4年03期
8 王维安,贺聪;基于价格领导模型的房地产区域风险扩散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5年0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月山;;江苏省海协会举行第三次房地产企业沙龙活动[J];华人时刊;2011年05期
2 曾旭辉;;区域性中小房地产企业如何应对全国性大型房地产企业的竞争[J];改革与开放;2011年15期
3 陈国强;;房地产企业的经营模式和盈利模式将发生深刻变化[J];青岛画报;2011年09期
4 钟庭军;;当前房地产调控的难点和切入点[J];中国房地产;2011年03期
5 陈淮;;践行社会责任打造房企品牌[J];青岛画报;2011年08期
6 孙继伟;;房地产企业全面预算管理问题的探讨[J];中华建设;2011年06期
7 王根兴;余茂辉;;宏观调控新政下房地产中小企业融资策略[J];中外企业家;2011年12期
8 丁宁;;房价调控目标首次与收入挂钩 国务院派出8个督查组,对16个省市开展调控措施专项督查[J];商品与质量;2011年17期
9 王士荣;;2011中国房地产企业内刊主编年会落幕[J];中国房地产金融;2011年06期
10 谢进;;浅谈中国房地产企业结构与发展趋势[J];金融经济;2005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国良;曲国库;;我国宏观经济调控的手段和效果研究[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下册)[C];1999年
2 刘莉亚;;不同经济背景下货币政策对股票市场影响差异化的实证研究[A];上海市经济学会学术年刊(2010)[C];2010年
3 朱孟楠;严佳佳;;货币替代对货币政策运行的影响分析[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曹永琴;;贫困是非对称货币政策的副产品吗?——理论及基于中国1952—2006的实证检验[A];上海市经济学会学术年刊(2007)[C];2008年
5 朱庆;;利率变动与我国居民消费行为[A];征信:加强信用体系建设 优化金融生态环境——首届齐鲁金融论坛论文集[C];2006年
6 庄佳强;;中国货币政策对产出影响的实证分析[A];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第十四次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文集[C];2006年
7 徐俊武;罗毅丹;;过剩产能能否抑制通货膨胀?——基于包含随机波动的TVP模型考察[A];2009年全国博士生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8 邱崇明;张亦春;牟敦国;;资产替代与货币政策[A];中国金融学会第八届优秀论文评选获奖论文集[C];2005年
9 方显仓;;金融创新对货币政策利率与信用渠道传导的影响——兼论我国频繁使用准备金工具的原因[A];上海市经济学会学术年刊(2007)[C];2008年
10 陆磊;;非均衡博弈、央行的微观独立性与最优金融稳定政策[A];中国金融学会第八届优秀论文评选获奖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任晓;宽松的货币政策 火热的房地产市场[N];中国信息报;2009年
2 顾巍 邓鹏;广州16家房地产企业缴纳地税过亿元[N];中国税务报;2009年
3 周刊记者 邵帅;新疆房地产进入品牌制胜时代[N];新疆日报(汉);2011年
4 记者 熊欣;秦虹力挺“新型金融业态”投资房地产[N];证券日报;2011年
5 朱以师;楼市再度来到敏感期 货币政策谨慎微调[N];经济视点报;2009年
6 商报记者 赖大臣;货币政策下支持的楼市不可靠[N];北京商报;2009年
7 记者 徐思佳;央行五项举措落实适度宽松货币政策[N];中华工商时报;2008年
8 记者 李彦伶;“金融国九条”:为宽松货币政策保驾护航[N];各界导报;2008年
9 记者 谷秀军;货币政策继续适度宽松 经济发展长期趋势未变[N];金融时报;2009年
10 何莉 见习记者 王环威;我市房地产企业再获5.07亿元贷款支持[N];丹东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卢佳;贸易信贷在中国货币政策传导中的作用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2 江武成;货币政策与中国经济发展——以中国通货紧缩时期为例的实证分析[D];南京农业大学;2004年
3 苏瑜;资产价格波动与货币政策[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4 张龙;我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及其配合效应分析[D];西北大学;2010年
5 李奕滨;我国货币政策效果评价理论与实证分析[D];同济大学;2007年
6 贺庆春;中国货币错配问题研究[D];暨南大学;2007年
7 庄佳;美国货币政策对中国产出溢出效应的实证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8 肖崎;金融资产膨胀下货币政策的困境和对策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9 郭红兵;我国基准收益率曲线的构建及其货币政策关联性研究[D];暨南大学;2008年
10 曾华珑;我国货币政策与房地产价格的互动关系及其实证研究[D];湖南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都普;某房地产开发投资可行性分析[D];西安理工大学;2010年
2 朱远;合肥中小房地产企业发展对策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3 周变玲;YC公司翰林苑项目分析[D];郑州大学;2010年
4 李超;房地产企业的开发研究及竞争风险分析[D];武汉理工大学;2002年
5 申智;面向房地产企业的客户关系管理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5年
6 袁文;房地产企业品牌创建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6年
7 朱永明;基于全生命周期理论的房地产项目成本管理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8 崔彦霞;KAF房地产公司成本管控的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9 王雪莲;论房地产企业的名牌战略[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10 宋志勇;客户关系管理(CRM)及其在房地产企业中的应用研究[D];重庆大学;2001年
,本文编号:142241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bankxd/14224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