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基金公司治理制度的反思与创新
本文关键词: 基金公司治理 反思 创新 出处:《学术交流》2011年10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我国基金公司治理是制度创新的产物,充分融合信托法、金融法和公司法多维特质,呈现出与众不同特征。这在促进行业繁荣发展的同时,也与信托法等产生了一系列冲突,值得反思。基金行业发展历程表明,基金公司股东门槛较高,股权结构不合理,也不稳定,深刻影响着公司治理。在法规冲突视角下,基金公司治理中股东和持有人利益目标不一致,双方风险责任不对等,当事人失衡不当。同时,基金公司治理还存在着独立董事双重性、督察长制度定位冲突和弱化监事会等问题,亟待解决。为发展基金行业,必须创新制度安排,设想途径包括优化股权政策、引进公司制基金和基金管理权交易市场、推进基权激励机制、引入治理评级体系等等。
[Abstract]:The governance of fund companies in our country is the product of institutional innovation, which fully integrates the multi-dimensional characteristics of trust law, financial law and company law, showing distinctive characteristics, which promote the prosperity and development of the industry at the same time. The development of fund industry shows that the stockholders' threshold is high, the ownership structure is unreasonable, and the equity structure is not stable. Deep impact on corporate governance. In the perspective of conflict of laws and regulations, the interests of shareholders and holders in the governance of fund companies are not consistent, the risk responsibilities of both parties are not equal, and the parties are out of balance. At the same time. The governance of the fund company also has the duality of independent directors, the conflicts of the inspector's system and the weakening of the board of supervisors, and so on, which need to be solved urgently. In order to develop the fund industry, it is necessary to innovate the institutional arrangements. The proposed approaches include optimizing equity policy, introducing corporate fund and fund management trading market, promoting the incentive mechanism of basic right, introducing governance rating system, and so on.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分类号】:D922.291.91;F832.3
【正文快照】: 公司治理,泛指管理层对股东和利益相关者负责的一系列的制度安排和商业实践[1]。一直以来,公司治理就属于热门研究课题,研究范式也历经多次变迁,但基金公司的治理及相关制度却鲜见讨论。实务中,我国很多人将基金公司治理混同于基金治理,其实这是一个误区。基金公司治理是股东
【共引文献】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徐鹏程;我国商业银行综合经营趋势下的金融监管研究[D];西北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李世刚;跨境上市信息披露问题的法律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07年
2 李世刚;跨境多市场上市信息披露问题的法律研究[D];华东政法学院;2007年
3 杜珂;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治理结构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郑红亮,王凤彬;中国公司治理结构改革研究:一个理论综述[J];管理世界;2000年03期
2 姚伟,黄卓,郭磊;公司治理理论前沿综述[J];经济研究;2003年05期
3 冯根福;双重委托代理理论:上市公司治理的另一种分析框架——兼论进一步完善中国上市公司治理的新思路[J];经济研究;2004年1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曾竹;;经济法的法观念反思——以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为分析背景[J];中共贵州省委党校学报;2011年01期
2 丁琳;;以媒体的法律责任为视角反思虚假广告[J];当代经济(下半月);2008年06期
3 张红君,黄红艳;对我国上市公司实行独立董事制度的反思[J];宿州师专学报;2003年04期
4 吴鹃;;一人公司最低注册资本制度之反思[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5 李泉;李振华;;对我国《公司法》“公司社会责任条款”的反思与修正[J];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6 刘次邦;李鹏;;对我国税务稽查法律制度变迁的几点反思[J];税务研究;2007年01期
7 刘海军;;论破产管理人的监督机制[J];科教文汇(中旬刊);2007年11期
8 邹开亮;;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立法的反思与重构[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01期
9 蔡磊;;经济危机背景下宏观调控法的反思[J];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2009年05期
10 王爱明;夏莉;;经济法教学方法的反思[J];科技信息(学术版);2006年11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吴敏;中国金融法律:反思与更新[N];金融时报;200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杨福林;我国近代破产法立法研究(1906年-1935年)[D];复旦大学;2009年
2 王蕾;论当代中国个人所得税法演变及其反思[D];华东政法学院;2007年
3 董欢;论我国上市公司现行监事会制度之改造[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4 王会军;对我国公司法无视公司人格制度的反思[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5 宋姗;试论对我国商业秘密保护制度的完善[D];吉林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46169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bankxd/14616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