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信贷论文 >

后危机时代我国通货膨胀的成因——基于月度数据的实证分析

发布时间:2018-03-28 07:01

  本文选题:通货膨胀 切入点:中国 出处:《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摘要】:金融危机过后,在前期宽松政策的刺激之下,我国呈现出高增长、高通胀的局面。针对这一状况,通过选取月度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的结果表明:通胀预期(可以用CPI滞后项来表示)对CPI的影响是非常明显的;大宗商品价格指数是CPI的增长原因,但对CPI的影响是不显著的;M2的月度数据对CPI并没有做出很好的反应;外汇储备的增加成为近年来影响通胀的显著性因素。基于上述分析结果,管理当局应从各影响变量的传导机制出发,调控其传导环节的影响因素,只有这样,宏观政策才能达到抑制通胀的应有效果。
[Abstract]:After the financial crisis, under the stimulus of the early easing policies, our country presented a situation of high growth and high inflation. In view of this situation, By selecting monthly data for empirical analysi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impact of inflation expectations (which can be expressed as CPI lag terms) on CPI is very obvious, and the commodity price index is the reason for the growth of CPI. However, the monthly data of M _ 2, which has little effect on CPI, do not respond well to the CPI; the increase in foreign exchange reserves has become a significant factor affecting inflation in recent years. The management should proceed from the transmission mechanism of each influence variable, adjust and control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its transmission link, only in this way, the macroscopic policy can achieve the due effect of restraining inflation.
【作者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金融与统计学院;华东师范大学国际金融与风险管理研究中心;
【分类号】:F822.5;F2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任栋;周惠彬;;中国通货膨胀的影响因素及其误差修正模型[J];商场现代化;2005年29期

2 朱慧明,张钰;基于ECM模型的货币供给量与通货膨胀关系研究[J];管理科学;2005年05期

3 李友普;刘思峰;;从价格传导机制看我国通货膨胀测度问题[J];价格理论与实践;2006年01期

4 李力;杨柳;;对1996-2005年间我国通货膨胀成因的实证研究[J];理论月刊;2006年01期

5 周卫辉;;关于我国通货膨胀诱因的实证研究[J];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6 刘霖,靳云汇;货币供应、通货膨胀与中国经济增长——基于协整的实证分析[J];统计研究;2005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邹健;秦伟良;;股票即时价格与期货价格关系的实证研究[J];安徽工程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1期

2 赵丽芬;李玉山;;我国财政货币政策作用关系实证研究——基于VAR模型的检验分析[J];财经研究;2006年02期

3 陈享光;刘霄;;2005年我国宏观经济学研究的最新进展[J];当代经济管理;2006年06期

4 朱慧明,张钰;基于ECM模型的货币供给量与通货膨胀关系研究[J];管理科学;2005年05期

5 刘玉红;高铁梅;;中国动态货币政策乘数和总需求曲线分析[J];金融研究;2006年12期

6 丁军军;朱建平;;我国货币供应量、GDP增长与通货膨胀的发展变化关系[J];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06年08期

7 刘玉红;高铁梅;陶艺;;中国转轨时期宏观经济政策传导机制及政策效应的模拟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6年03期

8 刘军;;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有效性的实证研究[J];统计与信息论坛;2006年05期

9 温孝卿;论推动科技进步与促进经济增长的互动关系[J];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学院学报;2000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窦祥胜;国际资本流动与宏观经济运行分析[D];厦门大学;2001年

2 管同伟;中国资本市场的非均衡分析[D];西南财经大学;2000年

3 艾慧;中国当代通货膨胀理论研究(1979-1996)[D];复旦大学;2005年

4 何平平;我国医疗支出增长因素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07年

5 何筱微;我国通货膨胀过程形成机制和作用机制的计量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吕荣杰;河北省支柱产业调整和增长方式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02年

2 杨余;中国货币政策与产出关系的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6年

3 周丽晖;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有关问题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6年

4 陶艺;中国宏观经济政策传导机制及政策效应的模拟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05年

5 詹秉;物价变动、货币政策与上市公司绩效的实证研究[D];西南大学;2006年

6 任晓琳;美元对日元汇率走势评价模型[D];山东大学;2006年

7 王静;中国利率走势分析模型[D];山东大学;2006年

8 邓婷;我国输入型通货膨胀形成机理与实证分析[D];湖南大学;2006年

9 谢爽;商业银行信贷对宏观经济影响的实证分析[D];吉林大学;2007年

10 南兰;我国物价周期波动的实证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06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颖;中国货币供求与价格水平变动关系的计量分析[J];商业研究;2005年03期

2 朱慧明,张钰;基于ECM模型的货币供给量与通货膨胀关系研究[J];管理科学;2005年05期

3 杜鹏;对价格传导机制变异的解析[J];价格理论与实践;2004年11期

4 “中国能源发展战略与政策研究报告”课题组;中国能源发展战略与政策研究报告(上)[J];经济研究参考;2004年83期

5 周锦林;关于我国货币“中性”问题的实证研究[J];经济科学;2002年01期

6 易纲;中国的货币供求与通货膨胀[J];经济研究;1995年05期

7 王少平,李子奈;我国货币需求的协整分析及其货币政策建议[J];经济研究;2004年07期

8 刘金全,刘志强;中国货币政策非中性——货币—产出的因果关系和影响关系检验[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2年04期

9 刘金全,陈广华,顾洪梅;我国通货膨胀名义成因和实际成因的检验分析[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4年05期

10 陆军,舒元;长期货币中性:理论及其中国的实证[J];金融研究;2002年0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慧君;;低碳经济下的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研究[J];学理论;2011年16期

2 许晓敏;;中国可再生能源发电产业现状与前景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1年13期

3 高明洁;;关于中国循环经济发展现状的思考[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4 邢瑞华;;试析《中国标准书号》新旧版本的主要差异[J];中国标准导报;2008年11期

5 金南顺;范肇洲;;中美公平就业状况比较研究[J];社会科学战线;2011年06期

6 杜姗;;中国城镇化发展中的问题研究[J];中国证券期货;2011年06期

7 宋思瑶;;浅析REITs在我国住房保障建设的运用[J];东方企业文化;2011年14期

8 赵亮;;18世纪中国的生态政策与生态经济[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24期

9 丁俊发;;中国流通业的变革与发展[J];中国流通经济;2011年06期

10 徐羽;宋健;;美国城市化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东方企业文化;2011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潘伟娜;;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空间分布发展变化研究[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朱蓓;肖军;;生态工业园发展综述[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卷)[C];2006年

3 邵瑶春;;论中国市场营销伦理建设[A];中国市场营销创新与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4 钟书华;;中国生态工业园区建设的政策支撑体系构建[A];现代地理科学与贵州社会经济[C];2009年

5 徐美;刘春腊;;低碳乡村及其建设构想[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6 励建荣;邓少平;顾振宇;韩剑众;傅玉颖;;对我国“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教学模式的思考和实践[A];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创新型国家——2006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C];2006年

7 苏飞;张平宇;;中国能源安全脆弱性分析[A];地理学与生态文明建设——中国地理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8 吴康;方创琳;;建国60年来中国小城镇的发展历程与新态势[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9 陈成忠;林振山;;中国1953-2006年能源足迹增长的多尺度分析和因子分析[A];中国地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10 汪明峰;;互联网与城市地理学:中国案例与研究进展[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勇;我国生态效率型组织发展的研究[D];新疆大学;2006年

2 王兰芬;中国城市基础设施市场化融资方式的经济学分析[D];山东大学;2006年

3 姚星;我国循环经济建设进程中绿色技术创新研究[D];新疆大学;2008年

4 王浩;跨国公司地区总部与东道国城市互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5 谢玉先;中国信息化与经济增长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6 胡立法;FDI和经济增长:国内金融市场的作用[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7 朱远;中国提高资源生产率的适宜模式与推进策略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8 熊方军;我国房地产市场分类宏观调控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8年

9 刘艳军;我国产业结构演变的城市化响应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10 苏方林;中国R&D与经济增长的空间统计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付娟;转型期中国政府经济职能的重塑[D];西北工业大学;2006年

2 史晓磊;我国城镇非正规就业研究[D];暨南大学;2005年

3 冯晓莉;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地区收入差距影响的研究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4 张银银;中国与东盟中间产品贸易发展研究[D];广西大学;2008年

5 叶雷;转型时期行业协会的角色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6 马维斌;以委托代理为中心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7 文海旭;基于集群理论的中国物流产业发展战略[D];武汉大学;2005年

8 杨清平;中国分时度假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8年

9 石罡明;中国与新加坡住房公积金制度比较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07年

10 门立彦;欧盟统一劳动力市场分析[D];吉林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67524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bankxd/167524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2ce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