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信贷论文 >

县域农村金融市场结构与农村信用社绩效关系检验——基于GMM动态面板模型

发布时间:2018-03-28 07:40

  本文选题:农村金融 切入点:市场结构 出处:《中国农村经济》2011年08期


【摘要】:本文借鉴产业组织理论的分析范式,以江苏省37家农村信用社2000~2009年的数据为样本,运用GMM动态面板模型对农村金融市场开放条件下县域农村金融市场结构与农村信用社经营绩效的关系进行了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在降低市场准入限制的条件下,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县域农村金融市场结构的变化是有差异的;样本农村信用社的经营效率对其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农村金融市场结构与农村信用社绩效无关。上述结论支持了有效结构假说,即经营效率促进了农村信用社经营绩效的提高,进而引起农村信用社市场份额和农村金融市场集中度的变化。开放农村金融市场使得农村金融市场结构从政策主导下的外生变量逐步转变为由市场因素所决定的内生变量。
[Abstract]:Based on the analysis paradigm of industrial organization theory, this paper takes the data of 37 rural credit cooperatives in Jiangsu Province from 2000 to 2009 as samples. GMM dynamic panel model is used to tes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tructure of county rural financial market and the performance of rural credit cooperatives under the condition of opening rural financial market. The results show that under the condition of reducing the restriction of market acces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tructure of rural financial market and the performance of rural credit cooperatives is tested. There are differences in the structure of rural financial market at different level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the operating efficiency of the sample rural credit cooperatives has a significant positive impact on their performance. The structure of rural financial market has nothing to do with the performance of rural credit cooperatives. The opening of rural financial market makes the structure of rural financial market gradually change from the exogenous variable under the guidance of policy to the endogenous variable determined by market factors.
【作者单位】: 南京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农村区域金融发展——基于苏皖两省县域经济的实证研究”(编号:70973055) 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地重大项目“县域农村金融市场结构与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研究”(编号:2010JDXM019) 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基于县域经济差异视角的农村金融市场结构与效率问题研究”(编号:10YJC790092) 南京农业大学农林经济管理学科建设经费项目“江苏省农村金融市场结构与绩效关系研究”(编号:JGNL200904)的资助
【分类号】:F224;F832.3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周立;;农村金融市场四大问题及其演化逻辑[J];财贸经济;2007年02期

2 谢平;中国农村信用合作社体制改革的争论[J];金融研究;2001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年生;;对农村信用社支农问题的一些探讨[J];安防科技;2006年01期

2 谢云,赵长勇;欠发达地区农村信用社发展的制度环境优化[J];安徽农业科学;2005年08期

3 曲世林,罗守贵,欧阳令南;关于完善农村金融服务的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5年08期

4 储汪林,刘俊昌;我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初探[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5 贾婕,虞慧晖;对我国农村金融问题的现实思考[J];商业研究;2004年05期

6 严谷军;经济发达地区农村信用社的体制创新——基于金融需求视角的分析[J];商业研究;2004年17期

7 殷孟波,翁舟杰;从交易费用看农村信用社的制度选择——为合作制正名[J];财经科学;2005年05期

8 王曙光;郭欣;;农村合作金融制度变迁的调研分析[J];财经科学;2006年06期

9 谷慎;李成;;金融制度缺陷:我国农村金融效率低下的根源[J];财经科学;2006年09期

10 杨栋;;从新制度经济学视角观察中国农贷效率[J];财经科学;2006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雷蕾;;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信贷资金外流研究[A];重庆工程图学学会第十四届图学研讨会交流暨第二届CAD应用、CAI软件演示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4年

2 张乐柱;王家传;;提升农信社竞争力 支持农业经济发展[A];论提高农产品国际竞争力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3 陈池波;彭克强;;农村信用社改革的困惑与出路[A];中国农业经济学会第八次会员代表大会暨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谢元态;汪云兴;;对我国农村地区的非均衡金融体系的思考[A];中国农业经济学会第八次会员代表大会暨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5 张杰;;农户、国家与中国农贷制度:一个长期视角[A];中国金融学会第八届优秀论文评选获奖论文集[C];2005年

6 李斌;阮红新;郑艺;吴莹;;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的选择与变迁——基于控制权转移的视角[A];中国金融学会第八届优秀论文评选获奖论文集[C];2005年

7 李世美;胡春燕;;农村信用社和新型合作金融组织的优势互补[A];第八届中国青年运筹信息管理学者大会论文集[C];2006年

8 马艳;李真;;我国新型合作金融组织的制度创新[A];全球化与中国经济 创新·发展·安全——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年会文集(2006年度)(经济·管理学科卷)[C];2006年

9 陈娟;邓晰隆;;我国农村金融要素市场的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A];“构建和谐社会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10 赵敏;;完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 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A];中国流通业与新农村建设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洪慧娟;我国经济发达地区农村金融机构的运行效率分析——从银企关系的视角出发[D];南京农业大学;2001年

2 宋宏谋;中国农村金融发展问题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3 孙宏;中国城市化道路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3年

4 张立承;中国县乡公共财政运行机理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3年

5 赵凯;中国农业经济合作组织发展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3年

6 杨玉熹;不良资产的形成与处置[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7 李明贤;重构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3年

8 杨洁;中国20世纪20—40年代的企业制度思想[D];复旦大学;2003年

9 宋军;中国农村存款型金融中介制度研究[D];重庆大学;2003年

10 张迎春;统筹城乡发展与完善农村金融体系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罗南旺;论我国农村信用合作社改革与发展方向[D];湖南大学;2001年

2 康青山;中小金融机构不良资产化解的资产管理公司模式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1年

3 王继权;农村合作金融制度创新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1年

4 焦海英;日本农村合作金融及其对中国的借鉴意义[D];浙江大学;2002年

5 闫永夫;完善农村金融体制 增加支农信贷供给[D];厦门大学;2001年

6 胡淑红;关于我国农村合作金融发展问题的研究[D];厦门大学;2001年

7 袁洪斌;农村合作金融产权制度改革问题及对策研究[D];西南农业大学;2002年

8 陕焰;浅析我国农村信用社合作制改革[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9 梁希震;我国农村金融组织体系重构问题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2年

10 张勇;农村金融发展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0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立;改革期间中国国家财政能力和金融能力的变化[J];财贸经济;2003年04期

2 周立,林荣华;新一轮农村利率改革成效与经济解释——闽东地区调查与垄断市场分析[J];财贸经济;2005年05期

3 周立;;由生存经济看农村高利贷的表达与实践[J];财贸经济;2006年04期

4 谢平;中国农村信用合作社体制改革的争论[J];金融研究;2001年01期

5 周立,王子明;中国各地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实证分析:1978-2000[J];金融研究;2002年10期

6 孔祥毅,张亚兰;山西票号的风险控制及其现实意义[J];金融研究;2005年04期

7 何广文;;中国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创新路径探讨[J];金融与经济;2007年08期

8 周立;改革期间中国金融业的“第二财政”与金融分割[J];世界经济;2003年06期

9 焦兵;;农村金融需求的结构性与层次性分析[J];学术界;2007年01期

10 何广文;中国农村金融转型与金融机构多元化[J];中国农村观察;2004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韩丽娟;;供求视角和内生金融与农村金融改革[J];贵州社会科学;2007年11期

2 张丽娜;论房地产市场的波动性[J];商业经济;2005年09期

3 刘鹏;旷毓君;匡兴华;;企业、市场与技术创新研究述评[J];科学学研究;2006年S2期

4 赵征丽;权利;;市场结构对寿险公司非价格市场行为影响的实证分析[J];科技创业月刊;2007年02期

5 李思勇;;一个分散市场结构下的水平并购模型——来自中国啤酒企业并购的经济学解析及启示[J];思想战线;2007年06期

6 杨居正;;核心技术的局部垄断与产业结构选择——计算机硬件行业的经济学分析[J];产业经济研究;2008年04期

7 范增刚;;关于我国房地产市场“双高”现象的经济学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08年07期

8 鲁丹;肖华荣;;银行市场竞争结构、信息生产和中小企业融资[J];金融研究;2008年05期

9 刘桂良;牟谦;;审计市场结构与审计质量:来自中国证券市场的经验证据[J];会计研究;2008年06期

10 马晓霞;夏春艳;李树良;;建筑房产价格理论[J];商场现代化;2008年2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陈艳莹;杨文璐;;所有权性质、技术差异与网络交易平台的市场结构[A];2011年产业组织前沿问题国际研讨会会议文集[C];2011年

2 张侃;张能杰;;并购重组与垄断竞争——试论全球化趋势下的估价咨询组织演变[A];国际估价论坛论文集(第一册)[C];2007年

3 杨虎;党耀国;;中国房地产业集中度研究[A];江苏省系统工程学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4 沈悦;徐有俊;郝静明;;基于混合寡占模型的转型经济条件下国有企业控股比例与管理授权研究[A];2009中国国有经济发展论坛——危机与变局中的国有经济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5 王艳芳;邹开其;;现代风险测度方法在高新技术投资中的应用[A];“中国视角的风险分析和危机反应”——中国灾害防御协会风险分析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王震琰 孙东青;拓展新的空间,提质提速发展 实现发展方式、市场结构转型升级[N];常州日报;2010年

2 本报评论员 唐学鹏;房地产市场基本力量发生结构性转变[N];21世纪经济报道;2007年

3 孔繁来;中国住宅业市场结构研究[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4年

4 边铁才;沈阳秋季房交会圆满落幕[N];沈阳日报;2007年

5 陈杰;房地产市场都是“新”问题[N];中国房地产报;2006年

6 丁宏;画龙点睛还是画蛇添足[N];中国房地产报;2006年

7 中国社会科学院 况伟大;解读北京房价走高之谜[N];中国房地产报;2004年

8 记者 清郁;实施有效管制 促进住宅业市场健康发展[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4年

9 汪利娜;给房价降温需从制度建设入手[N];中国证券报;2006年

10 郭立场;解决住房的思路要有大改变[N];中国建设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蔡丛露;银行业市场结构、产权结构与金融稳定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2 陈溪;集聚经济形成的内部机制研究[D];上海社会科学院;2009年

3 胡志刚;市场结构的品牌经济分析[D];山东大学;2011年

4 张翼;市场结构、企业研发竞争与创新绩效[D];复旦大学;2010年

5 陈丽;基于复杂性的经济市场结构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6 彭欢;中国银行业市场结构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7 张丽芳;网络产业的市场结构、竞争策略与公共政策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8 马玖军;中国股票价格形成机理及调控机制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6年

9 欧阳青东;中国保险业交易成本制度研究[D];暨南大学;2008年

10 李何;供求特征、策略性行为对市场结构的作用机理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路楠林;产能过剩与市场结构的相关性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2 卢春燕;我国中小银行市场结构与绩效的实证研究[D];暨南大学;2006年

3 郑亚伍;市场结构与企业技术创新行为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4 杨雪;不同市场结构中企业纵向研发合作行为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5 李望俊;风险性、资本约束下的水平合作研发[D];暨南大学;2006年

6 孙慧;中国银行业市场结构和市场绩效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8年

7 连阿兰;资源性商品的国际市场结构与市场势力[D];浙江大学;2008年

8 刘丽;我国饲料加工业市场结构实证分析[D];南京农业大学;2007年

9 刘权辉;我国基金业市场结构与绩效关系实证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10 贾辉艳;寡头垄断:我国优化市场结构的最优选择[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67539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bankxd/167539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c65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