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金融需求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基于对成都市农户的调查
本文选题:农村金融 + 农村金融需求 ; 参考:《金融论坛》2011年06期
【摘要】:本文根据成都市大邑县和温江区两地农户的调查结果,描述了当地农户金融需求的意向与额度,发现在该地区正规金融渠道能满足近七成农户的存款需求,同时存在农户在正规金融渠道的贷款情况与其实际贷款意愿相背离、农户将借贷资金用于消费需求的比例很高的现象。说明当地农村存在需求型的金融抑制。另外,本文还分析了影响农户贷款需求的因素,并运用Probit回归法对其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两地农户的收入水平对其借贷需求有负向且显著的影响,而医疗支出、教育支出和日常生活支出是农户进行借贷的主要原因。
[Abstract]:Based on the survey results of farmers in Dayi County and Wenjiang District of Chengdu,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intention and amount of local farmers' financial needs, and finds that the formal financial channels in this area can meet the deposit needs of nearly 70% of farmers. At the same time, the situation of farmers' loans in formal financial channels deviates from their actual loan willingness, and the proportion of farmers' borrowing funds to consumer demand is very high. It shows that there is a demand-based financial repression in the local countryside. In addition, this paper also analyzes the factors that affect farmers' loan demand, and makes an empirical test on it by using Probit regression metho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income level of farmers in both places has a negative and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ir loan demand, while the medical expenditure. Education expenditure and daily living expenses are the main reasons for farmers to borrow.
【作者单位】: 四川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分类号】:F832.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史清华,陈凯;欠发达地区农民借贷行为的实证分析——山西745户农民家庭的借贷行为的调查[J];农业经济问题;2002年10期
2 高帆;我国农村中的需求型金融抑制及其解除[J];中国农村经济;2002年12期
3 何广文;从农村居民资金借贷行为看农村金融抑制与金融深化[J];中国农村经济;1999年10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新华;浅析农村民间信贷[J];安徽农学通报;2004年02期
2 曲世林,罗守贵,欧阳令南;关于完善农村金融服务的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5年08期
3 陶峗;周小伟;;农村信用社改革中的股权设置与治理结构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01期
4 姜雅莉;张祖庆;;关中陕北农村民间借贷情况调查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02期
5 杨莲娜;农村信用社农户贷款的实证分析与农户金融需求的满足——对安徽省农村信用社农户贷款的调查及其思考[J];安徽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6 陈爱林;金融结构的理论、现实与启示[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7 干楠;利率市场化对储蓄与投资的影响分析[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01年04期
8 李冰;转型经济条件下的金融控制[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9 岳永逸;传统的动力学:娃娃亲的现代化生存[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10 崔慧霞;农业资金投入问题研究[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李宏瑾;高晓红;纪淼;;我国农村正规金融与农村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6年
2 雷蕾;;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信贷资金外流研究[A];重庆工程图学学会第十四届图学研讨会交流暨第二届CAD应用、CAI软件演示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4年
3 许晓东;谢元态;;统筹城乡经济发展中的资本支持[A];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国农业经济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4 温铁军;王张庆;董筱丹;王位山;;值得反思的现代农业问题[A];中国农业经济学会第八次会员代表大会暨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5 王印焕;;二三十年代河北农民离村后的流向及其社会影响[A];“20世纪中国社会史与社会变迁”学术讨论会论文选集[C];199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姚耀军;转型中的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2 赵旭;中国银行业效率研究[D];浙江大学;2001年
3 李炜;中国区域经济结构的金融分析[D];中共中央党校;2001年
4 余章炎;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支持[D];西南财经大学;2001年
5 潘青木;金融资产结构变化与金融体系效率[D];西南财经大学;2001年
6 顾为东;产业结构调整的资本支持战略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1年
7 程书萍;中国上市公司融资结构研究[D];河海大学;2001年
8 胡援成;中国资本账户开放研究[D];厦门大学;2001年
9 朱文生;中国投资基金发展研究[D];厦门大学;2001年
10 张志杰;金融体系稳健性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左小绚;论我国银行法的完善[D];湘潭大学;2003年
2 李杰;我国农业支持体系的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05年
3 李巧;完善农村金融体系研究[D];河北大学;2005年
4 胡杰;中国商业银行市场结构变迁研究[D];暨南大学;2000年
5 朱英桃;论发展中国家的金融自由化[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6 陈浩;中国金融体制转型中的利率市场化[D];陕西师范大学;2001年
7 王伟;我国土地信用制度构建的探索与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01年
8 崔亚峰;我国金融制度变革中的开放式基金研究[D];暨南大学;2001年
9 刘卫江;WTO与中国金融业开放策略研究[D];湖南大学;2001年
10 张京;我国转轨时期利率政策的实证分析——兼论利率市场化[D];西北大学;200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谢平;中国农村信用合作社体制改革的争论[J];金融研究;2001年01期
2 刘锡良,洪正;多机构共存下的小额信贷市场均衡[J];金融研究;2005年03期
3 王醒男;;基于需求与发展视角的农村金融改革逻辑再考[J];金融研究;2006年07期
4 何军;宁满秀;史清华;;农户民间借贷需求及影响因素实证研究——基于江苏省390户农户调查数据分析[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5 乔海曙;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金融约束及解除[J];农业经济问题;2001年03期
6 张全发,史清华;农户经济增长与发展稳定性研究[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0年03期
7 史清华,侯瑞明;农户家庭生命周期及其经济运行研究[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1年02期
8 陈希敏;;经济落后地区农户金融合作意愿的实证研究——对陕西省66个县区、111个自然村调查结果分析[J];中国软科学;2006年03期
9 何广文;从农村居民资金借贷行为看农村金融抑制与金融深化[J];中国农村经济;1999年10期
10 高帆;我国农村中的需求型金融抑制及其解除[J];中国农村经济;2002年1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延敏;中国农户借贷行为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勇;;巴基斯坦金融抑制与改革发展——以商业银行业为例[J];经济与社会发展;2011年06期
2 范祚军;郭勇熙;黎耀川;黄荣;张首府;黎丽梅;;基于城市家庭金融需求视角的金融抑制问题研究——来自广西503户城市家庭的调研实证研究[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3 中国人民银行化隆县支行课题组;韩英禄;余晓芳;;县域经济中的金融抑制分析——以青海省循化县为例[J];青海金融;2011年09期
4 王楠;杨海芬;李延春;;当前我国农村金融供需状况的分析——基于河北省农村的调查[J];海南金融;2011年08期
5 高连和;;农村“草根金融”与“正统金融”的对决与和谐[J];经济体制改革;2011年04期
6 林鑫;张旭昆;;试论我国信托制度变迁:从金融抑制到金融深化[J];河北金融;2011年06期
7 尹希果;许岩;;中国金融抑制问题的政治经济学[J];当代经济科学;2011年05期
8 王玉敏;;我国农村金融抑制现象研究——河南省漯河市的个案分析[J];价值工程;2011年25期
9 王瑞;;浅析金融业开放与农村金融深化[J];现代营销(学苑版);2011年08期
10 何风隽;仇娟东;;金融发展理论研究——基于中国视角的实证分析[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世美;胡春燕;;农村信用社和新型合作金融组织的优势互补[A];第八届中国青年运筹信息管理学者大会论文集[C];2006年
2 伍艳;;中国城镇化进程中的金融深化研究[A];当代中国经济问题探索(下册)[C];2004年
3 李家祥;伍超明;;建立金融期货市场的基础条件分析[A];与时俱进 开拓进取(下)[C];2002年
4 伍艳;黄煦凯;;西藏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抑制问题[A];西藏及其他藏区经济发展与社会变迁论文集[C];2006年
5 卢有红;彭迪云;;基于成长阶段的我国区域金融差异化发展定位[A];2008年南昌大学中国中部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学术年会暨中部区域发展与理论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6 吴建中;孙积安;宋小刚;何耀军;孔建新;;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与金融运行的关联性研究[A];中国投资学会获奖科研课题评奖会论文集(2003—2004年度)[C];2004年
7 中国人民银行杭州中心支行课题组;周业j;尤瑞章;张晓霞;章小的;郑南源;;浙江省民间金融研究报告[A];中国金融学会第八届调研报告评选获奖论文集[C];2005年
8 郑长德;;论西部民族地区资本的形成与资本市场的发展[A];面向新世纪的中国经济[C];2000年
9 董晓林;张景顺;;农户的信贷需求及影响因素分析——以苏北地区为例[A];建设我国现代化农业的技术经济问题研究——中国农业技术经济研究会2007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10 巨丽丽;;青海农村金融体系发展研究[A];探索 创新 求实——青海省“十一五”时期理论和实践研究成果汇编(上)[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朱建林 罗尔豪;农村金融需求呈现新特点[N];中国信息报;2009年
2 吴幼学 陈德贵;农村金融需求呈现新变化[N];金融时报;2011年
3 刘佳 特华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博士;重视京郊农村金融需求的新变化[N];中国城乡金融报;2010年
4 肖四如;对接农村金融需求 发掘农村信用资源[N];中华合作时报;2011年
5 许兆春;“刘易斯拐点”视角下的农村金融需求变化[N];金融时报;2011年
6 Scott Mather 华泰长城期货 高峗 编译;金融抑制——政府转移投资者财富的新策略[N];期货日报;2011年
7 记者 李nInI 通讯员 岳传刚;农民对农村金融需求有四盼[N];重庆日报;2008年
8 人民银行乌鲁木齐中心支行行长 郭新明;探索满足西北边疆地区农村金融需求的有效途径[N];金融时报;2008年
9 中国人民银行哈尔滨中心支行 那洪生 周庆海;我国农村金融抑制问题研究[N];金融时报;2004年
10 李晓美;金融抑制催生金融创新[N];金融时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奎;我国金融抑制与深化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2 郭为;中国的金融抑制与经济增长[D];复旦大学;2004年
3 徐伟;法、金融和经济增长[D];复旦大学;2005年
4 顾宁;金融自由化的再认识与再实践[D];吉林大学;2007年
5 魏晶雪;农村金融制度创新[D];中共中央党校;2008年
6 韩秋;金融深化视角下的中国金融稳定[D];吉林大学;2007年
7 高晓燕;基于供给视角的农村金融改革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07年
8 董杰;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4年
9 王运成;中国渐进式金融自由化与国有银行风险关系研究[D];西北大学;2005年
10 胡亮;金融深化与区域经济发展[D];吉林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祥东;怀远县农村金融需求研究[D];安徽大学;2012年
2 高倩;江苏农村金融需求影响因素研究[D];江南大学;2010年
3 马兵;我国农村金融抑制与金融深化问题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4年
4 杨坤;构建适应农村金融需求的小额信贷体系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09年
5 朱娟;20世纪60-80年代台湾民间金融的发展及启示[D];吉林大学;2007年
6 徐冬竹;我国农村非正规金融发展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7 张维国;我国农村信用社改革路径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8 赵枫;我国民间金融发展的理论分析及策略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9 向玉丽;中国金融自由化改革及政策选择[D];四川大学;2006年
10 李保颖;对构建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探讨[D];西南财经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96904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bankxd/19690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