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建设及特色产业发展中的金融支持问题研究——以甘肃省平凉市为例
本文选题:农村金融 + 新农村建设 ; 参考:《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年S1期
【摘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运用科学发展观破解"三农"问题的新理念和新实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举措,也是增进农民福祉、惠及广大农民群众的民心工程。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责无旁贷,义不容辞的要充分发挥"杠杆"作用,肩负起支持新农村建设与特色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历史重任,紧密结合当地实际,不断创新金融产品,积极优化信贷结构,着力提升服务水平,切实解决金融支持乏力、担保机构缺位、农业保险缺失、信用环境不佳等诸多困难与问题,尚需研究和解决。本文以平凉市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与思考。
[Abstract]:Building a new socialist countryside is the new concept and practice of the Party Central Committee using Scientific Outlook on Development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three rural areas". It is the inevitable requirement of the modernization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t is a strategic measure to build a harmonious socialist society. It is also a popular project to promote the welfare of farmers and benefit the masses of the broad farmers. As a modern economy, finance is a modern economy. At the core, it is duty bound to give full play to the role of "leverage", shoulder the historical task of supporting the new rural construction and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characteristic industry, closely combine the local reality, innovate the financial products, actively optimize the credit structure, improve the service level, and effectively solve the lack of financial support, the absence of guarantee institutions and agriculture. Many difficulties and problems such as lack of insurance and poor credit environment still need to be studied and solved. This paper takes Pingliang as an example to make an empirical analysis and reflection.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银行平凉市中心支行;
【分类号】:F832.4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婴虹;论农民利益的缺失——从国家与农民契约关系的角度[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2 胡杨成,李晓明;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初探[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3 谢云,赵长勇;欠发达地区农村信用社发展的制度环境优化[J];安徽农业科学;2005年08期
4 张华;;对浙江农业投资结构中若干问题的分析[J];北方经济;2006年04期
5 李晓红;;对我国民间融资发展的对策建议[J];北方经济;2006年08期
6 干楠;利率市场化对储蓄与投资的影响分析[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01年04期
7 杨德勇;金融压制·金融深化·金融约束——我国金融改革道路的选择[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8 丛丹阳;中国农村金融体系现状审视和发展模式选择[J];商业研究;2005年07期
9 高发;;中国民间金融发展研究[J];商业研究;2006年02期
10 王少国;;金融发展对资本配置效率的影响分析[J];商业研究;2006年10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光华;论有序的资本项目可兑换[D];西南财经大学;2000年
2 周军民;中国国债风险与绩效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1年
3 徐良平;金融媒介与经济增长[D];西南财经大学;2001年
4 谢群;中国农业高技术产业风险投资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1年
5 穆耀;证券市场与交易费用研究[D];西北大学;2001年
6 周颖刚;中国股市效率研究[D];厦门大学;2001年
7 秦国楼;现代金融中介论[D];厦门大学;2001年
8 王伟;水利资金配置理论与实证研究[D];西南农业大学;2002年
9 牛竹梅;中国乡村债务问题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2年
10 姜长云;体制转型时期的乡镇企业融资问题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姜国峰;金融风险管理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00年
2 熊若愚;农村信用社金融风险初步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3 王化斌;论资产证券化对于我国西部基础产业发展的融资作用[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0年
4 梅光仪;金融管制与金融自由化——银行体系自由化的国际经验及其启示[D];暨南大学;2001年
5 陈默;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理论的演进及对我国的实证分析[D];暨南大学;2001年
6 张丽;公共财政框架下支农对策的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01年
7 陈正玉;凉山州农业投融资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01年
8 胡彦;网络经济与房地产业创新[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9 朱毅兢;论我国同业拆借市场的未来发展[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1年
10 戴军勇;境外风险资本在中国的投资策略研究[D];湖南大学;200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杰敏;;在新农村建设中完善金融体系建设[J];经济师;2011年08期
2 ;注重创新 加强服务 助推“三农”加快发展[J];中国乡镇企业;2011年08期
3 高焕喜;胡琳琳;李坤轩;;加快我国农村金融服务发展的对策——诸城市创新农村金融服务的经验与启示[J];山东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4 陈建强;;新农村建设与金融支持的关系探讨[J];北方经济;2011年12期
5 王宁;;构建与新农村建设相适应的农村金融体系的对策研究[J];市场论坛;2011年07期
6 林敏;;新时期农村金融服务状况调查与分析——以福建宁德市为例[J];现代商业;2011年18期
7 小刚;;周振海在云南金融服务“三农”电视电话会议上强调:要全面开展“一个创新,两个建议”工作[J];时代金融;2011年16期
8 王伯林;周宝林;杜聪;秦思艺;;发展农村金融促进农村经济增长的对策思考——以黄冈市蕲春县为例[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8期
9 赵永胜;;新疆“十一五”时期财政、金融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证分析[J];金融发展评论;2011年06期
10 ;山东省金融工作办公室 山东省财政厅 中国人民银行济南分行 中国银监会山东监管局 中国证监会山东监管局 中国保监会山东监管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金融服务支持“三农”发展的通知[J];山东政报;2011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子强;;正确处理六种关系 强化新农村建设金融支持[A];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金融支持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2 陈颖;;浅谈信用社发展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A];首届湖湘三农论坛论文集(下)[C];2008年
3 刘长安;赵涟泓;;农村金融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问题探讨[A];中国流通业与新农村建设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4 杨杰;;发挥农业政策性金融作用 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A];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金融支持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5 冯延成;;农业银行要在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A];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金融支持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6 郑任和;周永章;;东莞农信社对现代化新农村建设的应对战略[A];2008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论文集(1)[C];2008年
7 河北省金融学会课题组;张辰辰;刘俊芳;;关于金融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思考——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金融须创新[A];河北省首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07年
8 李钧;栾常金;;农发行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政策性金融职能作用研究[A];中国流通业与新农村建设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9 宋磊;王家传;;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 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A];科学发展观:理论·模式·实践——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6年学术年会文集(3)[C];2006年
10 焦瑾璞;;积极探索和发展有效支持新农村建设的金融服务形式[A];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金融支持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喜社 红斌 国珍;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 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N];新乡日报;2009年
2 记者 李常武 通讯员 蒋润祥;苏宁:进一步加强农村金融服务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N];金融时报;2009年
3 王卫东 衢江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以构建多元化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支持新农村建设[N];衢州日报;2011年
4 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局长 张健华;改善农村金融服务 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N];金融时报;2010年
5 记者高轶鹏 通讯员张艺飞;平顶山银监分局送金融知识下乡[N];平顶山日报;2010年
6 杨立东;邮储银行支持黑龙江新农村建设[N];中国邮政报;2009年
7 安徽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祝文峰;信用共同体:新农村建设融资新模式[N];中华合作时报;2010年
8 徐虹 李文玉;开拓沿海地区改善农村金融服务的途径[N];金融时报;2009年
9 福建日报 吴敏;着力改进和提升农村金融服务[N];福建日报;2008年
10 浦超;改善农村金融服务需要采取多项措施[N];东方城乡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光伟;建设新农村背景下的农村金融问题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8年
2 祝健;中国农村金融体系重构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3 梅世文;开发性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7年
4 陈清;新时期中国农村合作金融转型与创新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5 周才云;我国“三农”发展中的金融支持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09年
6 李学春;基于功能视角的农村金融体系构建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9年
7 甘勇;我国农村商业性金融发展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8年
8 张艳娟;中国农业政策性金融困境剖析与体制重构[D];辽宁大学;2009年
9 谢玉梅;农村金融深化政策与路径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7年
10 高晓燕;基于供给视角的农村金融改革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宜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金融支持问题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8年
2 周晓丽;新农村建设中的小额信贷问题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3 林宏谋;农村信用社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研究[D];兰州大学;2007年
4 洪雪辉;新农村建设中的金融保障[D];厦门大学;2008年
5 沈久相;我国农村小额信贷发展研究[D];新疆财经大学;2007年
6 王磊;试论农村金融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7 黄伟;从新农村建设视角看农村金融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D];吉林大学;2009年
8 刘霞;我国农村金融体系与新农村建设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07年
9 周燕;山东省农村金融服务体系重构研究[D];山东经济学院;2010年
10 张宝玲;加快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研究[D];郑州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03434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bankxd/20343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