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资粘性、经济波动与货币政策模拟——基于DSGE模型的分析
本文选题:工资粘性 + 货币政策模拟 ; 参考:《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1年11期
【摘要】:本文在BGG模型的基础上,引入了工资粘性,使之成为综合考虑价格粘性、金融加速器效应以及工资粘性的DSGE模型,我们模拟并比较了中国不同货币政策的影响。贝叶斯估计结果验证了中国工资粘性的存在,说明中国劳动力市场的配置尚存在改善的余地。货币政策模拟结果显示,价格型货币政策效应较强但持续期较短,而数量型货币政策效应较为温和但影响相对持久,央行需注重价格型货币政策与数量型货币政策的合理搭配与使用。
[Abstract]:In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BGG model, the wage viscosity is introduced into a DSGE model which considers the price viscosity, the financial accelerator effect and the wage viscosity. We simulate and compare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monetary policies in China. Bayesian estimation results verify the existence of wage stickiness in China, indicating that there is still room for improvement in the allocation of Chinese labor market. The results of monetary policy simulation show that the price monetary policy has a stronger effect but a shorter duration, while the quantitative monetary policy effect is relatively mild but relatively lasting. The central bank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rational combination and use of price-based monetary policy and quantitative monetary policy.
【作者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十二五’时期宏观经济运行动态监测分析研究”(10zd&010) 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项目“经济模型前沿理论与方法及其在中国经济分析与政策模拟中的应用研究”资助
【分类号】:F224;F249.24;F124;F822.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赵博,雍家胜;菲利普斯曲线研究在中国的实证分析[J];管理世界;2004年09期
2 袁申国;陈平;;资产负债表、金融加速器与企业投资[J];经济学家;2010年04期
3 刘斌;最优货币政策规则的选择及在我国的应用[J];经济研究;2003年09期
4 赵振全;于震;刘淼;;金融加速器效应在中国存在吗?[J];经济研究;2007年06期
5 杨继生;;通胀预期、流动性过剩与中国通货膨胀的动态性质[J];经济研究;2009年01期
6 刘斌;;我国DSGE模型的开发及在货币政策分析中的应用[J];金融研究;2008年10期
7 刘金全;金春雨;郑挺国;;中国菲利普斯曲线的动态性与通货膨胀率预期的轨迹:基于状态空间区制转移模型的研究[J];世界经济;2006年06期
8 王君斌;薛鹤翔;;扩张型货币政策能刺激就业吗?——刚性工资模型下的劳动力市场动态分析[J];统计研究;2010年06期
9 梅冬州;龚六堂;;货币错配、汇率升值和经济波动[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1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仝冰;货币、利率与资产价格[D];北京大学;2010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崔百胜;;通货膨胀定标及在我国的适用性分析[J];商业研究;2006年02期
2 王宏涛;;最优货币政策分析的一般框架理论综述[J];商业研究;2011年02期
3 刘瑞明;;中国经济的体制困境与波动形成:一个理论框架及其检验[J];财经科学;2009年12期
4 江群;曾令华;;我国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渠道:理论模型及实证分析[J];财经论丛;2008年03期
5 贾德奎;张耿;;经济危机和信贷扩张背景下的通货膨胀风险测度研究[J];财经论丛;2010年01期
6 王雪标,王晓婷;我国失业—利率敏感性分析——一种卡尔曼滤波方法[J];财经问题研究;2005年09期
7 齐鹰飞;;新凯恩斯主义总需求理论的微观基础——一个基本模型及其在货币政策中的应用[J];财经问题研究;2007年06期
8 艾洪德;郭凯;;流动性过剩、利率期限结构与最优利率规则[J];财经问题研究;2010年05期
9 奚君羊;贺云松;;中国货币政策的福利损失及中介目标的选择——基于新凯恩斯DSGE模型的分析[J];财经研究;2010年02期
10 田树喜;白钦先;林艳丽;;我国金融倾斜波动效应的实证分析[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9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王翔;李凌;;中国的金融发展、经济波动与经济增长——一项基于面板数据的研究[A];上海市经济学会学术年刊(2008)[C];2009年
2 储著贞;梁权熙;蒋海;;宏观调控、所有权结构与商业银行信贷扩张行为[A];第四届(2011)《中国金融评论》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寇明婷;股票价格对货币政策调整的反应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2 丁晨;房地产价格与货币政策的关系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3 闵远光;利率平滑操作的宏观微观合意性-理论、机制及应用[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4 秦洋;中国货币流动性失衡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0年
5 尹燕海;物价稳定与中国货币政策框架构建问题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9年
6 王宪勇;DSGE框架下的中国经济波动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9年
7 韦邦荣;货币政策规则理论及其在中国的应用[D];辽宁大学;2010年
8 侯乃X;石油价格波动对世界经济波动影响的动态变化关系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9 崔健;银行、信用货币创造和经济周期波动[D];南开大学;2010年
10 王柏杰;资产价格波动与货币政策选择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谢少华;泰勒规则在中国的适应性及检验[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2 王洪燕;国际金融危机下我国货币政策信贷渠道传导效应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3 卢莉倩;中国房地产价格波动的宏观经济效应实证研究[D];宁波大学;2009年
4 刘仁慧;通货膨胀目标制的国际比较及在中国的适用性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5 吴德q,
本文编号:204555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bankxd/20455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