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信贷论文 >

金融不稳定性是外生冲击引起的吗

发布时间:2018-08-12 17:08
【摘要】:本文结合Minsky金融具有内生脆弱性和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外生冲击的观点,认为金融的不稳定性是金融本身的脆弱性受到外生冲击而导致的。本文建立的一般均衡模型表明和金融市场紧密联系的实际利率,有价证券收益率的随机冲击会影响到金融市场和实体经济的稳定。运用两步GMM方法对中国数据进行的实证研究也支持所建立的一般均衡模型得出的结论,其中利率和外汇的冲击会加剧中国宏观经济的波动,最后脉冲响应函数给出了冲击对于宏观波动的累计影响,脉冲响应函数和我们和用两步GMM估计的结果耦合,这更加佐证了本文估计的有效性。
[Abstract]:Based on the view that Minsky finance has endogenous fragility and neoclassical macroeconomics exogenous shock, this paper holds that the financial instability is caused by the external shock to finance itself. The general equilibrium model established in this paper shows that the random impact of the return rate of marketable securities on the real interest rate closely related to the financial market will affect the stability of the financial market and the real economy. The empirical research on Chinese data by using two-step GMM method also supports the conclusion of the established general equilibrium model, in which the impact of interest rate and foreign exchange will aggravate the fluctuation of China's macroeconomic. Finally, the cumulative impact of impulse on macroscopic fluctuation is given. The impulse response function is coupled with the results of our two-step GMM estimation, which proves the validity of this estimation.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
【基金】:美国福特基金“金融化、金融制度与经济发展” 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科学研究基金项目(编号:11XNH050)的资助
【分类号】:F830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朱莉莉;张旭昆;;金融稳定与加速器效应的非对称性[J];浙江社会科学;2011年07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周纪恩;金融全球化背景下的金融不稳定因素生成机制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2 韩小芳;财务舞弊公司董事会后续治理及其对外部审计的影响[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3 朱莉莉;基于银行脆弱性的金融加速器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星;杨梦;;金融脆弱性与美国金融危机:理论与现实的思考[J];经济经纬;2009年01期

2 徐盟;马卫锋;;发展中国家的金融脆弱性问题及其启示[J];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3 黄玲;;我国金融脆弱若干问题分析[J];决策咨询;2011年02期

4 杨泽伟;袁海占;;国际金融体系脆弱性分析[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7年23期

5 王东风;;国外金融脆弱性理论研究综述[J];国外社会科学;2007年05期

6 王建兴;袁海占;;国际金融体系脆弱性分析[J];商场现代化;2007年35期

7 王璐;王景平;霍树彬;;我国现代金融脆弱性的理论分析[J];济南金融;2006年03期

8 吴月明;;金融深化理论与我国金融业的良性发展[J];铜陵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9 赵宇杰;;中国金融体系型态演进:以金融市场为驱动力[J];金融研究;2006年07期

10 杜朝运;林智乐;;关于我国金融脆弱的若干分析[J];上海经济研究;2007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顾海峰;;信贷配给视角下我国金融市场的机理性缺陷及其治理研究[A];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暨福建省社科界第五届学术年会——经济改革与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8年

2 耿鹏;赵昕东;;基于GVAR模型的产业内生联系与外生冲击分析[A];2009中国国有经济发展论坛——危机与变局中的国有经济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宋学锋;;金融市场复杂性研究综述[A];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研究新进展——第6届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学术会议暨中国科协第4届青年学术年会卫星会议论文集[C];2001年

4 于海东;田启华;吴昌林;唐文惠;;金融创新微观动机和监管的匹配机制[A];2009年全国博士生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5 张荔;;转轨国家金融体制变迁[A];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获奖成果汇编[2007-2008年度][C];2010年

6 何建勇;;存贷相联与银行的本质——基于KRS模型的扩展[A];2009年全国博士生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7 陈岱松;;论金融现代化与和谐社会的建构——以金融法治为中心[A];中国商法年刊(2008):金融法制的现代化[C];2008年

8 吴国平;;试论金融市场法律秩序的构建[A];中国商法年刊(2008):金融法制的现代化[C];2008年

9 李鹏飞;郑江淮;;金融发展、金融结构与经济增长:经验研究综述[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3年

10 王维安;贺聪;;房地产价格与货币供求:经验事实和理论假说[A];中国金融学会第八届优秀论文评选获奖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驻莫斯科记者 赵嘉麟;俄罗斯应对次贷危机成竹在胸[N];经济参考报;2008年

2 本报记者 刘洪;IMF称赞中国政府为经济稳定作出贡献[N];中国证券报;2009年

3 本报记者 ;“三轮驱动”建设创新型城区[N];哈尔滨日报;2006年

4 毕诗成;以经济稳定换取更大民生幸福[N];中国改革报;2007年

5 记者 张守帅;香港经济学双年会在蓉召开[N];四川日报;2008年

6 记者 庞东梅;积极财政政策: 经济稳定协调发展的助推器[N];金融时报;2010年

7 熊争艳邋陆裕良 王优玲;周小川:不排除继续使用货币工具,确保经济稳定[N];新华每日电讯;2007年

8 本报记者 田冬梅;维护经济稳定 政府采购无可替代[N];中国财经报;2008年

9 记者 李佳路;发扬创新精神 保持经济稳定发展[N];新华每日电讯;2003年

10 记者 孟为;有条件开工的重大项目可提至今年启动[N];北京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邓国营;外生冲击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2 王宗润;金融产品创新的路径分析[D];中南大学;2004年

3 谈儒勇;第二代金融发展理论和我国的金融政策[D];中国人民大学;1999年

4 赵高翔;政府金融救助研究:理论与经验[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5 郑海青;东亚金融合作制度设计和效应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6 王东风;新兴市场金融脆弱性研究[D];辽宁大学;2007年

7 赵燕;基于金融发展视角的FDI溢出效应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8 常海中;金融虚拟性演进及其正负功能研究[D];辽宁大学;2007年

9 张梅;中国金融发展的产业升级效应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10 张雪丽;开放经济条件下的中国金融稳定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庆州;中国金融脆弱性分析[D];四川大学;2004年

2 闫志刚;中国金融中介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05年

3 王晓丹;转轨经济中金融中介效率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4年

4 刘秀娟;金融脆弱性与区域经济稳定性及测度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0年

5 周昌斌;金融脆弱性传导机制与中国现代金融的模式选择[D];重庆大学;2010年

6 缪小眉;基于金融交易客体权利性质的金融脆弱性研究[D];宁波大学;2009年

7 慕蔚菊;中国经济增长中的金融体系结构[D];暨南大学;2005年

8 张竹海;金融脆弱性研究及其在次贷危机中的表现[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9 曹明;中国金融脆弱性实证分析及对策建议[D];西北大学;2011年

10 朱岩;现代金融中介理论与我国全能化银行发展[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17971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bankxd/217971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3b9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