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信贷论文 >

法律、投资者保护与企业自主创新

发布时间:2018-11-07 21:04
【摘要】:本文在法与金融的理论框架内,研究了法律、中小投资者保护与企业创新的关系,并基于2004—2008年517家中国上市公司的数据,从RD投入和专利申请两个维度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有关中小投资者法律保护的良好立法与有效实施能够推进企业的技术创新;立法水平的提升,不仅可以增加上市公司的RD投入,而且能够提高上市公司的技术创新效率即专利申请的数量;执法对企业的研发投入没有显著影响,加强执法主要有助于增加企业的专利申请数量;作为司法权力具体行使主体的法院执法对企业的RD投入和专利申请均无显著影响,执法对企业创新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证监会的行政执法上,证监会行政执法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要显著高于法院执法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本文还就如何提高上市公司的技术创新能力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Abstract]:Within the theoretical framework of law and finance, this paper studies the relationship among law, protection of small and medium investors and innovation of enterprises. Based on the data of 517 listed companies in China from 2004 to 2008, this paper makes an empirical test from two dimensions of RD investment and patent application. The results show that good legislation and effective implementation of legal protection for small and medium-sized investors can promote the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of enterprises; The improvement of legislation level can not only increase the RD input of listed companies, but also improve the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efficiency of listed companies, that is, the number of patent applications. Law enforcement has no significant impact on R & D investment of enterprises, and strengthening law enforcement is mainly helpful to increase the number of patent applications. The court law enforcement, as the main body of exercising judicial power, has no significant influence on the RD investment and patent application of the enterprise, and the promoting effect of the law enforcement on the innovation of the enterprise is mainly reflected in the administrative law enforcement of the CSRC. The influence of CSRC administrative law enforcement on enterprise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i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court law enforcement. This article also puts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policy suggestions on how to improve the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bility of listed companies.
【作者单位】: 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09yja790162);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项目(10YJC790369) 西安交通大学“985工程二期”资助项目(批准号07200701)和西安交通大学重点学科建设项目资助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D922.28;D922.29;F832.4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钟志勇;;试论我国证券民事诉讼形式之完善路径[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2 蓝虹;产权制度创新、技术创新与可持续发展[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3 覃家琦;价值发现、经济非均衡与企业家理论[J];财经科学;2005年01期

4 章华;社会网络嵌入与企业家创新[J];财经论丛;2005年04期

5 杨文进;从长波关系看加入WTO后的我国经济[J];财经研究;2000年11期

6 陈国进,赵向琴,林辉;上市公司违法违规处罚和投资者利益保护效果[J];财经研究;2005年08期

7 余劲松;梁红英;;法律、股权结构对证券市场参与影响的实证研究[J];财经研究;2006年06期

8 王艳艳;于李胜;;法律环境、审计独立性与投资者保护[J];财贸经济;2006年05期

9 袁振兴;杨淑娥;;现金股利政策:法律保护的结果还是法律保护的替代——来自我国上市公司的证据[J];财贸研究;2006年05期

10 刘定华,李晗;中美证券法虚假陈述民事责任赔偿之比较[J];长沙电力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战勇;;企业控制者寻租紧缩与政府最优执法信号的选择[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6年

2 张勇;;法律还是社会规范:关于投资者保护的一个比较分析[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6年

3 周书民;;试论证券市场委托理财的民事赔偿责任[A];规划·规范·规则——第六届中国律师论坛优秀论文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君;风险资本运作论[D];四川大学;2002年

2 张涛;网络经济形态下企业竞争优势可持续研究[D];河海大学;2002年

3 杜金沛;高新技术经济发展:技术、制度与资本的耦合[D];西南财经大学;2003年

4 陈耀;企业战略联盟持续竞争优势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3年

5 吴小隆;公益诉讼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6 刘平青;转轨期中国家族企业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3年

7 肖慈方;中外欠发达地区经济开发的比较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

8 李明辉;上市公司财务报告法律责任之研究[D];厦门大学;2003年

9 吴群刚;制度变迁对长期经济绩效的影响机制:理论、模型及应用[D];清华大学;2002年

10 孙淑生;企业集成系统和企业管理集成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振锋;会计信息的监管模式研究[D];河南大学;2008年

2 唐波;湖北省区域创新创业能力评估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2年

3 林青松;福建工业技术进步实证研究[D];福州大学;2003年

4 郑杰;注册会计师审计质量评价与控制模式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03年

5 付琴;中美证券交易民事责任比较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

6 吴猛;中国证券市场虚假陈述法律制度研究[D];湘潭大学;2003年

7 吴雪峰;论我国证券侵权纠纷的解决机制[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8 冯丽转;论中国上市公司财务信息真实性的法律监管[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9 连晔;论证券虚假陈述民事诉讼中的证明责任分配——以因果关系认定为中心[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4年

10 李洁;虚假陈述民事责任研究[D];广西大学;200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国进,赵向琴,林辉;上市公司违法违规处罚和投资者利益保护效果[J];财经研究;2005年08期

2 程宏伟;隐性契约、专用性投资与资本结构[J];中国工业经济;2004年08期

3 周黎安;罗凯;;企业规模与创新:来自中国省级水平的经验证据[J];经济学(季刊);2005年02期

4 刘志彪,姜付秀,卢二坡;资本结构与产品市场竞争强度[J];经济研究;2003年07期

5 汪辉;上市公司债务融资、公司治理与市场价值[J];经济研究;2003年08期

6 陆正飞,叶康涛;中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解析——偏好股权融资就是缘于融资成本低吗?[J];经济研究;2004年04期

7 李善同,侯永志,刘云中,陈波;中国国内地方保护问题的调查与分析[J];经济研究;2004年11期

8 陈冬华,陈信元,万华林;国有企业中的薪酬管制与在职消费[J];经济研究;2005年02期

9 张海洋;R&D两面性、外资活动与中国工业生产率增长[J];经济研究;2005年05期

10 沈艺峰,肖珉,黄娟娟;中小投资者法律保护与公司权益资本成本[J];经济研究;2005年0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广红;;从华为前员工侵犯商业秘密案看我国商业秘密的法律保护[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2 丁晓燕;;论增值税税务检查的法律完善[J];商场现代化;2007年12期

3 吴丽娟;;我国上市公司会计监管法律实施机制问题浅议[J];法制与社会;2008年33期

4 黄亦飞;罗正茂;;论我国商业秘密法律保护的完善[J];梧州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5 魏宇;;论我国旅游法规建设的制度安排[J];商场现代化;2011年13期

6 林云莲;如何健全我国驰名商标特殊的法律保护制度[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1999年02期

7 刘志鹏,夏保国;税费改革后农业税收征管的法制完善问题探讨[J];岭南学刊;2004年01期

8 罗雪中;关于公司经理实行内部法律监督的思考[J];湖南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年03期

9 余卫明;论我国社会保险立法的发展[J];中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4期

10 魏建文;行政垄断之渊源与法律对策研究[J];邵阳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晨;;各国循环经济立法及其对我国的影响与借鉴[A];水污染防治立法和循环经济立法研究——2005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第一册)[C];2005年

2 秦琴;;循环经济、清洁生产的关系及循环经济立法初探[A];水污染防治立法和循环经济立法研究——2005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第二册)[C];2005年

3 张士利;;循环经济立法的宏观思考[A];水污染防治立法和循环经济立法研究——2005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第三册)[C];2005年

4 赵惊涛;;论发展循环经济的法律保障[A];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与环境资源法的热点问题研究——2006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四)[C];2006年

5 任科钦;;关于循环经济立法的思考[A];2007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卷)[C];2007年

6 吕武;;论政府在循环经济立法中的作用[A];水污染防治立法和循环经济立法研究——2005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第二册)[C];2005年

7 李军鹏;闫娜;;浅析我党反贫困工作领导经验——以山西省反贫困发展历程为反贫困立法微观分析对象[A];提高领导科学发展能力暨纪念新中国成立60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8 岳蕾;;特许经营招标立法中应该注意的问题[A];科学发展——七省市第九届建筑市场与招标投标优秀论文集[C];2009年

9 张炳淳;;论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的立法界限[A];水污染防治立法和循环经济立法研究——2005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第三册)[C];2005年

10 梁文婷;李秀雅;朱慧;;循环经济视野下的旅游资源保护法律之缺失与完善[A];水污染防治立法和循环经济立法研究——2005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第二册)[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冯秀艳;特殊情况下银行如何协助执法[N];检察日报;2002年

2 冀文海;“爱财”本无错 护之应有道[N];中国商报;2000年

3 徐 林;基层执法为何较少适用《反不正当竞争法》[N];中国工商报;2004年

4 孙修文;应防范稽查执法风险[N];江苏法制报;2007年

5 赖小萍 张伟湘 陈兵;新《海关法》将磨利执法之刃[N];福建工商时报;2000年

6 本报评论员 赵伟凯;资本市场忙立法 执法才是大问题[N];财会信报;2007年

7 张海志邋薛飞;国家工商总局推进反垄断执法[N];中国知识产权报;2008年

8 吴晓兵;戴轶凡;《税收征管法》规定和执法有脱节[N];中国税务报;2004年

9 贾广兵;并非电信自家事 皆因执法有分工[N];人民邮电;2001年

10 ;论《反不正当竞争法》中的 转致适用和法律竞合[N];中国工商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张勇;论构建中国产业安全法律制度[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2 胡正良;中国航运法之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大虎;行政垄断法律责任研究[D];山西大学;2006年

2 金丹;商品房销售广告法律问题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7年

3 刘敏仪;我国公司社会责任实现之法律机制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4 刘献龙;经济法视野中的房地产中介组织[D];江西财经大学;2006年

5 殷国丰;我国金融衍生品立法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6 王海晶;股东劳务出资的法律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学院;2006年

7 王芳;我国生态工业园区立法问题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8 武海峰;我国政策性银行立法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9 李红影;基金会立法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10 彭水清;立法治理虚假广告的法经济学分析[D];厦门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31756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bankxd/231756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5b4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