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率制度改革、货币政策与国债利率期限结构
[Abstract]:In this paper, the parameters of Nelson-Siegel model are estimated by using the trading data of treasury bonds on the Shanghai Stock Exchange, and the horizontal factor and slope time series of the term structure of interest rate of bonds are obtained. On this basis, using the Markov region system transformation vector autoregressive model, the exchange rate of RMB to the US dollar, the average inter-bank interest rate, Four time series of horizontal factor and inclination of term structure of interest rate of national debt are tested by univariate and multivariable district system conversion test. The dynamic response of the horizontal factor and the inclination of the term structure of treasury bonds to the impact of RMB exchange rate change is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horizontal factors and the inclination of the term structure of the interest rate of national debt have undergone significant structural changes before and after the reform of the exchange rate regime. The reform of exchange rate system and the corresponding changes of monetary policy explain the change of the level factor and inclination of the term structure of government bond interest rate.
【作者单位】: 武汉大学经济发展研究中心;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中国人民银行武汉分行;
【基金】:2010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逆周期宏观调控政策与中国经济平衡增长研究”(课题批准号:10JJD790003) 武汉大学自主科研项目(人文社会科学);武汉大学国家“985”创新基地项目子课题的阶段性成果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
【分类号】:F832.6;F822.0;F812.5;F2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朱世武,陈健恒;交易所国债利率期限结构实证研究[J];金融研究;2003年10期
2 王媛,管锡展,王勇;利率的期限结构与经济增长预期[J];系统工程学报;2004年01期
3 宋福铁,陈浪南;国债收益率曲线坡度的货币政策含义[J];上海金融;2004年05期
4 徐小华;何佳;;利率期限结构中的货币政策信息[J];上海金融;2007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何飞平;;我国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期限结构的影响因素分析[J];财贸研究;2006年01期
2 闵晓平;田澎;;基于B样条函数的上交所利率期限结构估计[J];管理工程学报;2006年04期
3 王新哲;周荣喜;;基于利率期限结构模型的中国可转换债券定价分析[J];管理科学;2006年02期
4 林海;郑振龙;;利率期限结构研究述评[J];管理科学学报;2007年01期
5 朱世武,陈健恒;利率期限结构理论实证检验与期限风险溢价研究[J];金融研究;2004年05期
6 朱世武,李豫,董乐;交易所债券组合动态套期保值策略研究[J];金融研究;2004年09期
7 郭奔宇;;商业银行利率风险识别实证研究[J];金融研究;2005年11期
8 米鸿军,邱菀华;基于主成分分析的利率风险因素实证研究[J];企业经济;2004年12期
9 王安兴;中国利率期限结构研究:一种新的实证方法[J];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05年04期
10 王晓芳,韩龙;我国利率期限结构曲线研究现状、难点及创新设想[J];山东财政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焦志常;固定收益证券组合投资与风险管理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2 曾志坚;股票与债券市场间收益率及流动性联动关系研究[D];湖南大学;2006年
3 张文刚;利率期限结构模型与应用[D];吉林大学;2006年
4 陈晖;利率期限结构的最优估计及其应用研究[D];湖南大学;2006年
5 唐革榕;我国利率期限结构的静态拟合实证研究[D];厦门大学;2006年
6 樊胜;利率市场化进程中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D];西南财经大学;2007年
7 于建忠;中国债券市场定价过程中的主体行为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6年
8 李正红;中国债券投资的利率风险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6年
9 何来维;表外工具在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中的应用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10 徐小华;中国国债市场利率期限结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云亚;国债收益率曲线及其波动的实证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4年
2 李亮;利率自由化与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D];武汉大学;2004年
3 张一平;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的控制与管理[D];中国海洋大学;2004年
4 蒋安玲;国债收益率曲线的实证研究[D];重庆大学;2005年
5 王娜;关于估计国债利率期限结构的实证数值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6 王振宇;利率市场化与中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7 孙黎黎;货币政策对国债收益率曲线影响的实证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8 乔宇;我国国债利率期限结构实证分析[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9 王颖;基金类别的资产配置方法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10 徐岩;中国国债投资策略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06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振山,王志强;我国货币政策传导途径的实证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00年12期
2 谢赤,董华香;论货币政策对利率期限结构的影响[J];湖南社会科学;2005年03期
3 刘金全;货币政策作用的有效性和非对称性研究[J];管理世界;2002年03期
4 冯春平;正负货币冲击影响的不对称性研究[J];经济科学;2002年03期
5 严太华,黄华良;我国货币政策的非对称性问题研究[J];经济问题;2005年08期
6 李斌;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实证研究[J];金融研究;2001年07期
7 陆军,舒元;长期货币中性:理论及其中国的实证[J];金融研究;2002年06期
8 周英章,蒋振声;货币渠道、信用渠道与货币政策有效性——中国1993-2001年的实证分析和政策含义[J];金融研究;2002年09期
9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研究组;中国银行体系贷款供给的决定及其对经济波动的影响[J];金融研究;2003年08期
10 朱世武,陈健恒;交易所国债利率期限结构实证研究[J];金融研究;2003年10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静;;从蒙代尔-弗莱明模型看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7年08期
2 宋金奇;舒晓惠;;货币替代的非对称性实证分析[J];经济经纬;2010年04期
3 贝政新;周晨;陈作章;;人民币汇率升值对苏州市进出口影响的实证分析[J];金融纵横;2007年05期
4 张丽;;开放条件下我国宏观经济的模型分析[J];军事经济研究;2004年04期
5 肖鹞飞,洪丽静;人民币汇率之争与中国宏观经济决策的难题[J];福建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6 肖才林;;股票市场波动对货币供应量的影响分析[J];金融教学与研究;2005年06期
7 王蕾;赵昕;;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有效性的格兰杰检验[J];工业技术经济;2005年09期
8 赵林;乔光平;胡传禄;;准理性预期下央行的加息政策[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9 黄平;;我国房地产“财富效应”与货币政策关系的实证检验[J];上海金融;2006年06期
10 王博含;曾令华;耿中元;;我国民间金融对货币政策的影响[J];山西财政税务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货币政策与股票市场的关联效应:基于SVAR框架下的实证研究[A];第六届(2011)中国管理学年会——金融分会场论文集[C];2011年
2 张晶;;地区经济结构差异是我国货币政策存在区域效应差异的根本原因吗?[A];中国社会科学院第三届中国经济论坛论文集(下)[C];2007年
3 彭兴韵;;经济异常情况下需要什么样的宏观调控[A];中国金融论坛(2005)[C];2005年
4 汪振洋;金镝;;美元利率对汇率影响的实证研究及对中国的启示[A];第六届(2011)中国管理学年会——金融分会场论文集[C];2011年
5 白俊;连立帅;;货币政策、产权性质与信贷资金配置[A];中国会计学会2011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白俊;连立帅;;货币政策、产权性质与信贷资金配置[A];中国会计学会财务成本分会2011年年会暨第二十四次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7 温来成;;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与地方政府财政投融资管理体制问题研究[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8 张玉林;;金融危机下我省房地产业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A];新中国60周年与贵州社会变迁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肖明 实习记者 杨丽娟;2010年宏调政策“积极”“适度”不变[N];21世纪经济报道;2010年
2 赤择远;抑通胀 宏调政策需软硬结合[N];证券日报;2010年
3 朱以师;楼市再度来到敏感期 货币政策谨慎微调[N];经济视点报;2009年
4 唐福勇;全力应对政策方向大变[N];中国经济时报;2008年
5 记者 王宇 姚均芳;时隔三年加息,忧增长让位忧通胀[N];新华每日电讯;2010年
6 记者 李帅;“双政策”加速经济回暖 微调控制潜在风险[N];中国联合商报;2009年
7 记者 徐以升 李彬;李稻葵:今年是股市和房地产调整年[N];第一财经日报;2010年
8 新华社记者 记者 韩洁 王宇 江国成 姚均芳;“微调”不是对货币政策的微调[N];新华每日电讯;2009年
9 本报记者 李远方;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何时惠及物流行业[N];中国商报;2009年
10 记者 潘晓娟;货币政策回归常态房地产业贷款将继续受控[N];中国经济导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卢佳;贸易信贷在中国货币政策传导中的作用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2 江武成;货币政策与中国经济发展——以中国通货紧缩时期为例的实证分析[D];南京农业大学;2004年
3 苏瑜;资产价格波动与货币政策[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4 张龙;我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及其配合效应分析[D];西北大学;2010年
5 李奕滨;我国货币政策效果评价理论与实证分析[D];同济大学;2007年
6 贺庆春;中国货币错配问题研究[D];暨南大学;2007年
7 庄佳;美国货币政策对中国产出溢出效应的实证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8 肖崎;金融资产膨胀下货币政策的困境和对策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9 郭红兵;我国基准收益率曲线的构建及其货币政策关联性研究[D];暨南大学;2008年
10 曾华珑;我国货币政策与房地产价格的互动关系及其实证研究[D];湖南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P;我国货币政策和汇率制度改革的效应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2 曹海军;开放经济条件下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庞拥军;资产价格波动下的货币政策选择[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4 黄瑞丽;试析货币政策与金融资产价格的关系[D];山西财经大学;2010年
5 张铭;股票市场价格波动与我国货币政策的相关性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6 鲁瑞隆;我国货币政策非对称性效应的实证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7 文琳;中国货币政策应对流动性过剩的有效性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8 梅津;中国货币政策对制造的影响及行业差异效应[D];暨南大学;2011年
9 周游;货币政策对住宅价格传导效应的区域性差异[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陈程;我国房地产泡沫及相关货币政策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37293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bankxd/23729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