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增长、B-S效应与通货膨胀容忍度
[Abstract]:This paper makes a comprehensive and normative analysis of whether inflation tolerance can be improved by using the B-S effect model which takes population factors into account. The study found that as labor supply gradually tightened, prices of non-tradable goods (low productivity but labor-intensive products) in the B-S effect might increase more quickly, leading to a rise in the overall price level. Considering the structural and trending nature of such price increases, monetary policy may be difficult to respond to, and price increases in non-tradable goods can also be an important means of sharing the gains of high growth in low-productivity sectors, There is therefore a need for a certain degree of tolerance. But as far as macroeconomic policy is concerned, while increasing inflation tolerance appropriately, we should also tolerate relatively low economic growth. Avoid a spiral of price increases in which cost-push and demand-pull mutually reinforce each other as a result of sustained stimulus macro-policy.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
【分类号】:F124;F822.5;F2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卢锋;刘鎏;;我国两部门劳动生产率增长及国际比较(1978—2005)——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与人民币实际汇率关系的重新考察[J];经济学(季刊);2007年02期
2 蔡f ;;人口转变、人口红利与刘易斯转折点[J];经济研究;2010年04期
3 李斌;;从流动性过剩(不足)到结构性通胀(通缩)[J];金融研究;2010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亚军;;实际汇率、通货膨胀与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假说——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J];财经理论与实践;2011年02期
2 邓永亮;;汇率水平与汇率波动对通货膨胀的影响研究[J];财贸研究;2010年06期
3 张卫军;王光伟;;单位劳动成本与中美贸易收支关系的实证研究[J];常州工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4 申建文;王立平;;我国利率政策调控结构性通货膨胀研究[J];东岳论丛;2011年01期
5 郭友群;封小花;;探析马克思“产业后备军”理论的现实意义[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11年02期
6 羌建新;;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成因与趋势[J];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7 杨继军;张二震;;生产率的结构性变动对我国外贸顺差的影响[J];国际贸易问题;2008年12期
8 蔡f ;;关于中国人口及相关问题的若干认识误区[J];国际经济评论;2010年06期
9 周亚军;;相对劳动生产率对人民币实际汇率的影响[J];商业研究;2011年07期
10 徐仲昆;;通货膨胀基本结构及其货币政策调控反思[J];财经科学;2011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王志方;;长期经济增长下人民币实际汇率水平研究——以人民币兑美元为例[A];上海市经济学会学术年刊(2009)[C];2009年
2 杨治国;宋小宁;;经济结构、汇率与长期贸易顺差——新开放经济宏观经济学的观点[A];2009年全国博士生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3 丁小江;;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基于中国实际特征事实[A];上海市经济学会学术年刊(2010)[C];2010年
4 陈晨;;劳动力有限供给、有序迁移与城镇化健康发展——中国经济发展的“刘易斯转折点”讨论及启示[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郑明海;开放经济下中国金融发展的生产率效应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2 徐晖;人民币真实汇率研究:1994-2005[D];西南财经大学;2008年
3 汪彩玲;实际汇率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4 王雅杰;人民币行为均衡汇率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5 王凯;人民币实际汇率与中国经济增长关系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6 李魁;人口年龄结构变动与经济增长[D];武汉大学;2010年
7 张记伟;管理浮动汇率制下的东亚外汇市场压力与市场干预[D];复旦大学;2010年
8 李宸t];中国承接服务外包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9 张怀坤;全球变暖条件下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10 庞菁菁;我国利率波动传导效应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毕燕君;人民币汇率的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D];天津财经大学;2008年
2 吴凌;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在中国的检验[D];上海社会科学院;2008年
3 丁美荣;人民币均衡实际汇率研究与汇率制度改革[D];南京理工大学;2007年
4 冯居君;人民币升值与我国出口竞争力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5 刘静;相对劳动生产率与我国人民币实际汇率的决定机制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8年
6 卢亚楠;人民币自然均衡汇率测算与偏离分析[D];外交学院;2009年
7 张卫军;中美制造业单位劳动成本比较及其对贸易收支影响的实证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8 董弋;科技创新与中国经济成长:一个基于演化模型的分析[D];贵州大学;2009年
9 王冬;中国贸易顺差的解释[D];山东大学;2010年
10 周俊仰;修正的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斌;经济发展、结构变化与“货币消失”——兼对“中国之谜”的再解释[J];经济研究;2004年06期
2 韩平,李斌,崔永;我国M_2/GDP的动态增长路径、货币供应量与政策选择[J];经济研究;2005年10期
3 彭兴韵;;流动性、流动性过剩与货币政策[J];经济研究;2007年11期
4 任若恩;关于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进一步研究[J];经济研究;1998年02期
5 胡援成,曾超;中国汇率制度的现实选择及调控[J];金融研究;2004年12期
6 张晓慧;;关于资产价格与货币政策问题的一些思考[J];金融研究;2009年07期
7 于学军;对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中总量和结构的估计[J];人口研究;2002年03期
8 余永定;M_2/GDP的动态增长路径[J];世界经济;2002年12期
9 彭兴韵;包敏丹;;改进货币统计与货币层次划分的研究[J];世界经济;2005年11期
10 都阳;;中国低生育率水平的形成及其对长期经济增长的影响[J];世界经济;2005年1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方超;;关于中国通货膨胀容忍度问题的思考[J];经济视角(下);2011年08期
2 E.J.米香;任保平;梁炜;;经济增长的代价[J];中国投资;2011年09期
3 刘伟;;经济失衡的变化与宏观政策的调控[J];经济学动态;2011年02期
4 巴曙松;;防止经济“超调风险”[J];中国物流与采购;2011年14期
5 海闻;;对待经济增长不能走极端[J];共产党员;2011年14期
6 周必健;;对复杂之年经济运行焦点的看法[J];浙江经济;2011年14期
7 魏颖;;我国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分析[J];商业文化(上半月);2011年07期
8 ;2005年我国经济增长面临六大问题[J];求知;2005年02期
9 ;质量型经济增长更具里程碑意义[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1年02期
10 薛剑虹;;信息产业集群与经济发展的关联效应分析与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1年1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成思;;风雨30年:中国通胀周期回顾与宏观政策启示[A];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暨福建省社科界第五届学术年会——经济改革与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8年
2 杨建龙;;中国营养相关产业发展状况与分析[A];中国营养产业高层研讨会文集[C];2003年
3 卓成霞;;金融危机下保就业与保经济增长的博弈研究[A];建设经济文化强省:挑战·机遇·对策——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9年学术年会文集(2)[C];2009年
4 莫文;彭运石;;主观幸福感和经济增长[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5 李鸿飞;于进才;孟繁一;;试析中国经济增长的环境成本[A];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第十四次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文集[C];2006年
6 姜焰生;;现代科技进步与经济增长研究[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下册)[C];1999年
7 刘渝琳;白艳兰;;金融深化影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作用机制分析[A];第十一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8 吴开;夏鑫;;技术创新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动力机制[A];2010年(第十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10年
9 刘忠文;;经济增长与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浅析[A];科技、工程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中国科协第五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10 韩中豪;胡雄星;张明旭;;上海市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水平的关系[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卷)[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叶晓楠 张潇;中国保持经济增长对世界很重要[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8年
2 新华社记者 陈济朋 程茗荟;经济增长8%肯定能实现[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9年
3 北京科技大学 樊彩霞;全年经济增长难度大[N];社会科学报;2009年
4 刘冉;今年经济增长仍会在9%以上[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0年
5 本报专家组成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 巴曙松;明年经济增长可能超预期[N];金融时报;2009年
6 宋斌斌;消费是经济增长的根本动力[N];中国工业报;2009年
7 本报记者 卢铮;汤敏:经济增长将胜去年 警惕工资推升通胀[N];中国证券报;2010年
8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黄涛;经济增长并非越快越好[N];中国经济导报;2010年
9 毛颖颖;加息再证经济增长进入新周期[N];北京日报;2011年
10 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 Dani Rodrik 编译 严珂;经济增长的未来[N];21世纪经济报道;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琳;中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2 程治中;论城市化与经济增长[D];西南财经大学;2002年
3 关春华;印度对外贸易政策改革绩效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4 黄菁;环境污染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及影响机制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5 张宝贵;教育科学发展管理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6 陈萍;文化软实力的经济学分析[D];吉林大学;2010年
7 王然;市场化进程、企业家职能配置与经济增长[D];暨南大学;2011年
8 刘瑞明;国有企业如何拖累了经济增长:理论与中国的经验证据[D];复旦大学;2011年
9 曾祥炎;基于宏观产权制度分析框架的中国经济增长研究[D];辽宁大学;2009年
10 刘畅;中国益贫式增长中的经济政策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家龙;中部地区教育投资与经济增长相关性研究[D];安徽大学;2010年
2 帅富成;长株潭区域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0年
3 叶新年;中国经济增长的技术和制度动因分析[D];武汉大学;2004年
4 林杨;内蒙古物流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5 童荟颖;新疆喀什地区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实证分析[D];新疆大学;2010年
6 闫鑫;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研究[D];云南财经大学;2010年
7 刘伟;内蒙古农村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8 朱盛华;山东省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0年
9 孙士金;安徽省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D];安徽工业大学;2010年
10 范晓霞;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D];吉林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39353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bankxd/23935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