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信贷论文 >

热钱流入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及其对策

发布时间:2019-06-24 11:35
【摘要】:人民币升值预期和国内房地产、股市价格上涨预期使得国(境)外热钱大量流入中国,对中国的经济产生了严重的负面效应,干扰了中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也威胁到中国的金融安全。本文界定了热钱的概念和特性,分析了国(境)外热钱进入中国的动机及其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提出了应对热钱异常流入的对策建议。
[Abstract]:The expected and domestic real estate of the yuan, the price increase of the stock market is expected to make the foreign-heat of the country flow into China, which has a serious negative effect on China's economy, which has interfered with the effectiveness of China's monetary policy, and also threatens the financial security of China. In this paper, the concept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hot money are defined, the motivation of the external heat of the country to China and its influence on China's economy are analyzed, and the countermeasures to deal with the abnormal inflow of the hot money are put forward.
【作者单位】: 北京交通大学应用经济学博士后流动站;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人文学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中国金融风险防范问题研究”(10YJA790085)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F832.6;F124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尹宇明,陶海波;热钱规模及其影响[J];财经科学;2005年06期

2 唐旭;梁猛;;中国贸易顺差中是否有热钱,,有多少?[J];金融研究;2007年09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亦叶;;罗奇:看好中国经济的十个理由[J];沪港经济;2011年08期

2 ;2011年中观察:中国经济如何“着陆”?[J];经济视角;2011年07期

3 ;中国经济2010年走势如何[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0年03期

4 ;观点速览[J];中国中小企业;2011年09期

5 ;2010年中国经济将呈现温和增长[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0年02期

6 ;瑞士信贷:中国经济进入弱周期或持续数年[J];财经界;2011年08期

7 谈佳隆;;中国经济“硬着陆”,可能吗?[J];中国经济周刊;2011年32期

8 牛刀;;透过上半年数据看中国经济危与机[J];现代企业教育;2011年13期

9 夏雪;;如果中国经济开始减速……[J];中国机电工业;2011年08期

10 仲大军;;关注中国经济的不平衡[J];新经济;2000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军;;2012年中国经济不会“硬着陆”[A];中国经济年会(2011-2012)会刊[C];2012年

2 张世贤;;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从全球化视角看中国经济是否过热[A];投资增长速度研究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3 王云力;张铁星;;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经济的挑战[A];论中国式的社会主义现代化[C];2002年

4 高辉清;;行驶于拐弯道上的中国经济——中国经济的繁荣之谜与前景展望[A];2008首届中国纺织技术与经济发展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8年

5 ;后记:关于《中国经济特区研究》[A];中国经济特区研究[C];2008年

6 陈耀庭;;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世界经济与中国经济[A];《资本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与实践[C];2003年

7 范洪颖;;浅析当代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外交[A];“当代世界社会主义前沿和热点问题”学术研讨会暨2007年当代世界社会主义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8 ;“全球经济一体化下的中国经济与中国股市”座谈会[A];“全球经济一体化下的中国经济与中国股市”座谈会论文集[C];2007年

9 傅泉臻;;控制负面因素增长方可确保中国经济的大力向前发展[A];2002中国未来与发展研究报告[C];2002年

10 吴声功;;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经济跨越式发展的若干问题[A];第三届中国金融论坛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万晓西;热钱已经挟持中国经济?[N];上海证券报;2007年

2 张文绩;警惕中国经济“堰塞湖” 长期留住“热钱”或可行[N];上海金融报;2008年

3 全国政协副主席、上海社会科学院部门经济研究所所长 厉无畏;“困难之年”,中国经济要勇于“破浪”[N];文汇报;2008年

4 中央财经大学财经研究所 王健;砍掉中国经济的三大杀手[N];证券日报;2005年

5 招商证券 黄顺祥 张乐;中国经济:在结构调整中温和减速[N];中国证券报;2005年

6 特约评论员 那复祺;FDI预示中国经济并未减速[N];第一财经日报;2005年

7 摘自美国《华尔街日报》6月9日;中国经济可能正在降温[N];经济参考报;2005年

8 本报记者:勾晓峰;高油价套牢中国经济?[N];经济参考报;2005年

9 摘自8月英国《经济学家》周刊;中国经济是全球繁荣泉源[N];经济参考报;2005年

10 记者 张春兵;中国经济面临通缩风险?· 数据解读[N];上海金融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丁剑平;中国经济国际一体化进程的实证研究[D];日本一桥大学;2000年

2 熊德义;中国经济增长的制度因素分析[D];中共中央党校;2007年

3 朴正守;中韩相互投资对两国经济增长的比较分析[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4 周玉梅;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5 丁福浩;中国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管理模式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6 黄新华;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制度分析[D];厦门大学;2002年

7 杨杨;土地资源对中国经济的“增长阻尼”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8 郭其友;中国经济主体行为变迁研究[D];厦门大学;2001年

9 肖晖;中国经济制度变迁中的民有经济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4年

10 王艾青;中国经济高增长与高失业并存问题研究[D];西北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晓舟;美国经常账户逆差调整对中国经济的影响[D];吉林大学;2008年

2 彭淑芬;香港在中国经济中的定位与作用[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3 黄国林;香港经济边缘化问题研究[D];暨南大学;2007年

4 林媛媛;全球经济失衡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5 曹巍魏;美元霸权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及中国的经济战略调整[D];吉林大学;2006年

6 常广庶;中国经济增长因素分析[D];郑州大学;2000年

7 郭芳;美国次贷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D];云南财经大学;2009年

8 牛宏莉;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与对策[D];郑州大学;2004年

9 邹志强;试论冷战后的中国经济外交[D];武汉大学;2005年

10 赵利文;蒋经国与中国区域经济现代化建设研究[D];赣南师范学院;2008年



本文编号:250503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bankxd/250503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7b1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