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包容的减贫效应研究——来自中国微观数据的经验分析
发布时间:2020-12-19 19:41
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2013数据,从贫困状态、贫困深度和贫困强度三个角度测度农户贫困状况,运用倾向得分匹配(PSM)方法分析金融包容对农户贫困减缓的影响。研究发现:金融包容能够显著减缓农户贫困;分区域来看,金融包容减缓西部地区农户贫困的效应大于东部和中部地区。进一步作用机制分析发现:金融包容可通过促进农户家庭创业和教育人力资本提升来减缓贫困。
【文章来源】: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2019年03期 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一、引言及文献综述
二、研究方法与变量说明
(一) 研究方法
(二) 变量选取与描述性统计
1.农户家庭贫困。
2.金融包容。
3.匹配变量。
三、金融包容减贫的实证分析
(一) 共同支撑域与平衡性检验
(二) 金融包容减贫效应分析
(三) 敏感性分析
(四) 金融包容减贫的区域差异分析
四、金融包容减贫的作用机制分析
五、结论与启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础设施的可获得性与农村减贫——来自中国微观数据的经验分析[J]. 谢申祥,刘生龙,李强. 中国农村经济. 2018(05)
[2]普惠金融发展与贫困减缓:直接影响与空间溢出效应[J]. 谭燕芝,彭千芮. 当代财经. 2018(03)
[3]土地租赁、金融可得性与农民收入增长——基于CHFS的经验[J]. 丁忠民,玉国华,王定祥. 农业技术经济. 2017(04)
[4]金融可得性、非农就业与农民收入——基于CHFS数据的实证研究[J]. 肖龙铎,张兵. 经济科学. 2017(02)
[5]金融包容、金融稳定与贫困减缓——基于ARDL-ECM模型的估计[J]. 崔艳娟,孙刚. 商业研究. 2015(06)
[6]农村减贫:应该更关注教育还是健康?——基于收入增长和差距缩小双重视角的实证[J]. 程名望,Jin Yanhong,盖庆恩,史清华. 经济研究. 2014(11)
[7]农民创业对农村收入不平等与贫困的影响研究[J]. 韦吉飞.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2)
[8]贫困农户能有效利用扶贫型小额信贷服务吗?——对四川省仪陇县贫困村互助资金试点的案例分析[J]. 林万龙,杨丛丛. 中国农村经济. 2012(02)
[9]微型金融与贫困农民收入增长——基于社会资本视角的实证分析[J]. 陈银娥,王毓槐.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2(02)
[10]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农户小额信贷扶贫绩效的实证研究——以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为例[J]. 朱乾宇,董学军.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7(01)
本文编号:2926463
【文章来源】: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2019年03期 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一、引言及文献综述
二、研究方法与变量说明
(一) 研究方法
(二) 变量选取与描述性统计
1.农户家庭贫困。
2.金融包容。
3.匹配变量。
三、金融包容减贫的实证分析
(一) 共同支撑域与平衡性检验
(二) 金融包容减贫效应分析
(三) 敏感性分析
(四) 金融包容减贫的区域差异分析
四、金融包容减贫的作用机制分析
五、结论与启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础设施的可获得性与农村减贫——来自中国微观数据的经验分析[J]. 谢申祥,刘生龙,李强. 中国农村经济. 2018(05)
[2]普惠金融发展与贫困减缓:直接影响与空间溢出效应[J]. 谭燕芝,彭千芮. 当代财经. 2018(03)
[3]土地租赁、金融可得性与农民收入增长——基于CHFS的经验[J]. 丁忠民,玉国华,王定祥. 农业技术经济. 2017(04)
[4]金融可得性、非农就业与农民收入——基于CHFS数据的实证研究[J]. 肖龙铎,张兵. 经济科学. 2017(02)
[5]金融包容、金融稳定与贫困减缓——基于ARDL-ECM模型的估计[J]. 崔艳娟,孙刚. 商业研究. 2015(06)
[6]农村减贫:应该更关注教育还是健康?——基于收入增长和差距缩小双重视角的实证[J]. 程名望,Jin Yanhong,盖庆恩,史清华. 经济研究. 2014(11)
[7]农民创业对农村收入不平等与贫困的影响研究[J]. 韦吉飞.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2)
[8]贫困农户能有效利用扶贫型小额信贷服务吗?——对四川省仪陇县贫困村互助资金试点的案例分析[J]. 林万龙,杨丛丛. 中国农村经济. 2012(02)
[9]微型金融与贫困农民收入增长——基于社会资本视角的实证分析[J]. 陈银娥,王毓槐.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2(02)
[10]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农户小额信贷扶贫绩效的实证研究——以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为例[J]. 朱乾宇,董学军.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7(01)
本文编号:292646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bankxd/29264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