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草根银行的规范化发展研究
发布时间:2021-01-11 04:39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现阶段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而加快农村金融改革,完善农村金融体系,不断满足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对金融的需求又是我国金融改革的关键。当前,我国农村金融改革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所有农村金融的问题都是围绕如何向“三农”提供促进其发展的金融服务而展开的。然而现有的正规农村金融机构越来越无法满足“三农”多样化的金融需求,新的农村金融形式——草根银行为这一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很好的契机。然而,它仍然处于试点阶段,虽然对当地的农村经济发展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由于监管体系、内部体制不完善等问题其发展存在许多不规范之处。本文以草根银行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草根银行的概念、竞争优劣势的分析,以说明其对于我国农村现有金融体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借鉴国外草根银行规范化发展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草根银行的实际情况分析其规范化发展的相关问题,旨在通过本文的研究为我国草根银行的规范化发展提出相应的对策。草根银行的规范化发展是其能否充分发挥其作用所必须解决的问题。关于这一问题的解决,本文认为需要从银行的内外部环境的完善与构建上努力,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政府发挥主导作用,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与约束机...
【文章来源】:南昌大学江西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5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言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研究思路和方法
1.3 文献综述
第2章 草根银行的理论概述
2.1 草根银行概念的界定及主要形式
2.1.1 草根银行概念的界定
2.1.2 草根银行的主要形式
2.2 草根银行的特点
2.3 草根银行的优劣势分析
2.4 草根银行的相关理论基础
2.4.1 合作金融理论
2.4.2 农村金融市场论
2.4.3 不完全竞争市场论
第3章 我国草根银行的产生、发展及其对农村金融体系的重要意义
3.1 草根银行的产生、发展
3.2 草根银行对农村金融体系的重要意义
第4章 我国草根银行的规范化发展的现状及其制约因素
4.1 我国草根银行规范化发展的现状
4.1.1 村镇银行规范化发展的现状
4.1.2 资金互助社规范化发展的现状
4.1.3 小额贷款公司规范化发展的现状
4.2 我国草根银行规范化发展的制约因素
第5章 国外草根银行的规范化发展及其启示
5.1 孟加拉乡村银行
5.1.1 孟加拉乡村银行的产生
5.1.2 孟加拉乡村银行的特征
5.1.3 孟加拉乡村银行的规范化发展
5.2 日本农业协同组合
5.2.1 日本农业协同组合的产生
5.2.2 日本农业协同组合的特征
5.2.3 日本农业协同组合的规范化发展
5.3 国外草根银行规范化发展的启示
第6章 我国草根银行的规范化发展对策
6.1 明确法律地位,准确市场定位
6.2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6.3 建立系统的农村金融监管体系
6.4 健全内部治理约束机制
6.5 完备人才机制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本文编号:2970104
【文章来源】:南昌大学江西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5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言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研究思路和方法
1.3 文献综述
第2章 草根银行的理论概述
2.1 草根银行概念的界定及主要形式
2.1.1 草根银行概念的界定
2.1.2 草根银行的主要形式
2.2 草根银行的特点
2.3 草根银行的优劣势分析
2.4 草根银行的相关理论基础
2.4.1 合作金融理论
2.4.2 农村金融市场论
2.4.3 不完全竞争市场论
第3章 我国草根银行的产生、发展及其对农村金融体系的重要意义
3.1 草根银行的产生、发展
3.2 草根银行对农村金融体系的重要意义
第4章 我国草根银行的规范化发展的现状及其制约因素
4.1 我国草根银行规范化发展的现状
4.1.1 村镇银行规范化发展的现状
4.1.2 资金互助社规范化发展的现状
4.1.3 小额贷款公司规范化发展的现状
4.2 我国草根银行规范化发展的制约因素
第5章 国外草根银行的规范化发展及其启示
5.1 孟加拉乡村银行
5.1.1 孟加拉乡村银行的产生
5.1.2 孟加拉乡村银行的特征
5.1.3 孟加拉乡村银行的规范化发展
5.2 日本农业协同组合
5.2.1 日本农业协同组合的产生
5.2.2 日本农业协同组合的特征
5.2.3 日本农业协同组合的规范化发展
5.3 国外草根银行规范化发展的启示
第6章 我国草根银行的规范化发展对策
6.1 明确法律地位,准确市场定位
6.2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6.3 建立系统的农村金融监管体系
6.4 健全内部治理约束机制
6.5 完备人才机制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本文编号:297010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bankxd/29701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