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信贷论文 >

中国区域金融协调发展初探

发布时间:2021-01-16 23:10
  金融发展的不平衡是一个普遍现象,存在于几乎所有国家和地区。这种不平衡发展在时间上主要表现为伴随着经济发展,经济的金融化程度的提高,金融规模的不断扩大,金融结构的不断优化;在空间上则主要表现为金融活动向小范围集聚。而且,金融活动随时间的演化总是和金融活动的集聚相联系的,形成所谓区域金融。区域金融的存在是现代市场经济下金融发展的客观情况,即为现在社会中非常普遍的经济发展状态。由于社会与自然的诸多因素,所以无论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区域金融差距,因此如何缩小区域金融发展差距,实现区域金融协调发展,就是一个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的问题。中国作为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经济金融发展区域差异显著。虽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快速发展,在逐步缩小中国与其他国家的经济差距,可是国内的区域间经济金融差距却在逐渐拉大,区域间经济金融发展的不协调性明显。于是如何协调中国各区域间的金融发展问题,是金融理论界和决策界必须面对和研究的重要问题。本文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对中国区域金融发展的协调性进行了分析。文章首先先对中国区域金融资源在空间上的分布和区域金融发展进行了描述性分析,从这些描述性... 

【文章来源】:西南民族大学四川省

【文章页数】:6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中国区域金融协调发展初探


08年各地区银行业集中度空间分布四分位图

空间分布,四分位,证券业,集中度


图 6、图 7 和图 8 分别显示的是 2008 年我国各地区银行业、证券业和保集中度的空间分布四分位图(图中数据并不包括我国台湾省、香港和澳门特政区)。图 6. 2008 年各地区银行业集中度空间分布四分位图

空间分布,集中度,四分位,保险业


图 8. 2008 年各地区保险业集中度空间分布四分位图从图 6 中,我们可以看出,在银行业集中度的空间分布中,处于第一梯份有 8 个,分别为:北京、辽宁、山东、江苏、浙江、上海、广东和四川第二梯队的 8 个省份分别为:天津、河北、山西、河南、湖南、湖北、安建;处于第三梯队的也有 8 个省份,分别为:内蒙古、黑龙江、吉林、陕庆、江西、云南和广西;处于第四梯队的有 7 个省份,分别为:西藏、新海、甘肃、宁夏、贵州和海南。由此,我们不难看出,银行业集中度与经济发展存在一定程度的正相关经济发展相对发达的沿海地区的银行也集中度就较中、西部地区银行业集。不过也有例外,如四川省银行业集中度就比周围各省份银行业集中度要在一定程度上也解释了四川经济发展处于西部领先的地位。此外,银行业在空间分布上也呈现出一定的集群现象,比较明显的集群有:环渤海集群角集群、珠三角集群、以河南为中心的中原区集群、成渝集群等。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当代西方区域金融研究的演进及其对我国区域金融研究的启示[J]. 郑长德.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05(11)
[2]区域金融学刍议[J]. 郑长德.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05(09)
[3]建立金融稳定协调机制的理论框架[J]. 王爱俭.  财经科学. 2005(01)
[4]我国区域金融成长差异的态势:1978-2003年[J]. 金雪军,田霖.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04(08)
[5]我国区域金融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J]. 艾洪德,徐明圣,郭凯.  财经问题研究. 2004(07)
[6]中国金融发展的地区差距状况分析(1978—1999)[J]. 周立,胡鞍钢.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02)

博士论文
[1]中国区域金融协调发展研究[D]. 尹优平.西南财经大学 2007
[2]金融体系协调发展研究[D]. 杨大鹏.东北财经大学 2005



本文编号:298171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bankxd/298171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a98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