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银行实施债项评级体系在风险管理中的作用
发布时间:2021-01-30 14:16
在风险监控日益严格、风险计量日趋精细化的现代经济社会中,传统的信用评级已不能满足风险的精确计量和有效控制要求,作为加强风险防范和风险调整的主要措施和手段,债项评级逐渐走向银行内部评级体系的前沿领域,成为银行信贷资产风险管理的基础环节。为确保对风险的有效区分和准确计量。2004年6月颁布的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倡导商业银行基于内部数据和管理标准建立包括客户评级和债项评级的内部评级体系。协议确立的内部评级法更强调银行内部对具体风险特征的评估。2008年,银监会在监管指引中明确提出我国商业银行要建立起包含客户信用评级和债项评级的二维内部评级体系。新协议实施后,商业银行公司贷款风险评级体系由单一的信用风险评级方式向债项评级与信用评级共同构成的二维评级体系转变。债项评级作为二维评级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核心是通过对违约损失率(LGD)的估计,结合信用风险对客户违约概率的判断,对每一笔交易的特定风险进行定价和评价,为有效的识别和准确的计量风险、完善风险管理的精细化和科学化奠定了基础。如何逐步推进债项评级在我国的实践性应用,建立起一个较为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已经成为我国银行业的一个重要课题。中国银行作为中国...
【文章来源】:吉林大学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4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论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写作的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同业关于债项评级的研究实践
1.3 论文的写作思路和研究方法
第2章 中国银行债项评级体系应用的现状
2.1 中国银行债项评级的开发和流程
2.2 中国银行债项评级基本流程与权限体系
2.3 中国银行债项评级的具体操作流程和功能
第3章 债项评级体系与其他风险评价体系的比较优势
3.1 债项评级衍生的金融背景研究
3.2 债项评级体系的基本原理
3.3 债项评级与信用评级
3.4 债项评级与五级分类
第4章 完善中国银行债项评级体系的相关建议
4.1 债项评级在银行内部评级体系中的必要性
4.2 债项评级在风险控制及贷后管理方面起到的作用
4.3 更有效运用债项评级体系的相关建议
结论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新巴塞尔协议信用风险度量模型的实证模拟——标准法、初级内部评级法和高级内部评级法的比较[J]. 沈庆劼.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3)
[2]浅析商业银行如何加强贷后管理与防范信贷风险[J]. 薛慧珍. 时代金融. 2009(07)
[3]我国上市商业银行信息披露制度研究[J]. 李伟. 江西社会科学. 2009(03)
[4]巴塞尔新资本协议框架下债项评级方法研究[J]. 黄彬虎,李谦. 南京审计学院学报. 2009(01)
[5]信用风险中违约概率的测算模型研究——兼论我国商业银行基于巴塞尔新协议的内部评级法[J]. 赵轲轲,毛加强.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03)
[6]巴塞尔新资本协议指导下的我国银行内部评级法构建[J]. 王旭红,刘红娜. 新疆财经. 2006(02)
[7]内部评级:中国银行业走向国际舞台的必由之路——评武剑博士新著《内部评级理论、方法与实务》[J]. 张晓晶. 中国金融. 2005(19)
[8]商业银行的风险防范[J]. 李梦云. 发展. 2005(09)
[9]商业银行信用评级新探[J]. 夏芸,应娟,杜宇玮. 金融与经济. 2004(08)
[10]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防范[J]. 张彦. 经济师. 2003(07)
本文编号:3009045
【文章来源】:吉林大学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4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论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写作的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同业关于债项评级的研究实践
1.3 论文的写作思路和研究方法
第2章 中国银行债项评级体系应用的现状
2.1 中国银行债项评级的开发和流程
2.2 中国银行债项评级基本流程与权限体系
2.3 中国银行债项评级的具体操作流程和功能
第3章 债项评级体系与其他风险评价体系的比较优势
3.1 债项评级衍生的金融背景研究
3.2 债项评级体系的基本原理
3.3 债项评级与信用评级
3.4 债项评级与五级分类
第4章 完善中国银行债项评级体系的相关建议
4.1 债项评级在银行内部评级体系中的必要性
4.2 债项评级在风险控制及贷后管理方面起到的作用
4.3 更有效运用债项评级体系的相关建议
结论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新巴塞尔协议信用风险度量模型的实证模拟——标准法、初级内部评级法和高级内部评级法的比较[J]. 沈庆劼.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3)
[2]浅析商业银行如何加强贷后管理与防范信贷风险[J]. 薛慧珍. 时代金融. 2009(07)
[3]我国上市商业银行信息披露制度研究[J]. 李伟. 江西社会科学. 2009(03)
[4]巴塞尔新资本协议框架下债项评级方法研究[J]. 黄彬虎,李谦. 南京审计学院学报. 2009(01)
[5]信用风险中违约概率的测算模型研究——兼论我国商业银行基于巴塞尔新协议的内部评级法[J]. 赵轲轲,毛加强.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03)
[6]巴塞尔新资本协议指导下的我国银行内部评级法构建[J]. 王旭红,刘红娜. 新疆财经. 2006(02)
[7]内部评级:中国银行业走向国际舞台的必由之路——评武剑博士新著《内部评级理论、方法与实务》[J]. 张晓晶. 中国金融. 2005(19)
[8]商业银行的风险防范[J]. 李梦云. 发展. 2005(09)
[9]商业银行信用评级新探[J]. 夏芸,应娟,杜宇玮. 金融与经济. 2004(08)
[10]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防范[J]. 张彦. 经济师. 2003(07)
本文编号:300904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bankxd/30090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