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技术企业风险投资退出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21-11-23 05:18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技术进步成为经济发展的根本推动力,作为技术进步的载体,高新技术企业正成为推动一国经济社会发展最具创新优势的骨干力量。由于高新技术企业高风险、高收益的特点,其资金来源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是也不乏敢于试险的投资者,这就是风险资本。投资高风险作为高新技术企业的投资方式,专门针对高新技术企业的特点提供服务,其主要目的在于通过权益性投资,期望在资本退出时获得高额资本增值,实现“投入——收益——再投入”的资本循环。因此,整个风险投资的运作中,高新技术企业风险投资的成功退出是实现风险资本高收益的关键环节,退出机制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风险投资者的收益,关系到风险投资者的积极性。随着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的迅速发展,研究其风险投资退出机制将有利于我国风险投资业的发展壮大。学界对于风险投资退出机制的研究贯穿于风险投资整个过程中,并集中于风险投资退出的渠道和退出时机的选择。本文主要研究高新技术企业风险投资的退出机制,在分析高新技术企业风险投资退出动因和功能的基础上,研究风险投资退出的不同渠道:IPO和非IPO方式。IPO是风险投资退出较为理想的选择,但是IPO的场所却成为问题,主板市场一般要求...
【文章来源】:湘潭大学湖南省
【文章页数】:5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和选题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文献研究
1.2.1 国外文献研究
1.2.2 国内文献研究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创新
第2章 高新技术企业风险投资退出机制理论
2.1 高新技术企业风险投资退出机制的动因
2.2 高新技术企业风险投资退出机制的功能
2.2.1 风险分散功能
2.2.2 为风险投资的资产提供持续稳定的流动性
2.2.3 为风险资本提供持续的发展性
2.2.4 为风险投资项目的绩效提供一个准确的评价标准
2.3 高新技术企业风险投资退出渠道分析
2.3.1 首次公开发行上市(IPO)
2.3.2 非IPO退出方式
2.3.4 不同退出渠道的比较
第3章 高新技术企业风险投资退出机制的国际比较
3.1 美国高新技术企业风险投资退出机制概述
3.1.1 美国高新技术企业风险投资的发展历程
3.1.2 美国高新技术企业风险投资的退出机制
3.2 日本高新技术企业风险投资退出机制概述
3.2.1 日本高新技术企业风险投资的发展历程
3.2.2 日本高新技术企业风险投资的退出机制
3.3 以色列高新技术企业风险投资退出机制概述
3.3.1 以色列高新技术企业风险投资发展历程
3.3.2 以色列高新技术企业风险投资退出机制
第4章 我国高新技术企业风险投资退出案例分析
4.1 深圳市同洲电子股份有限公司风险投资A股市场成功退出
4.1.1 案例介绍
4.1.2 同洲电子风险投资退出的经验分析
4.2 大族激光风险投资通过产权交易市场成功退出
4.2.1 案例介绍
4.2.2 大族激光风险投资退出的经验分析
第5章 我国高新技术企业退出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5.1 我国高新技术企业风险投资退出现状
5.1.1 我国高新技术企业风险投资的退出方式
5.1.2 我国高新技术企业风险投资的退出效果
5.2 目前我国高新技术企业风险投资退出机制障碍分析
5.2.1 高新技术企业公开上市困难
5.2.2 产权交易市场不发达
5.2.3 缺乏有效的中介机构
5.2.4 缺乏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
第6章 完善我国高新技术企业风险投资退出机制的构想
6.1 建立多层次的资本市场,疏通退出渠道
6.1.1 积极发展我国创业板市场
6.1.2 规范和建设我国场外产权交易市场
6.1.3 建立以企业并购为主渠道的风险投资退出体系
6.2 规范和发展我国高新技术企业风险投资中介机构
6.3 构筑良好的高新技术企业风险投资退出的政策环境
6.3.1 完善高新技术企业风险投资法律体系
6.3.2 提高高新技术企业风险投资政策扶持力度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关于成立天津全国OTC市场的几点建议[J]. 洪义曼. 环渤海经济瞭望. 2008(11)
[2]我国风险投资退出机制探索[J]. 徐力. 中国市场. 2007(52)
[3]对我国风险投资退出问题的思考[J]. 张茜,张华. 财会通讯(理财版). 2007(07)
[4]日本风险投资的高风险与低回报[J]. 刘云,冯珂科.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7(03)
[5]关于发展我国风险投资的思考[J]. 张秀珍. 社会科学战线. 2007(01)
[6]浅议我国风险投资的金融法环境[J]. 刘振红. 集团经济研究. 2007 (19)
博士论文
[1]转轨时期中国风险投资业发展模式研究[D]. 刘贵斌.西北大学 2008
[2]我国高新技术企业融资效率研究[D]. 王新红.西北大学 2007
[3]中国创业风险投资发展与政府扶持研究[D]. 杨军.南京农业大学 2006
[4]我国风险投资发展障碍与对策研究[D]. 惠恩才.东北财经大学 2005
[5]中国风险投资发展研究[D]. 郭占力.哈尔滨工程大学 2005
硕士论文
[1]我国风险投资退出方式变化研究[D]. 李丽丽.天津财经大学 2008
[2]风险投资IPO的障碍与对策研究[D]. 宋丹.东北财经大学 2007
[3]科技型中小企业风险投资退出机制研究[D]. 王芬.湖南大学 2007
[4]从投资阶段论我国风险投资法律制度体系的完善[D]. 王滨.湘潭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513207
【文章来源】:湘潭大学湖南省
【文章页数】:5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和选题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文献研究
1.2.1 国外文献研究
1.2.2 国内文献研究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创新
第2章 高新技术企业风险投资退出机制理论
2.1 高新技术企业风险投资退出机制的动因
2.2 高新技术企业风险投资退出机制的功能
2.2.1 风险分散功能
2.2.2 为风险投资的资产提供持续稳定的流动性
2.2.3 为风险资本提供持续的发展性
2.2.4 为风险投资项目的绩效提供一个准确的评价标准
2.3 高新技术企业风险投资退出渠道分析
2.3.1 首次公开发行上市(IPO)
2.3.2 非IPO退出方式
2.3.4 不同退出渠道的比较
第3章 高新技术企业风险投资退出机制的国际比较
3.1 美国高新技术企业风险投资退出机制概述
3.1.1 美国高新技术企业风险投资的发展历程
3.1.2 美国高新技术企业风险投资的退出机制
3.2 日本高新技术企业风险投资退出机制概述
3.2.1 日本高新技术企业风险投资的发展历程
3.2.2 日本高新技术企业风险投资的退出机制
3.3 以色列高新技术企业风险投资退出机制概述
3.3.1 以色列高新技术企业风险投资发展历程
3.3.2 以色列高新技术企业风险投资退出机制
第4章 我国高新技术企业风险投资退出案例分析
4.1 深圳市同洲电子股份有限公司风险投资A股市场成功退出
4.1.1 案例介绍
4.1.2 同洲电子风险投资退出的经验分析
4.2 大族激光风险投资通过产权交易市场成功退出
4.2.1 案例介绍
4.2.2 大族激光风险投资退出的经验分析
第5章 我国高新技术企业退出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5.1 我国高新技术企业风险投资退出现状
5.1.1 我国高新技术企业风险投资的退出方式
5.1.2 我国高新技术企业风险投资的退出效果
5.2 目前我国高新技术企业风险投资退出机制障碍分析
5.2.1 高新技术企业公开上市困难
5.2.2 产权交易市场不发达
5.2.3 缺乏有效的中介机构
5.2.4 缺乏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
第6章 完善我国高新技术企业风险投资退出机制的构想
6.1 建立多层次的资本市场,疏通退出渠道
6.1.1 积极发展我国创业板市场
6.1.2 规范和建设我国场外产权交易市场
6.1.3 建立以企业并购为主渠道的风险投资退出体系
6.2 规范和发展我国高新技术企业风险投资中介机构
6.3 构筑良好的高新技术企业风险投资退出的政策环境
6.3.1 完善高新技术企业风险投资法律体系
6.3.2 提高高新技术企业风险投资政策扶持力度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关于成立天津全国OTC市场的几点建议[J]. 洪义曼. 环渤海经济瞭望. 2008(11)
[2]我国风险投资退出机制探索[J]. 徐力. 中国市场. 2007(52)
[3]对我国风险投资退出问题的思考[J]. 张茜,张华. 财会通讯(理财版). 2007(07)
[4]日本风险投资的高风险与低回报[J]. 刘云,冯珂科.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7(03)
[5]关于发展我国风险投资的思考[J]. 张秀珍. 社会科学战线. 2007(01)
[6]浅议我国风险投资的金融法环境[J]. 刘振红. 集团经济研究. 2007 (19)
博士论文
[1]转轨时期中国风险投资业发展模式研究[D]. 刘贵斌.西北大学 2008
[2]我国高新技术企业融资效率研究[D]. 王新红.西北大学 2007
[3]中国创业风险投资发展与政府扶持研究[D]. 杨军.南京农业大学 2006
[4]我国风险投资发展障碍与对策研究[D]. 惠恩才.东北财经大学 2005
[5]中国风险投资发展研究[D]. 郭占力.哈尔滨工程大学 2005
硕士论文
[1]我国风险投资退出方式变化研究[D]. 李丽丽.天津财经大学 2008
[2]风险投资IPO的障碍与对策研究[D]. 宋丹.东北财经大学 2007
[3]科技型中小企业风险投资退出机制研究[D]. 王芬.湖南大学 2007
[4]从投资阶段论我国风险投资法律制度体系的完善[D]. 王滨.湘潭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51320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bankxd/35132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