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信贷论文 >

互联网金融支持创业企业融资的模式选择研究

发布时间:2021-12-23 21:46
  随着互联网金融的飞速发展,众筹、P2P等新型融资模式为创业企业提供了更加快捷便利的融资方式。基于创业企业与风投、银行、股权众筹、P2P网贷投资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构建创业企业融资参与约束模型,逻辑推理给出创业企业在股权众筹融资时权益分配比例范围与P2P网贷融资时的利息设定范围,为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创业企业制定融资策略提供依据。 

【文章来源】:现代经济信息. 2019,(24)

【文章页数】:3 页

【部分图文】:

互联网金融支持创业企业融资的模式选择研究


创业企业和银行、P2P投资人参与其次在债务性融资模式下,图2(b)显示P2P网贷投资者要求的利息收入要高于银行贷款要求的利息,而创业企业也愿意为P2P

创业企业,概率


?可以实现控制权的有效集中。图2(a)创业企业和风投、众筹投资人参与图2(b)创业企业和银行、P2P投资人参与其次在债务性融资模式下,图2(b)显示P2P网贷投资者要求的利息收入要高于银行贷款要求的利息,而创业企业也愿意为P2P网贷投资者支付更高的利息。当创业企业支付的利息一定时,由图2(b)可以看出,采用P2P网贷融资的情况下企业的效用要高于采用银行贷款的效用,也就是说,对于创业企业来说支付的利息水平相同时,选择P2P网贷能够获得更高的效用。然而,选择债务融资模式时,创业企业必须达到一定的成功概率。如下图3(a),当创业企业需要的融资金额增加时,债务投资者要求的成功概率也随之提升,即融资额越高,要求企业的风险越低。同时,创业企业满足银行投资要求的成功概率相比P2P网贷更高。相比权益性融资模式下对创业企业成功概率的要求,通过图3(b)可以看出,权益性融资时,投资人要求的成功概率较债务性投资人低的多,因此对于风险较高的创业企业采用权益性融资模式更容易获得投资者的资金支持,风险较低的创业企业可以选择债务性融资模式。此外,随着企业自有资本的增加,企业要获得正的效用就必须实现较高的成功概率,即当创业企业投入的自有资本较高时,必须保证企业的风险较小,能够获得较稳定的收益。四、结语通过创业企业在新兴与传统融资模式下参与约束的比较分析,得出创业企业采用不同融资模式的参与条件。结论表明,若创业企业采用权益性融资,需满足一定的权益分配标准;若创业企业采用债务性融资,银行、P2P网贷投资人关注的是资金安全性,则企业的成功概率需大于一定标准时借款人才可能以贷款的方式参与融资。比较风险投资与股权众筹,创业企业采取股权众筹融资时,愿意让出的最高权益比例是一致的,只取决

创业企业,投资人,和风


金融天地271也有人共同分担,因此要求的权益分配比例也较低。而风投机构投入的资金较大,面临创业企业的全部风险,因此要求的权益比例也较高。对创业起来来说,股权众筹融资投资者具有的股权较为分散,相比风险投资机构占据大比例的股权,创业企业通过股权众筹可以实现控制权的有效集中。图2(a)创业企业和风投、众筹投资人参与图2(b)创业企业和银行、P2P投资人参与其次在债务性融资模式下,图2(b)显示P2P网贷投资者要求的利息收入要高于银行贷款要求的利息,而创业企业也愿意为P2P网贷投资者支付更高的利息。当创业企业支付的利息一定时,由图2(b)可以看出,采用P2P网贷融资的情况下企业的效用要高于采用银行贷款的效用,也就是说,对于创业企业来说支付的利息水平相同时,选择P2P网贷能够获得更高的效用。然而,选择债务融资模式时,创业企业必须达到一定的成功概率。如下图3(a),当创业企业需要的融资金额增加时,债务投资者要求的成功概率也随之提升,即融资额越高,要求企业的风险越低。同时,创业企业满足银行投资要求的成功概率相比P2P网贷更高。相比权益性融资模式下对创业企业成功概率的要求,通过图3(b)可以看出,权益性融资时,投资人要求的成功概率较债务性投资人低的多,因此对于风险较高的创业企业采用权益性融资模式更容易获得投资者的资金支持,风险较低的创业企业可以选择债务性融资模式。此外,随着企业自有资本的增加,企业要获得正的效用就必须实现较高的成功概率,即当创业企业投入的自有资本较高时,必须保证企业的风险较小,能够获得较稳定的收益。四、结语通过创业企业在新兴与传统融资模式下参与约束的比较分析,得出创业企业采用不同融资模式的参与条件。结论表明,若创业企业采用权益性融资,需满足?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风险投资与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资本配置效率——基于创业板战略新兴指数样本公司的实证研究[J]. 李云鹤,李文.  证券市场导报. 2016(03)
[2]股权众筹支持创业企业融资问题研究[J]. 郭菊娥,熊洁.  华东经济管理. 2016(01)
[3]互联网金融:成长的逻辑[J]. 吴晓求.  财贸经济. 2015(02)
[4]中国P2P网络借贷平台信用认证机制研究——来自“人人贷”的经验证据[J]. 王会娟,廖理.  中国工业经济. 2014(04)
[5]风险投资主体、银行和创业企业家三方委托代理研究[J]. 晏文隽,郭菊娥.  管理科学. 2009(02)



本文编号:354924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bankxd/354924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739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