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证券化与银行体系稳定性研究
本文关键词:资产证券化与银行体系稳定性研究
【摘要】:本文基于美国主要银行资产证券化面板数据的回归模型和单因素联结模型,研究资产证券化对银行个体和系统性风险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对于银行个体而言,开展资产证券化业务并不会影响其稳定性,而持有证券化资产则会对其稳定性产生不利影响。对于银行系统而言,证券化资产在银行系统内和系统外不同的配置情况将导致不同的风险结果。市场上的过度证券化行为以及由资产证券化引起的银行间收益相关性的上升可能会导致较大的系统性风险。最后,本文基于美国的研究结果对我国银行开展资产证券化业务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作者单位】: 兴业银行投资银行部;
【关键词】: 资产证券化 面板数据模型 单因素联结模型
【分类号】:F837.12;F224
【正文快照】: 我国银行体系的资产证券化始于2004年,后由于金融危机而暂缓。2012年,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和财政部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扩大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有关事项的通知》,宣告了银行证券化业务的重启。当前在国务院“金融支持转型”、“盘活资产存量”推进实体经济发展理念的指导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赵俊强;韩琳;李湛;;信用风险转移与银行系统表现——基于美国信用衍生品交易市场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金融研究;2007年05期
2 孙安琴;;信用风险转移与银行体系稳定性研究[J];金融研究;2011年11期
3 庄毓敏;孙安琴;毕毅;;信用风险转移创新与银行(体系)的稳定性——基于美国银行数据的实证研究[J];金融研究;2012年06期
4 刘吕科;张定胜;邹恒甫;;金融系统性风险衡量研究最新进展述评[J];金融研究;2012年1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波;;信用风险缓释工具市场的监管变革与中国实践[J];财经科学;2011年05期
2 张学陶;胡薇;;信用风险缓释工具在商业银行中的风险缓释效果研究[J];财经理论与实践;2012年03期
3 戈建国;周继忠;;银行衍生品交易的决定因素[J];金融论坛;2011年10期
4 丁东洋;周丽莉;;信用风险转移对金融系统风险影响的实证研究[J];南方金融;2011年09期
5 高松;;浅析金融创新过度对再生产的影响[J];经营管理者;2011年07期
6 马孝先;郑萍;公伟;;中美商业银行金融衍生工具绩效比较[J];金融论坛;2013年02期
7 邵静;刘慧侠;;资产证券化对我国银行收益、风险的影响分析[J];当代经济;2013年21期
8 何涌;翁建兴;;基于风险评判的信用担保产品不确定语言多属性群决策[J];系统工程;2013年08期
9 许坤;殷孟波;;信用风险转移创新是否改变了银行风险承担行为?[J];国际金融研究;2014年07期
10 成祺炯;曹前进;陈玉萍;;单个银行对系统性风险的贡献度——基于Shapley非对称权力指数的研究[J];金融论坛;2014年09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原;异质信念下信用违约互换定价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2 刘志刚;银行信用风险、资本要求和经济周期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3 刘兵;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度量与管理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4 唐立新;我国企业可转换债券定价与投资行为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5 王志刚;中国商业银行风险的实证分析及监管对策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6 丁东洋;信用风险分析中贝叶斯方法及其应用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09年
7 周丽莉;信用风险转移对金融稳定的影响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8 陈睿;投资者异质性下可转换债券定价研究及最优策略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9 吴敏;我国企业债券信用增进研究[D];湖南大学;2013年
10 宫跃欣;影子银行产品对金融稳定性的影响研究[D];南开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邹强;信用风险转移(CRT)工具对商业银行风险的影响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2 段斌杰;论我国商业银行信用衍生品业务的发展对策[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1年
3 高宏强;作为信用风险转移工具的信用衍生品对信用风险管理影响的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1年
4 郭世明;基于贝叶斯估计的违约概率的测算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5 李明璀;信用衍生品对商业银行信贷规模与质量的影响[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6 陈熹祥;我国商业银行信用衍生品应用研究[D];贵州财经学院;2011年
7 黄娴静;信用衍生品与信用风险管理[D];复旦大学;2008年
8 锡林图雅;信用衍生产品市场对银行业稳定影响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9 陈小平;中国上市公司信用风险度量及应用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10 张彦杰;信息不对称条件下信用衍生品交易问题研究[D];湖南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周丽莉;丁东洋;;信息不对称视角下信用风险转移对金融稳定的影响研究[J];经济经纬;2010年03期
2 马君潞;范小云;曹元涛;;中国银行间市场双边传染的风险估测及其系统性特征分析[J];经济研究;2007年01期
3 陈哲;刘延平;张榕;;国外信用风险转移市场宏观作用理论研究[J];金融评论;2010年05期
4 包全永;银行系统性风险的传染模型研究[J];金融研究;2005年08期
5 赵俊强;韩琳;李湛;;信用风险转移与银行系统表现——基于美国信用衍生品交易市场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金融研究;2007年05期
6 李文泓;;关于宏观审慎监管框架下逆周期政策的探讨[J];金融研究;2009年07期
7 孙安琴;;信用风险转移与银行体系稳定性研究[J];金融研究;2011年11期
8 刘春航;朱元倩;;银行业系统性风险度量框架的研究[J];金融研究;2011年12期
9 许荣;;金融稳定性研究的新进展——信用风险转移视角的理论综述[J];教学与研究;2008年07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明霞;;一个基于面板数据模型检验的城镇化发展模式——以甘肃陇东和陇东南为例[J];甘肃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2 王华;;贵州省农村居民消费函数面板数据模型分析[J];贵阳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1期
3 季民河;武占云;姜磊;;空间面板数据模型设定问题分析[J];统计与信息论坛;2011年06期
4 乔坤元;;非等间隔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基于半差分的估计方法和应用[J];统计研究;2014年01期
5 梁怀学,陈权宝;基于面板数据模型的我国行业能源消费特征分析[J];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2期
6 赵昕;;产业集聚与城市化关系的实证分析——基于面板数据模型[J];经济与管理;2007年11期
7 冉茂盛;向伟;罗富碧;;股权激励与盈余管理关系的实证研究——基于面板数据模型[J];商场现代化;2009年11期
8 郑大川;沈利生;黄震;;银行客户信用评级系统合理性的检验——排序响应面板数据模型在银行风险管理中的运用[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1年01期
9 任元芬;;我国中小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成因分析——基于面板数据模型[J];知识经济;2011年08期
10 陈青青;龙志和;;时空相关面板数据模型估计方法研究[J];商业经济与管理;2011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苏良军;;部分线性固定效应面板数据模型的一致性估计[A];21世纪数量经济学(第6卷)[C];2005年
2 曲博;;基于面板数据模型的贵州省经济增长收敛性分析[A];新机遇·新台阶·新跨越——数量经济学视野下贵州自我发展能力回顾与展望:2010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年会数量经济学会论文集[C];2010年
3 孙刚;张爱华;;基于面板数据模型的电信需求预测[A];融合与创新——中国通信学会通信管理委员会第29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4 金赛男;;非稳定面板的离散选择模型[A];21世纪数量经济学(第6卷)[C];2005年
5 郭庆宾;许泱;;国外R&D溢出的动态效果:基于我国省际动态面板数据模型的分析[A];第六届(2011)中国管理学年会——技术与创新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1年
6 余潆;李爱华;刘志东;杨婧;;基于动态面板数据模型的主权信用评级影响因素分析[A];第八届(2013)中国管理学年会——商务智能分会场论文集[C];2013年
7 陈伟;严长清;吴群;李永乐;;开发区土地要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基于江苏省面板数据的估计与测算[A];2010年中国土地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8 赵卫亚;孙津;;面板数据模型的类型识别检验[A];社会经济发展转型与系统工程——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17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9 张真真;李善同;;中国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关系的实证研究[A];第四届(2009)中国管理学年会——城市与区域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10 王亚男;李丹妮;马春华;;基于面板数据模型预测的储备规划研究——以天津市中心城区为例[A];多元与包容——2012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4.城市规划技术与方法)[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新疆天山农村商业银行 帕尔哈提·赛帕尔;农信社股权结构亟待优化[N];中华合作时报;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李毅;交互效应面板数据模型的理论与应用[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2 陈海燕;面板数据模型的检验方法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3 郑大川;巴塞尔新资本协议框架下商业银行内部评级法研究[D];华侨大学;2011年
4 谭伟生;中部地区利用FDI质量问题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海燕;面板数据模型分析及应用[D];天津大学;2007年
2 王尚坤;多水平面板数据模型的估计理论及模拟研究[D];云南财经大学;2011年
3 孙刚;电信需求的面板数据模型适应性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2年
4 徐晓宇;变系数面板数据模型的统计推断[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5 文利霞;空间面板数据模型的研究及其应用[D];广西大学;2014年
6 张旭;多水平模型及静态面板数据模型的比较研究[D];云南财经大学;2010年
7 武大勇;计量经济学中的面板数据模型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8 汪朝晖;线性面板数据模型及其实证分析[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9 贾利斋;面板数据模型及其对股票量价关系的应用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10 陈叶琼;面板数据模型的异常值检验[D];云南财经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61393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bankxd/6139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