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信贷论文 >

河南省金融生态环境评价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11 13:34

  本文关键词:河南省金融生态环境评价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金融生态 评价体系 河南 面板数据


【摘要】:金融生态作为一个金融理论界和业界全新的问题,吸引着学者和银行从业者从各个方面进行研究,到目前为止,金融生态的研究已经从理论、评价指标体系、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滞后原因、促进金融生态环境健康发展的路径等四个方面取得了不少研究成果。本文在前人金融生态环境评价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河南省金融系统运行的实际情况,选取4个大类11小项的数据,来构建适合区域金融生态环境评价的指标体系。在研究的方法上,本文首先选用因子分析法,对2014年全省及各地市的金融生态环境情况进行实证分析,并对各地区的金融生态环境状况进行评分和排名。接着选用2000年-2014年的面板数据采取回归分析法进一步对河南省及各地市金融生态进行研究。研究发现:(1)从地区看,郑州在综合得分中排名第1,主要得益于它在金融社会因子、经济信用因子这2个因子的得分排名都名列前茅;济源和三门峡综合得分分别排第2和第4名,这两个城市虽然在经济总量上不占优势,但是在国内人均生产总值、固定资产的投资、教育经费的支出等方面位居全省前列;洛阳的综合得分排序是第3,洛阳在经济基础、金融运行、社会信用、社会发展等方面均居具有全省领先地位,对金融生态环境的良好运行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焦作、漯河和新乡等城市的金融生态环境评得分为中等,这些地级市在国内人均生产总值、固定资产的投资、财政收入方面、保险业发展方面都名列河南省内较好水平,但在教育投入等方面拉低了该市的金融生态环境评价的综合得分;南阳、商丘、信阳、驻马店和周口排名较为靠后,这5个地级市在人均指标的各方面都处于比较落后的位置,也导致了上述城市在金融环境评估中排名较为靠后。(2)从影响因素看,地区金融生态水平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经济基础的建设,经济基础越好,金融环境的指数也会越高;本地金融发展不仅能够改善当地金融环境,还会通过辐射效应,带动周边地区金融生态环境的改善;信用环境对区域性的金融生态存在较大的影响,信用环境越好,金融环境评分也越高;金融行业作为资金密集型和人力密集型的行业,教育、卫生等社会发展会间接影响金融生态环境的改善。结合河南实际,对河南金融生态环境的建设和改善提出如下建议:(1)进一步促进经济发展,改善金融发展环境。(2)促进金融机构发展,发挥金融集聚效应。(3)推进河南地区信用体系建设。(4)加大对教育、医疗等社会发展行业的投入力度。
【关键词】:金融生态 评价体系 河南 面板数据
【学位授予单位】:河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832.7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9
  • 第一章 绪论9-15
  •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的意义9-10
  • 1.1.1 问题的提出9-10
  • 1.1.2 研究的理论意义10
  • 1.1.3 研究的实践意义10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0-13
  • 1.2.1 国内研究现状10-12
  • 1.2.2 国外研究现状12-13
  • 1.2.3 研究现状评述13
  • 1.3 本文研究思路、研究内容及研究贡献13-15
  • 1.3.1 本文研究思路13
  • 1.3.2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13-14
  • 1.3.3 本文研究的贡献之处14-15
  • 第二章 金融生态理论15-20
  • 2.1 金融生态的定义15-16
  • 2.2 金融生态的特点16-17
  • 2.3 金融生态的构成17-20
  • 第三章 金融生态环境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实证分析20-34
  • 3.1 金融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20-21
  • 3.2 金融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21-22
  • 3.2.1 金融生态环境指标的选取21-22
  • 3.2.2 数据分析方法22
  • 3.3 因子实证分析22-29
  • 3.4 面板数据实证分析29-34
  • 第四章 河南省金融生态环境评价34-40
  • 4.1 分地市评价分析(2014 年)34-35
  • 4.2 因素评价分析35-40
  • 第五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40-46
  • 5.1 河南省金融生态环境结论40-41
  • 5.2 进一步改善金融生态环境的建议41-46
  • 5.2.1 进一步促进经济发展,改善金融发展环境41
  • 5.2.2 促进金融机构发展,发挥金融集聚效应41-42
  • 5.2.3 推进河南地区信用体系建设42-45
  • 5.2.4 加大对社会发展行业的投入力度45-46
  • 参考文献46-48
  • 附表 2000-2014 年河南省及各地市金融生态环境评价综合得分48-50
  • 致谢50-5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伟;;湖北省武汉市金融生态环境评价——与上海市金融生态环境的比较研究[J];中国农业银行武汉培训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2 黄宇萍;;土地利用过程中的生态环境评价体系[J];经济地理;2007年06期

3 祁海;李兴;任奎;;阜宁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生态环境评价研究[J];科技经济市场;2008年06期

4 ;沪浙京金融生态环境居全国前三名[J];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03期

5 许白玲;;云南省金融生态环境评价[J];思想战线;2011年S1期

6 王迪;;宁东基地生态环境评价[J];中国工程咨询;2012年12期

7 沈炳岗;;对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设置的建议[J];知识经济;2013年06期

8 祝颖润;;武汉市生态环境评价[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2年04期

9 梅言;;金融新作拾零[J];金融论坛;2008年10期

10 马毅;;金融生态环境评价系统的开发[J];金融电子化;2009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小梅;沙晋明;;环境伦理观对生态环境评价的影响机制探讨[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四卷)[C];2009年

2 汪甜;刘胜祥;;景观生态评价在高速公路生态环境评价中的应用——以攀枝花高速公路为例[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四卷)[C];2009年

3 邵云;赵蓉;赵世坤;;云南新农村建设生态环境评价考核指标体系研究[A];第十五届中国科协年会第18分会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4 刘静;孙旭;;内蒙古乌兰察布盟生态环境评价[A];西部大开发,建设绿色家园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5 李倩;段家菊;;沈阳地区金融生态环境评价及发展建议[A];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B卷)——第七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暨浑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论坛文集[C];2010年

6 李如忠;孙世群;汪家权;钱家忠;;区域生态环境评价的主成分投影模型及其应用[A];2004“生态安徽”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4年

7 张晓红;史海滨;薛富平;;基于灰色理论系统对磴口县生态环境评价的研究[A];培养创新型人才、推进科技创新、推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内蒙古自治区第六届自然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C];2011年

8 赛道建;;珍稀鹤类在黄河三角洲湿地生态环境评价中的作用[A];中国鸟类学研究——第四届海峡两岸鸟类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0年

9 李群;;济南南部山区生态功能保护区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研究[A];济南市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10 谢跟踪;邱彭华;谌永生;;基于PSR模型的海南岛生态环境综合评价[A];《自然地理学与生态建设》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雷和平邋通讯员 关伟;陕西建立金融生态环境评价体系[N];金融时报;2008年

2 记者 雷和平;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N];金融时报;2011年

3 霍志辉 中债资信评估有限责任公司;金融生态环境评价与地方政府信用评级关系分析[N];金融时报;2014年

4 陈徐 李柏楼;开展区县金融生态环境评价 促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N];金融时报;2009年

5 李昌明;不能让银行“赢了官司赔了钱”[N];中国经济导报;2006年

6 本报记者 戴恩国 高显洲;优化金融生态 建设诚信体系[N];中国冶金报;2006年

7 宋常青;应尽早建立国家级地区金融生态环境评价制度[N];商务时报;2008年

8 吉洪;优化金融生态 打造资金洼地[N];海南日报;2007年

9 记者 李力 通讯员 王尽量 张健健;打造魅力之城[N];金融时报;2009年

10 沈环玄;江苏已进入集全社会之力保护、修复环境的阶段[N];江苏经济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李远华;生态环境流量流向评价方法及其在西藏生态环境评价中的应用[D];吉林大学;2008年

2 赵宏林;城市化进程中的生态环境评价及保护[D];东华大学;2008年

3 陈宏观;沿海地区生态环境评价及生态建设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2年

4 高延良;东营市地质生态环境评价与可持续发展研究[D];天津大学;2011年

5 李晓印;济南市南部山区生态环境遥感监测与分析评价[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09年

6 赖启宏;珠江三角洲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生态环境评价[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姝;都江堰市农村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2 田沛煜;海南省金融生态环境评价及改进对策研究[D];海南大学;2014年

3 董硕;基于AHP-DEA的山东省金融生态环境评价研究[D];山东财经大学;2016年

4 杨竹;基于AHP-模糊评价法的水源涵养生态环境评价[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6年

5 李樵民;城乡统筹视角下的北京市通州区生态环境综合评价[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6年

6 利欣;南宁市金融生态环境评价与优化研究[D];广西大学;2016年

7 赵志开;河南省金融生态环境评价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6年

8 荆丽波;道路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8年

9 李珂;基于面向对象技术的地质生态环境评价信息系统开发[D];长安大学;2009年

10 郭墨瀚;鄱阳湖地区土地生态环境评价研究[D];江西农业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65643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bankxd/65643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2df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