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审慎视角下的商业银行声誉测评研究
本文关键词:宏观审慎视角下的商业银行声誉测评研究
【摘要】:2008年爆发的美国次贷危机逐渐变为全球的系统性金融危机,中国的商业银行既要规避风险,也要寻找新的发展机遇。利率市场化的不断推进,新银行准入的放开,存款保险制度的实施,这三项重要的举措有利于推进银行体制改革,也对银行业监管层的宏观审慎监管提供新的要求。如何获取银行利益相关者的信任,提升银行的声誉评价情况,成为当今银行业急需解决的问题。商业银行声誉测评体系的定量分析是深入研究商业银行声誉管理的基础,也是在实践中用来测评商业银行声誉商数,评估商业银行声誉管理绩效、发现和改进商业银行声誉管理中存在的不足的理论基础。对商业银行声誉情况的测评是非常重要且繁琐的问题,过去对商业银行声誉测评的研究较少,指标选取以定性指标计量为主,很少对指标的全面性有所诠释,因此如何选取有效地选取测评指标是商业银行声誉测评的关键。本文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基于宏观审慎监管视角,构建商业银行声誉测评体系。实证研究方面,主要结合国际Rep Trak声誉评价体系中关于企业声誉测评的权威指标,并考虑我国经济发展国情对银行业宏观审慎监管的新要求,加入存款利率指标;考虑我国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有序展开,加入保障客户权益指标。以此来构建我国商业银行声誉指标评价体系,并测评16家上市商业银行声誉商数。实证方面,本文在定性指标和定量指标两类共17个二级指标基础上,运用因子分析法降维提取7个一级指标,根据层次分析法赋予不同的权重。本文实证结果表明,一级指标中“服务与产品”、“风险管控”、“财务表现”对商业银行声誉的相对重要性较高。二级指标中结合宏观审慎视角下新增的“存款利率”以及“保障客户权益”也具有较高的权重。在评价体系构建的基础上本文运用模型基础,使用问卷调查法获取16家银行定性指标得分情况,并结合银行年报及社会责任报告书中的定量指标数据,测评得出其声誉商数,发现系统重要性银行中工商银行、农业银行排名最前,中国银行还需发挥更大的作用。平安银行、南京银行、建设银行声誉得分情况也在前列。
【关键词】:商业银行 宏观审慎 银行声誉 声誉风险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832.33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2
- 第1章 绪论12-20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12-13
- 1.2 文献综述13-17
- 1.2.1 企业声誉13-14
- 1.2.2 声誉风险14-16
- 1.2.3 声誉测评16
- 1.2.4 文献述评16-17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17-20
- 1.3.1 研究内容17-18
- 1.3.2 研究方法18-19
- 1.3.3 本文创新之处19-20
- 第2章 商业银行声誉理论与测评方法20-31
- 2.1 商业银行声誉20-22
- 2.1.1 声誉理论的多学科的属性20-21
- 2.1.2 宏观审慎视角声誉风险管理21-22
- 2.1.3 本文对商业银行声誉的界定22
- 2.2 声誉测评指标体系比较分析22-31
- 2.2.1 国外声誉测评指标体系22-24
- 2.2.2 国内声誉评测指标分析24-28
- 2.2.3 不同声誉测评指标体系比较分析28-31
- 第3章 中国商业银行声誉测评问卷设计与调研31-37
- 3.1 问卷指标设计31-32
- 3.2 问卷内容设计32
- 3.3 调研结果分析32-37
- 第4章 中国商业银行声誉测评实证研究37-47
- 4.1 影响因子降维37-38
- 4.2 因子权重测算38-40
- 4.3 模型构建结果40-41
- 4.4 上市商业银行声誉得分情况41-47
- 4.4.1 定性指标得分41-44
- 4.4.2 定量指标得分44-46
- 4.4.3 声誉商数得分及排名46-47
- 第5章 宏观审慎视角下商业银行声誉管理政策建议47-50
- 5.1 调整声誉风险管理组织架构47-48
- 5.2 健全声誉提升管理内容48-49
- 5.3 提升系统重要性银行声誉管控49-50
- 结论50-52
- 参考文献52-55
- 致谢55-56
- 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学术论文目录56-57
- 附录B 测评问卷57-7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续浩;浅议“声誉管理”[J];中国经贸导刊;2000年17期
2 李庆玉,干勤;论行业声誉管理[J];重庆商学院学报;2001年05期
3 干勤;对我国企业加强声誉管理的思考[J];南京经济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4 高厚礼;构建企业声誉管理体系的对策研究[J];华东经济管理;2003年04期
5 陈平,向长江;加强企业声誉管理的探讨[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6 石瑞勇;我国企业的声誉管理及其意义[J];求实;2004年S4期
7 尤红梅;声誉管理有时比业绩更重要[J];中国禽业导刊;2004年14期
8 刘子操;保险企业声誉管理初探[J];上海保险;2005年06期
9 徐超;民营企业家声誉管理的几点思考[J];国际公关;2005年03期
10 李延喜;吴笛;肖峰雷;姚宏;;声誉理论研究述评[J];管理评论;2010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杨亚琴;邱菀华;王莉;;体育赛事声誉的监督博弈分析[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7年
2 马连福;刘丽颖;;管理者声誉研究述评[A];第六届(2011)中国管理学年会——公司治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尤红梅;声誉管理:有时比业绩还重要[N];中国房地产报;2004年
2 卢振军;声誉管理 企业竞争的法宝[N];中国企业报;2000年
3 中国医学科学院 整形医院 任常青;医院面临新的竞争——声誉竞争 [N];光明日报;2002年
4 记者 俞嘉骏;企业可建立声誉管理体系[N];组织人事报;2002年
5 记者 郑爽;高能量团体新闻多 商学院也要声誉管理[N];第一财经日报;2012年
6 孟群舒;稳健是真正的声誉管理[N];解放日报;2013年
7 记者 刘溟;声誉是银行业一项重要资产[N];经济日报;2013年
8 首都机场集团公司 李慎波;略论新媒体时代的企业声誉管理[N];中国民航报;2014年
9 漓江;声誉——竞争的第四阶段[N];中国化工报;2005年
10 张中锋;声誉管理:比业绩还重要[N];黑龙江经济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缪建红;非营利组织声誉危机管理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4年
2 刘丽颖;中国上市公司高管声誉的效应研究[D];南开大学;2013年
3 卢志刚;基于模糊理论的电子商务声誉管理模型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洁;组织声誉与企业成长:创新合法性的中介作用[D];安徽财经大学;2015年
2 生俊;跨国汽车企业绿色声誉传播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6年
3 纪文哲;高管声誉资本动态指标体系研究[D];山东大学;2016年
4 彭磊;宏观审慎视角下的商业银行声誉测评研究[D];湖南大学;2016年
5 曾丹;基于在线评论的产品在线声誉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5年
6 杜文华;企业声誉管理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7 沈梁燕;我国行业协会声誉的影响因素与重塑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4年
8 彭鑫;基于文本情感分析的企业在线声誉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5年
9 陈雅伦;危机传播视野下的企业声誉管理[D];清华大学;2012年
10 崔立姣;社会责任影响下的声誉与企业价值的相关性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67669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bankxd/6766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