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品投资对资产组合绩效的影响研究
本文关键词:艺术品投资对资产组合绩效的影响研究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艺术品市场的繁荣发展,艺术品投资领域受到越来越多投资者的青睐。作为投资界的新宠儿,艺术品投资绩效成为投资者关注的焦点。在当前经济新常态的大背景下,构建科学合理的资产组合,达到财富保值增值的目的,己成为个人和机构投资者的重要诉求。本文以艺术品市场中中国当代书画市场为研究对象,通过理论和实证研究,深入探讨了艺术品的资产绩效以及艺术品在优化资产组合中的应用。本文首先从艺术品投资的风险收益特性以及将艺术品纳入资产组合的风险分散效果两个角度梳理了国内外的研究进展。随后对我国艺术品市场发展现状以及艺术品投资的现状进行分析,得出我国艺术品市场发展正逐步走向成熟,为投资者进行艺术品投资提供了良好的市场环境。其次,投资者在进行艺术品投资决策时不可避免地需对艺术品市场总体价格趋势作出评估和判断。艺术品价格指数是研究艺术品投资组合的前提和基础。本文介绍了艺术品价格指数构建的方法,并通过比较分析选出雅昌艺术网能够代表当代书画市场发展状况的“当代书画50指数”最后,对艺术品投资影响资产组合绩效进行实证研究。本文应用Markowitz的资产组合理论,分析了艺术品市场和传统投资市场(股票市场、债券市场以及基金市场)的投资绩效,得出艺术品市场具有良好的投资属性。同时对不同市场的相关性作出分析,得出艺术品市场与其他传统投资市场都呈现负相关性的结论,这是艺术品优化资产组合的前提条件。随后构建不含有艺术品和含有艺术品两个不同的投资组合,通过对比分析了两个组合投资绩效的差异,得出艺术品能够优化资产组合绩效的结论。本文的创新点表现在:(1)国内学者在研究资产配置时所涉及的资产过于单一,本文运用Markowitz的均值—方差模型,构建了艺术品与股票、债券和基金的投资组合,来研究加入艺术品后投资组合是否得到优化。(2)由于艺术品区别于其他投资资产,具有异质性和流动性差的特点,因此本文采用的是基于重复交易法构建的艺术品价格指数。同时由于交易成本和相关税费对艺术品的收益有较大的影响,本文充分考虑了艺术品的交易成本和税费对艺术品收益的影响,得出相对准确的艺术品投资绩效状况。
【关键词】:艺术品投资 资产组合绩效 艺术品价格指数
【学位授予单位】:扬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J124;F224;F832.5
【目录】:
- 摘要2-3
- Abstract3-7
- 1 绪论7-15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7-8
- 1.1.1 研究背景7-8
- 1.1.2 研究意义8
- 1.2 文献综述8-13
- 1.2.1 国外文献综述8-11
- 1.2.2 国内文献综述11-12
- 1.2.3 文献述评12-13
- 1.3 研究框架和研究方法13-14
- 1.3.1 研究框架13-14
- 1.3.2 研究方法14
- 1.4 可能的创新点14-15
- 2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15-22
- 2.1 概念界定15-17
- 2.1.1 艺术品的内涵与外延15
- 2.1.2 艺术品的特征15-16
- 2.1.3 艺术投资品16
- 2.1.4 资产组合绩效16-17
- 2.2 资产组合理论17-22
- 2.2.1 Markowitz均值—方差模型17-20
- 2.2.2 加入无风险资产的均值—方差模型20-22
- 3 我国艺术品投资的现状22-31
- 3.1 艺术品市场的发展现状22-26
- 3.1.1 艺术品市场总体概况22
- 3.1.2 艺术品市场结构分析22-25
- 3.1.3 中国书画市场的现状25-26
- 3.2 艺术品投资现状26-31
- 3.2.1 艺术品投资市场的宏观环境26-27
- 3.2.2 艺术品投资渠道多元化27-29
- 3.2.3 艺术品投资主体大众化29-31
- 4 基于艺术品价格指数的投资组合31-37
- 4.1 艺术品价格指数与投资组合31
- 4.2 艺术品指数构建的方法31-34
- 4.3 当代书画50指数34-37
- 4.3.1 当代书画50指数的具体内涵34
- 4.3.2 选择“当代书画50指数”的原因34-35
- 4.3.3 当代书画50指数的描述性分析35-37
- 5 艺术品投资对资产组合绩效的影响研究37-47
- 5.1 数据选取与偏差37-38
- 5.1.1 书画市场的数据选取37-38
- 5.1.2 传统投资领域的数据选取38
- 5.1.3 数据偏差和影响38
- 5.2 不同市场的投资绩效分析38-40
- 5.3 艺术品对投资组合绩效的影响研究40-45
- 5.3.1 艺术品投资子市场的统计性描述40
- 5.3.2 艺术品与传统投资市场的相关性检验40-41
- 5.3.3 艺术品纳入投资组合的绩效分析41-45
- 5.3.4 考虑无风险借贷的最优投资组合问题45
- 5.4 实证结果分析45-47
- 6 结论与展望47-50
- 6.1 研究结论47
- 6.2 不足之处47-48
- 6.3 进一步研究的建议与展望48-50
- 参考文献50-53
- 附录53-56
- 致谢56-57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57-5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曹立人;陈瑜申;;CRT 不同显示区位与传信绩效的关系[J];应用心理学;1993年03期
2 董志强;;一次自然试验[J];读书;2007年03期
3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陈冬华;齐祥芹;;地区制度环境与部分民营化绩效——来自我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A];当代会计评论(第3卷第1期)[C];2011年
2 张玉臣;朱金燕;;不同技术领域高新技术企业创新绩效比较研究——基于上海市高新技术企业的实证研究[A];第九届中国软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3年
3 官建成;陈凯华;;中国省域研发生产前沿绩效的测度框架——基于SBM-DEA/RD-Malmquist的实证分析[A];第六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伍凤兰;;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绩效的比较研究[A];2008年中国经济特区论坛: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记者 郑明;地区召开2014年绩效考评推进会[N];阿勒泰日报(汉);2014年
2 李国正;三季度:整体业绩下滑小 行业绩效差异大[N];上海证券报;2005年
3 赵文荣;经济变迁过程:知其然能否知其所以然[N];中华读书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李国良;中国建筑企业多元化与绩效关系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2 周敏;央地分权以及相对绩效评估下的区域竞争研究[D];复旦大学;2012年
3 张力;孵化器绩效差异的内在机理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4 林浚清;中国上市公司高管绩效激励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5 冯恂;中国证券投资基金绩效成因研究[D];苏州大学;2006年
6 王东清;企业IT能力及其绩效贡献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7 郑素丽;组织间资源对企业创新绩效的作用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滕广升;企业员工三维度绩效考核模型研究[D];天津商业大学;2015年
2 张彬琳;我国产业整合的动因、趋势和绩效研究[D];苏州大学;2015年
3 姜英英;北京市政府绩效评估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5年
4 朱卫杰;云创新模式下不同创新平台的绩效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5 蔡文政;基于组织公平的NY高校辅导员身份差异与工作绩效调查研究[D];南京邮电大学;2015年
6 帅江娜;零售企业跨区域进入动机对进入模式及成长绩效的影响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5年
7 王梅;艺术品投资对资产组合绩效的影响研究[D];扬州大学;2016年
8 张小丽;服务类企业员工绩效评估研究[D];太原科技大学;2011年
9 邓志翔;高绩效工作系统及其生效机制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8年
10 盖琦琪;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对知识型员工绩效的影响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67870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bankxd/678701.html